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
2015-03-27张婧
张 婧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体育系; 太原030006)
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
张 婧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体育系; 太原030006)
武术散打是一项对于运动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对于运动员在腿部、腰部以及上身等部位的力量以及抗击打能力要求较高;为了提升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使其在冬季仍旧处于较好的运动状态,就需要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冬季训练监控,从而保证科学化的体能训练能够顺利进行;在冬训期间合理安排训练项目,可以保证在提升运动员运动机能的同时又不会出现训练过度及免疫抑制。
武术散打; 冬训训练监控; 机能评定; 运动状态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每个竞技类体育运动员都需要具备的,尤其是对于武术散打这种对于肌肉组织力量要求比较高的体育项目。在冬季人体生理代谢放缓,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的训练,可能会降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而通过积极开展冬季训练,在特定时间以及环境下对于运动员进行合理训练,从而使运动员达到项目的力量素质要求,使得运动员在冬季仍旧能够保持一个较好的运动状态,从而为冬季比赛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一、武术散打项目冬训的内容及积极作用
冬季训练在武术散打运动员训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将力量速度训练与现代训练的技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身体的同时,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能够使得运动员对于极限力量、快速反应力量以及力量耐力方面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范围。
(一)加大运动员极限力量和爆发力训练
运动员极限力量是指运动员的肌肉组织在应对外界环境时能够克服外界极限负荷的能力,爆发力是指运动员的肌肉组织在短时间内能够展现出的力量。极限力量的提高可以提高肌肉组织的伸缩力度以及速度。极限力量也是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前提,只有当极限力量足够的时候,运动员才能够有足够爆发力的基础。抗阻力是提高运动员极限力量最根本的方法手段,其可以提高运动员全身肌肉的结实程度与组织间的力量协调能力。尽管传统的训练项目可以提高运动员腿部的力量,但是在腿部力量技巧方面仍然不能满足武术散打的需求。因为传统的深蹲、蛙跳仅仅是增加腿部肌肉的伸缩来实现腿部力量的锻炼,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好散打中发力点以及对力量的控制,而通过合理地控制训动员的运动项目,加入抗阻力跑等腿部力量专项训练,不仅仅能使腿部肌肉的力量爆发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在抬腿能力、腿部的摆动范围以及幅度都有着显著的提高,运动员的肺活量、血液流动速度以及呼吸的耐久度等方面也会得到大幅度增强。
(二)加大运动员腿部以及手臂快速摆动力量训练
武术散打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复合技术动作,在训练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相互影响。通过改变某一个环节或改变外界载荷,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相应的其他环节的变化。冬季训练与夏季训练不同,在加大对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实现对于运动员的身体保护。在对运动员腿部以及手臂快速摆动力量训练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在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身体的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能够使得运动员对于极限力量、快速反应力量以及力量的耐久方面达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范围。在散打运动过程中,人的重心会发生移动,在训练的时候就要注重对于重心的把握,让运动员能够控制自己的重心,降低被对手击倒的概率。同时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身体的压力,提高腿部的摆动速度,提高运动员腿部肌肉组织的力量爆发力以及上半身各关节之间的肌肉组织力量以及身体的摆动幅度与频率。通过人为设置障碍,不断增强训练强度,进而对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以及力量爆发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综合素质。本文拟对山西省武术散打队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测,其中男运动员12名,女运动员6名。
二、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冬训训练监控与机能评定体系的建立
(一)冬训阶段划分与任务安排
为了保证冬训的有序进行,提升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冬训质量,冬训检测时间从2014年12月6日-2015年3月7日,这一时间分为三个训练段。第一个时间段为基础体能训练时间段,持续时间从2014年12月6日到2015年1月10日;第二阶段为技术训练阶段,持续时间从2015年1月10日到2015年2月13日;第三阶段为全面训练,持续时间从2015年2月13日到2015年3月7日。本次冬训的训练强度是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前运动员机能评定结果进行制定的,其目的是在提升运动员身体运动机能的同时又不会给运动员身体造成较大的负担。第一阶段主要为散打的基础技术和专项能力训练,该阶段强调对于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第二阶段为掌握武术散打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运动员的个人技术,该阶段强调运动员自身对于武术散打的理解;第三阶段为实战对抗性训练,为受训的运动员安排合适队友进行训练,鼓励运动员进行技术创新。
(二)测试仪器与方法
本次试验采集的血样均为冬训的每周周一对运动员的血液抽样,为了保证抽血血样的质量,选择在清晨7:00左右抽取运动员的静脉血5 ml,其中4 ml静脉血静置2 h后离心,取血清1.5 ml以上送检,分别测试Ig G、Ig A、Ig M、T、CK、BUN等指标,剩余的1 ml全血EDTA抗凝送检测血常规。其中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相关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采所用的仪器为美国德灵BN-100特定蛋白测试仪;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采用比色法进行测量,采用日本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血睾酮(T)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量,采用的仪器为美国贝克曼ACCESS2化学发光分析仪;血常规采用血细胞计数法进行测量,采用的仪器为美国SPIRI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三)数据处理
采用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检验;计数SPSS 19.0 X±S t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测试结果分析
(一)免疫球蛋含量变化
