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在翻译中主体创造性的研究
2015-03-27李霞张萍
李霞,张萍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1)
译者在翻译中主体创造性的研究
李霞,张萍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1)
【摘要】译者应该是整个翻译创造性活动中的真正主人。传统翻译理论中,习惯将译者放在从属的地位,因而忽略了其主体性。哲学概念中的主体性是一种自我意识,是人作为主体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在主体活动中和其它动物有所区别的一种主观能动的特性。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意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客体的制约。文章所提到的主体创造性,是译者在恢复了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对其创造性发挥的特点和方式进行的相关理论探讨。
【关键词】译者;主体意识;创造性
1 译者要有主体意识,具实而译
传统翻译理论中强调忠实于原文,译者是原文和原作者的“仆人”。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转向”使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很多的译者受到传统意识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做到很好地把握“主体性意识”,造成翻译时走了极端,或者翻译时亦步亦趋,很难有所突破。因而,译者对主体意识的掌控对其译出的译文的优劣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译者的主体性也不是无所顾忌,任意而为的,必定要根据原文和对译文的要求来翻译。这里提到的“具实”,在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时候,可以是根据原文的真实情况,也可以指是不破坏原文的风格特点等等。
比如:在翻译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很多翻译家根据原文“一去三十年”中的“三十”,翻译成“thirty years”。本无可厚非,但是陶渊明出生于公元365年,至公元405年挂印回家,总共不过40年,说他在官场30年,有点不现实。因而许渊冲经过考证,译为“thirteen years(十三年)”,体现了译者作为原文读者和译文作者进行具实而译的主体性意识。
又如:李白的唐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徐渊冲译文:
CATARACT ON MOUNT LU Li Bai(Xu Yuan chong,1987:128)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azure sky.
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把此首古诗译为:
Watching The Lu Mountain Falls Li Bai(Wang Shouyi and John Knoepfle,1989:17)
purple smoke rises from the mountaintop
the peak looks like an incense burner in the sunlight
far away I see the valley stretching before me
the whole waterfall hangs there
the torrent dropping three thousand feet
straight down to the valley floor
I think it must be the milky way
spilling to the earth from the heavens
许渊冲的翻译主要体现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行诗体代替了四言绝句;在韵律上以aabb代替原诗的aaba押韵;在音律上使用了抑扬格,六音步。这些翻译方式的采用,是许渊冲充分发挥了自己主体意识的结果,同时,也基本遵循了古诗原生态的表达方式。陆林在(《诗歌翻译别是一家——<枫桥夜泊>等唐诗的两种译文比》,2004:500-501)上评价说“大体上遵循了原诗的基本形态和自然节奏”,“译诗的文采与原诗具有同等的艺术魅力”。王守义与约翰·诺弗尔的翻译采用的是自由体诗歌形式,读起来也富有韵律,文风也较好。但是,风格与原古诗截然不同,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诗歌的原来风格上,都不如许渊冲更接近于古诗歌的表达。意境上相比许渊冲的译文也有所欠缺。
当然,以上只是对具实而译的两种情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其实,要做到具实而译,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形,比如译者的客观性,是否有必要,或者在什么情况下适合加入译者自身的观点和态度。比如译者选材切合度,是否选择的是自己熟悉的的作品。这里的“熟悉”既是指语言上的驾驭能力,也指文化上的熟知,以及策略上的熟练互换等等。除此之外,具实而译的表现还有很多,要是自己的译文出彩且不出格,译者就必须考虑的相对较为周全,既不能一板一眼的死译、固化,也不能过分强调能动性,任意而译。
2 译者要有交互性主体的意识,发挥桥梁的作用
由于以往的翻译研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互性。陈大亮(2005)教授认为“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作者为中心的中心论模式,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中心的文本中心论模式,以读者接受为中心的中心论模式。”而这三种范式体现了有生命的人之间的交互性,也使得翻译理论研究陷入了沼泽之中,难以前行。而主体性并非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而是有生命的主体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以无生命的文本为载体进行交互而进行的翻译活动。上文提到了译者要具实而译,那么其翻译就不可能是想当然的,随意而为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组主体交互进行探讨。
2.1发挥桥梁的作用,使译者与原文作者、翻译策动者、评论者和译文读者实现交互
杨宪益在翻译《离骚》时,正值国内战火纷飞的年代,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放弃国外的继续深造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中国。其思想和屈原爱国忧民的思想是非常契合的。因而在翻译“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I marvel at the Folly of the king, So heedless of his People’s Suffering..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2001:8)时,用marvel,Folly和People’s Suffering来表达对当时主权者的怨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祖国积贫积弱的痛心。作为译者,只有深刻体会到了当时作者写这句话的心情和寓意才能够翻译的如此的传神。
