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阶梯按需分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撑作用

2015-03-27胡凯基

关键词:最低工资市场经济

试论阶梯按需分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支撑作用

胡凯基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实行阶梯按需分配既可彰显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又可以理顺妨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难题,如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干扰问题、养老金难以并轨问题、价格补贴干扰生产要素价格问题。阶梯按需分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按需分配;最低工资;市场经济;三亚红包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1]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一些制度性安排作为支撑。受阶梯电价制度的启发,本文提出阶梯按需分配的概念设想,是指由政府对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进行免费保障的制度安排。阶梯按需分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有三大支撑点

(一)公有制问题

这几年,人们对国有企业的批评越来越多。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曾抱怨说,舆论对央企是亏损就怨管理者无能,盈利就怨企业利用倾斜政策不平等竞争。人们的批判是有道理的。这反映了国有企业定位难题:是以资产保值增值为首要目标还是以承担政策性功能为主。若以资产保值增值为首要目标,那么完全可以被民营企业代替,没有必要再存在。若以承担政策性功能为主,就要给予其倾斜政策,就永远无法实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国企高管的薪酬问题也饱受诟病。辩护者说实行高薪酬是为了参考市场标准,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当今实行大型国企高管低薪酬也确实不现实。问题是不能高薪酬和垄断特权并存。

(二)按劳分配问题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指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劳动,社会则根据每一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邓小平同志曾说在实践中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进行研究。从按劳分配的定义看,至少有以下三点难点。一是每一个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前提在目前如何实现?二是“社会”作为一个劳动核算单位,也难以实现。三是不同劳动质量如何量化区分?

以上算是对按劳分配的学术理论探讨。实际上,当今的普通劳动群众并不关心这些学术理论探讨,他们关心的是劳动收入、劳动环境。可以说,按劳分配对当今的普通劳动群众缺乏现实吸引力。按照定义,只有完全公有制的劳动单位才能实行按劳分配。普通劳动群众是不是在就业时首选这些单位呢?实际并非如此。当然,垄断性央企是人们向往的。但吸引人们的不是那里的按劳分配原则,而是高福利、铁饭碗。国企内部往往存在着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派遣工这种西方都不允许存在的劳动者身份等级制,实际上并未做到按劳分配,更别说垄断国企的一部分收入来自垄断特权。甚至可以说,垄断国企吸引劳动者的恰恰是它那些与按劳分配原则背道而驰的东西。[2]

(三)宏观调控

各个国家实际上都有宏观调控。所以那些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对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持批判态度,认为干预过多。哈耶克早就抱怨美国经济已经整个是社会主义的了。我国的宏观调控与别的国家并无本质区别。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都比一些人所谓的资本主义国家还大。我国经济中一边是长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一边是繁琐的审批程序;一边是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协调不够,一边是高度中央集权。这里有我们认识不深、经验不足的科学理性欠缺因素,但主要是手握调控权的机构和人员权力行使不够公开透明,没受到应有监督制约的公正德性欠缺因素造成的。同时,央企高管和宏观调控机构领导的转换任职,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在过去几年里,改革的步伐被反改革的心态和政策阻碍,一些传统计划经济的手段在宏观调控的名义下复活。[3]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推出的四万元刺激计划使得国进民退。今后,我国宏观调控不应是加强而应是调整改善到国家通行水平。让人欣慰的是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人大会后答记者问里说我们要减少审批,以减少寻租腐败空间,释放活力,提高效率。

可见,对公有制、按劳分配、宏观调控,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一方面要探索完善。同时,还要探索其他制度性安排作为补充。阶梯按需分配就可以作为这样一种补充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

二、阶梯按需分配的具体设想

(一)现有基础

按需分配的理论革命导师早已提出,当然革命导师说的

是完全的按需分配。对部分产品和服务进行的按需分配,实际上在我国早已存在,如免费的中小学教育、合作医疗、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等。

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如果说政府也是民生政府的话,就要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来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住房等,努力逐步把短板补上。还要坚守网底不破,通过完善低保、大病救助等制度,兜住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这些人如果陷入生存的窘境,很容易冲击社会的道德和心理底线,所以政府要尽力,并且调动社会的力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

总理明确提出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让人欣慰。但确定特困标准,对特困群体实行实时监督以保证脱困人群及时退出保障体系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同时,这会让不少纳税人产生这个群体增加了他们的纳税负担的想法。要知道,今后必将是我国纳税人意识不断觉醒的时期。所以,不如实行由政府按照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的标准免费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

(二)推进方向

1.免费住房。住房上借鉴丹麦全民免费住房的制度,即任何家庭只要没有住房,都可向政府申请免费住房。富裕的有房者只要卖出现有住房,自然也可以无差别地申请。同时免费住房实行每月一定免费额度的水电气供应。另外各地普遍设立救助站。山东临沂由政府出资设立并补贴运营的面向打零工者的一元钱旅店也值得推广。

2.免费教育。我们国家已经实行了九年制免费教育和免除部分中专技校学生的消费。现在需要实行免费政策全阶段覆盖。即学前教育、高中、大学、研究生教育全免费。近年教育部要推出的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是令人遗憾的。据说是因为有人说本科生收费,研究生为什么免费。这颠倒了方向。应该问,研究生教育免费,为什么不实行本科生免费教育。同时政府还应出资在学校推出免费午餐,小学生实施课间免费营养加餐,在给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夏装、春秋两季及冬装校服的基础上。