从冬训的效果来看,与冬训前相比,参与冬训的男性武术散打运动员白细胞计数(WBC)在训练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都有着明显的下降,有显著性变化(P<0.05)。这是因为对运动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得到了提升,身体的各组织器官的生物活性提到大大提升,血液的流动速度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达到了极大的提升。而女性运动员由于训练强度以及身体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生显著的降低;男女武术散打运动员体内的HB含量在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运动员Hct在冬训训练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发生明显的下降,较冬训前有显著性变化,(P<0.05);而女性武术散打运动员的Hct没有显著性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武术散打运动员冬训阶段血样生化、免疫指标,见表1、表2。男、女运动员WBC、Hb、Hct变化如图1所示。
(二)BUN、CK、T等含量变化
从抽取的血样可以发现得到,男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三个阶段中血样的血尿素(BU)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女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中血样的血尿素(BU)含量发生了显著的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中血样的肌酸激酶(CK)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女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的三个阶段中血样的肌酸激酶(CK)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男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三个阶段中血样的血睾酮(T)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女性武术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初始、中期以及末期阶段中血样的血睾酮(T)含量发生了显著的提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男、女运动员BUN、CK、T变化如图2所示。
四、讨论
(一)冬训中男、女散打运动员WBC、IgG、IgA、IgM变化趋势
白细胞(WBC)是人体内有效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免疫细胞,其对于维持人体生理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观察运动员免疫作用的有效指标。当运动员开始运动时,其体内的白细胞(WBC)含量开始上升,停止运动后10 min之内开始下降,然后2~3 h内又开始上升,24 h之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白细胞(WBC)含量与人体的疲劳、疾病、营养状况都有一定关系。而从图1可知,男武术散打运动员WBC含量明显降低,但是仍旧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同时实验表明男女散打运动员运动过程中Ig G、Ig A、Ig M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这表明运动员的运动负荷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没有出现因为运动员过度训练导致的机体免疫失调。
(二)冬训中男、女散打运动员的RCB、Hb变化趋势
血红素(RBC)主要是为人体输送必要的氧气,同时输出机体代谢排出的二氧化碳,因此其对于维持机体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血红素(RBC)可以衡量运动员无氧运动的运动量,是目前衡量运动员机能状态、恢复情况和基本营养状况重要的生理指标。HB由于其测试方法简单、可靠,是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及疲劳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表1和表2可以知道,男、女武术散打运动员的Hb总体上在三个阶段均为发生显著变化,说明整体冬训训练量合理,没有对武术散打运动员造成过大的疲劳积累。
五、结论
对武术散打运动员开展冬季训练的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专项技术和实战能力,让运动员的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随时能够参加任何类型的比赛。为了提升武术散打运动员冬季训练的效果,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训练措施,对于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生化和免疫指标进行监测,从而掌握优秀运动员身体对于运动负荷的适应程度,便于教练员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计划,使得运动员在冬训期间身体始终能够处于良好的状态。
[1] 封文平,高明,王仲年,等.我国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训练、比赛负荷的研究[G].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5:152-153.
[2] 袁建琴,曹建民,徐勇,等.现代五项高原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训练监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56-57.
[3] 赵光圣,邱丕相,陈文鹤,等.中国散打集训队备战第13届亚运会训练监控方法与手段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37(4):27-30.
[4] 刘红星,刘姝,刘俊蓉.大负荷训练对男子柔道运动员血清睾酮、皮质醇及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10,37(4):19-21.
[5] 敬继红,田振军.散手运动员血清睾酮变化及其与训练水平的关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0 (2):92-94.
On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Elite Sanda Athletes during Winter Training
ZHANG Jing
(Shan xi Sports Vocational College, Taiyuan Shan xi 030001)
Sanda has a higher requirem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athletes,especially for the power and the strike resistance in the leg,waist and other parts of the upper half of the body.In order to promote Sanda Athletes'physical quality and make them keep good physical conditioning in winter,the targeted monitoring of the winter tra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which can ensure the scientific physical training can be done smoothly.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ining program in winter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athletic ability,but also avoid excessive training and immune suppression.
Sanda; winter training monitor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tion state
G852.4;G804.7
B
1671-4733(2015)02-0088-05
10.3969/j.issn.1671-4733.2015.02.025
2015-04-20
张婧(1981-),女,山西原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科学,电话:1553668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