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5-03-27闻波
闻 波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淮北235000)
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闻 波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安徽淮北235000)
分析了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于问题研究了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以及能力培养体系,就目前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策略。
独立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研究
2014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电子商务专业都“榜上有名”。这与国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现已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至少339所高校来看,985、211等院校到独立学院,培养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不高,特别是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问题突出。教育部高教司要求各高校在申报专业时要根据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如何破解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质量不高这一矛盾?从现状来看,更多的现象表明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足,这就说明了该专业在设置时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不适应该行业发展所需而造成的。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式多为参考一本、二本院校。由于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复合型应用学科,主要涉及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学科。这种交叉性特点,加上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的缺乏,绝大部分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大杂烩”现象。经济类课程,管理类课程,计算机开发应用之类的课程,再加上公共课就形成了现有的课程体系。缺乏独立的、深层次的专业定位思考,缺乏特色,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
尽管很多独立学院认识到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无论是计算机系统开发与应用,网站开发与建设,经营管理等需要实际的动手训练,也耗资筹建电子商务实验室。但是仅靠脱离实际商业环境的软件,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加上独立学院的师资多数是从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其他学科专业调派,任课教师多数没有参与过实际商业操作的经验,课程实践指导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专业创新实践技能的最有效渠道,学生能在实际商业环境中磨练技能,开发创新思路。但是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存在相当多的困难。如企业无法接收大量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出于自身考虑不会将重要工作交给学生;学生实习的安全问题;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院校所在地区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不多;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问题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一)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各独立学院相对应有自身办学侧重点。因此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特点,电子商务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和商务策划知识,具有电子商务系统分析管理以及网络营销等能力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熟练掌握商务技能和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1.创新型教师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首先是创新型教师的培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老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善于运用知识结构,善于运用发散性思维教学,能够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案例转化为实践活动中的技能提升。同时又通过实践教学中经验的获取和技能的提升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案例和成果。
2.创新政策
培养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崇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独立学院应该立足于为地方建设与发展服务,着力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机制保障,而且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激励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提供充分的资金投入。
3.创新环境
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差异,以及个人学习基础和发展目标的不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多数兴趣广泛,敢于表现自己,比较喜欢实践、活动等课程。从这个学生群体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批判能力。提升学生“自由自觉”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
(三)能力培养体系
在能力培养方面,突出强调实验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手段上,科学谋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改革实践教学项目和内容的基础上,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开放性设计实验及实习实训等四个环节。在实践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量;在专业综合实验和开放性设计实验,要放到商业环境中进行评判,增加商业知识运用;在实习实训环节,引入企业双培养模式。
三、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独立学院发展的实际要求,不能简单照搬母体高校教学计划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方案。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并能为学生的发展意向提供多种选择。优化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体系,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增设特色课程、交叉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理论教学课程难度,增大实践教学课程和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配置,重视实践教学教材建设,改变陈旧的教学课程和内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评价机制
深化课堂教学的教法改革,“情景式”、“案例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更多地反问,通过批判,鼓励学生敢于打破思维习惯定势。鼓励学生独立思维,提倡思维多样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实训,锻炼学生的商业意识和专业素质,提升商务实战中知识运用的能力和方法的选择。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的实战能力。改变单一的对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与理论教学活动质量的统一,强调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能力,如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开发能力,商业模式策划能力,电子商务流程模拟能力,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能力,竞争优势的维护和开拓能力等。
(三)以赛代课,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组织学生参加“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和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比赛。以赛代课,人人参与,以赛的形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同时也是教师执教能力提高的加速器。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也可尝试建立创业基金,给予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经济支持。
(四)推进职业资格鉴定植入电子商务教学计划中
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引入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标准和企业实际需要为依据,将职业资格认定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内容融入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中,直接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了解和掌握该行业和企业所需的相关职业素养和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否与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相匹配,迫使教师接受职业培训,深入电子商务企业或相关领域。通过企业挂职锻炼,充分了解并掌握社会对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五)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
深化校企结合的新模式改革,支持实习实训基地向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转变。签订 “课程置换协议”,将电子商务专业的部分课程与实践基地的一些实践性强的工程项目开发课程进行置换;并签订“毕业论文(设计)双导师制协议”,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团队,对每一位参加双导师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学生安排一位校内指导教师和一位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评价工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切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实施“教师培训工程”,培养双能型教师,提高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教育素质,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形成有特色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工程实践教育模式;实施“需求对接工程”,扩大校企合作范围,通过工程实践中心直接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专项培养。
[1] 彭佳红,邹冬生.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 (11):50-52.
[2] 刘业政.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10.
[3] 张兰欣.独立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5):100-119.
[4] 王艳军,张霞.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3(6):42-46.
[5] 李枫林.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79-81.
G642.0
A
1671-4733(2015)02-0072-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5.02.020
2015-04-16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教研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1XY62010)
闻波(1983-),男,安徽天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电话:0561-3805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