3.免费医疗。现在我国的医疗制度也是多轨制,有公务员的医疗体系,企业职工的医疗体系,新农合农民的医疗体系,城市居民的医疗体系。建议借鉴陕西神木模式,在全国推广。即对全国所有公民实行免费医疗,但要有一定的医疗费起付线加封顶制度。

(三)经费来源

实施阶梯按需分配的设想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投入。若通过加税来实现,一是会加重企业和个人负担,抑制经济活力;二是可能引起各方反对力量借势攻击此方案。现实途径是国有企业变现。前文公有制部分已经论及其自身难以解决的定位问题,没有再存在的必要。实际上,我们已经实行了多年国有企业上市要划拨部分股份给全国社保基金的制度。现在应扩大划拨比例。对无上市计划的国企另作安排。

三、阶梯按需分配对当今几个热点难点经济问题的化解

(一)最低工资问题

由政府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并不能真正保护劳动者利益,还会对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种种危害。对此一些学者早有论述。简单地说,工资价格只能由市场决定。试想,某地政府把最低工资价格定位每月1000元,而当地一些企业有一些工作岗位的工资只有低于800才对企业有利,同时也有人愿意以低于800元做这些工作。若政府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政策,就会削弱法律权威。同时选择性执法必然带来权力寻租与腐败。若政府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政策,那么企业就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提高这些岗位的工资——结果是有的企业盈利减少,发展受限,有的企业可能面临灭顶之灾而就此关门。要么为避免上述不利局面而宁可不招人——结果是既剥夺了企业发展机会又剥夺了人们通过劳动自食其力的机会。无论如何都会妨碍企业发展,而这会使劳动岗位相对求职者进一步稀缺,劳动者的长远利益也要受损,政府的税收也会减少。实际上是资方、劳方和政府的三输局面。最近经济界较多地在谈论德国经济在2008年的全球危机后在西方国家中一枝独秀的现象。原因是危机前几年施罗德政府就改革了僵化的劳动制度,推动灵活就业。

当然,现代文明社会不能坐视劳动者付出劳动却难以糊口养家的不人道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通过阶梯按需分配制度来解决这一矛盾。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是政府的天然职责。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是把政府责任转嫁给企业的一种推卸责任、避重就轻、角色错位的错误安排。现在,我国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呼吁加强最低工资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政府一旦采纳这种建议,贻害无穷。同时,也只有尽快公布实行、不断完善阶梯按需分配制度才能对这种建议釜底抽薪。

(二)养老金问题

我国的养老金双轨制受到越来越多地批评。实际上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四轨制,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高养老金、企业职工的中等养老金、新农保农民的低养老金、一些城乡居民的零养老金。现在,企业职工要求向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金标准并轨的呼声很强。即使这二者并轨了,我国的养老金制度的不公平仍然存在,甚至和后两种人的差距更大了。若我们能实行上述阶梯按需分配的设想,可以实行全民养老金大并轨,统一按照低标准发放。以现在的物价来看,每月不需超过500元。有人会争论说虽然这里省下来资金了,但实行上述设想也增加了开支,总开支不是一样么?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养老金的支出是刚性的,每人都得发放。教育、医疗的支出是有很大弹性的,即不是每个人都要上大学、生大病。

(三)价格补贴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垄断行业的价格除非在紧急状态下不应该有政府干预、管制。现在我国的难题在于一些产品、服务价格若放开管制,短期内会上升,给低收入阶层造成压力。但不放开价格管制,不取消对生产者的补贴,就不可能摆脱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的紊乱和政企不分的顽症。有了完善的阶梯按需分配制度作为保底支撑,我们就可放开价格管制,取消对生产者的补贴,健全理顺市场经济体系。让人欣慰的是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向消费者发放价格补贴。2012年春节前,为确保城乡困难居民安心过年,成都启动了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向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补贴金额共计4.87亿元,补贴对象除成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城乡重点优抚对象、市属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三无人员”之外,还扩大到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和未达到低保标准但收入较低的其他困难群众。2011年以来,成都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补贴城乡困

(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现在城镇化程度明显偏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农民工无法完全转为市民。若有了完善的阶梯按需分配制度作为保底支撑,进城农民工没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完全转为市民。农村的宅基地和耕地就可以放心转让出去,农村耕地就会加快流转到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加快农业现代化。

四、推进阶段性按需分配是彰显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的制度。其优越性要靠理论论证、新闻宣传,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现实实践和人民感受。在当今国门大开、网络资讯触手可及的时代,西北欧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国家的高福利虽被一些理论权威定为无足可取,但无法打消普通民众的称羡;就连一般被认为自由放任国家的美国,奥巴马政府也推出了全民医保法案。过去三十年我们的优势是经济快速发展,但此种快速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增长速度终究要回落到一般水平。在此形势下,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彰显我国制度优势,就必须在理论上放弃那种按需分配还不具备条件的陈旧说法,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的宣布按需分配的优越性,在实践上尽快完善阶梯按需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2]胡凯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的按需分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2.

[3]张维迎.“国进民退”是中国改革进程逆转的开始[J].IT时代周刊,2012.16.

[4]梁小琴.成都220万人次获价格补贴[N].人民日报,2012-02-03.

[5]刘志毅,汪乐萍.三亚“全民红包”五年[N].南方周末人民日报,2014,(5):22.

猜你喜欢

最低工资市场经济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
澳门最低工资立法述评
最低工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32省市最低工资排位:深圳最高,海南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