翻译《离骚》实际上是杨宪益想向自己的导师展现中国悠久的文化和诗歌魅力,因而他同时也是翻译作品的策动者。与本人的交互性是绝对存在的,译文在由出版社出版后,对译文几乎没改动,因而可以说出版社对其翻译的影响不大。但是原文评论者和译文的评论者,却对其翻译该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朝以后,人们一般认为《离骚》的作者是屈原。然而,清末文人廖平认为根本没有屈原此人,大部作品是秦博士所作。后又有胡适、何天行等也出来证明屈原是《楚辞》的部分作者,或屈原是杜撰的一个人。造成杨宪益自己都认为“《离骚》那篇东西肯定是刘安写的。里头很多地方都是刘安的口气,有许多地方说明是刘安写的。”(观雪斋,2006)一方面,他和原文作者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他接受了其他评论者的观点,认为屈原是杜撰出来的诗人。在翻译中,大部分都能保持原作的内容,但由于其多考虑原文的形式和音律,他对原文内容有时会作一些改动。比如,在翻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The Angels came, shading with Wings the Sky; From Mountains wild the Deities drew Sight.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2001:25)”时,他把“巫咸”神巫换成了“Angels”,把“怀揣椒香精米去迎接”换为“神从远处的大山出现”。后来,毛泽东听说他翻译了离骚,在接见他时,说过:“《离骚》也是可以翻译的么?”杨回答说:“主席,我认为什么都是可以翻译的。”但是,后来他自己也开始思考自己在翻译时有时重格律而轻内容的做法是否合适,尤其在将中国的古典诗歌翻译成其他文字时,是否能够保持其神韵的问题。可见,由于评论者的影响,使得译者对自己的翻译作品有了更多的思考。
2.2发挥桥梁的作用,使译者与原作者、原文本和译者所处社会环境实现交互
译者不是随意地选择作品翻译,而是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秉性相符的,这样就能够让自己对作品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作者写作的意图、故事情节的安排以及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接近于原文的认识。杨宪益当年选择翻译《老残游记》就有这方面的原因。首先,杨宪益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刘鹗创作此作品时的背景相似,都是政府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困苦,国家极其羸弱。其次,两人的生活的年代相去不是太大,一个是清朝末年,一个是民国时期,因而杨宪益对于刘鹗的各种经历非常熟悉,且和其本身经历、性格特点、意识形态又非常相似,使二者产生了心灵和灵魂上的共鸣。同时,由于对刘鹗写该作品时思想的深刻理解,翻译时杨采用了较为尖锐的语言风格,杨本人的教育背景和渊博的知识使他能够对该作品的艺术价值有极高的驾驭能力,在翻译时能够实现与原作者的互动。最后,杨所出的社会环境和刘鹗极为相似,也使其在发挥主观创造性时能够游刃有余。比如:“济南府”的翻译,杨只用了“Jinan”来表示地名,删减了对“府”的翻译。因为“府”在传统意识形态上是指中国的某个省会,这种模糊处理,既能够保持原文的本色,又能不会让接受者混淆中国和西方的行政划分。这种主体创造性的发挥,实现了主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
2.3发挥桥梁的作用,使译者、译本与读者和接受环境实现交互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发挥,除受以上主体的制约,实现交互外,还会受到译文读者的因素影响。译文读者的审美观和接受度对于译者在文本选择、技巧的运用和翻译中的文化表达,都有较大影响。斯奈德在翻译隋唐皇室后裔寒山的诗时,正是美国“垮掉一代”的特殊时期,寒山的怪异装扮和生活方式,正好符合美国那一代人的审美观。诗中崇尚自然、摒弃物欲的生活方式也是当时的美国要向中国汲取的精神需求。因而,在选择文本翻译和翻译的方式上,斯奈德无不以读者的需求为翻译要务,译文中的寒山变成了一名嬉皮士的模样。语言上大量采用口语化字词,有时去掉句首连词,用非谓语动词来表达。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Rough and dark - the Cold Mountain trail,
Sharp cobbles - the icy creek bank.
Yammering, chirping - always birds
Bleak, alone, not even a lone hiker.
Whip, whip - the wind slaps my face
Whirled and tumbled - snow piles on my back.
Morning after morning I don’t see the sun
Year after year, not a sign of spring.
译文中寒山的形象接近于当时的嬉皮士,使得当时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亲近感,也是他的译文当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接受环境对于译者也有较大的影响。杨宪益在翻译《老残游记》的16、18、19、20章时,由于其中提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自然力量,这在当时的西方是不能接受的,因而杨对此部分进行了删减处理。译者针对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状况,对作品的部分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也是译者、译本与接受环境实现互动的一种方式。
当然,以上两种翻译方式并不是最佳的,这种有某种特定目的的翻译,必然对原文的真实性产生一定的冲击。有时把控不好,就会给读者产生一种错觉,诗中描绘的就是他们看到的译文中的样子,或者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根本不可能得知中国有超自然力量的表述这一事实,从而难以让读者看到诗中源语文化中的真实情况,使得译者的创造性发挥过度。针对这种情况,也可以采用委婉表述或翻译加解释的情况进行处理,让读者自己去选择接受与否,慢慢让读者适应不同的文化表达,也许会是不错的选择。因而,对于此种翻译处理只能适度借鉴其成功的地方,不能完全照搬。
3 译者要有主体的操控性意识,把握好翻译的“度”
译者选择翻译作品的时候,要有一种能够把握全局的操控意识。不同译者对相同的作品因为翻译目的的不同,翻译的作品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以上提到的选择自己熟悉的,与自己秉性相投的,有着相似经历原作者的作品,是对翻译实现操控的一种准备。同样,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译者的主客观意识把握、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的表达等都应该是译者对翻译实现操控的准备和实施。
在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作品之后,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原文进行解读。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既是原文的读者,又同时兼任译文的创作者。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跟随原作者的脚步,同时也要进行思考和构思,如何能把原文的原汁原味表述出来,同时又能够得到译文读者的认可。对于翻译主体的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自己的知识、经历的影响,会有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表达。比如,张振玉和郁飞在翻译林语堂的一段文字:“Unbounded feet are coming into
fashion,”Mrs. New said,“I had Sunyun’s feet bound at ten, and now she will not have it any more and I have to let it go, because the government has forbidden it. All Chinese girls are going to have big feet like the Manchu girls.”
张振玉译本:牛太太说:“不裹脚慢慢流行了。苏云十岁的时候我给她裹得脚。现在不要裹了,只好由着她,因为政府禁止裹脚。以后中国的女孩子都像旗人的大脚了。”[5]155
郁飞译本:“裹脚不时兴了,”牛太太说,我们素云十岁就裹上脚,但现在她不肯了,只好由她去了,况且现在官府也不让裹了。汉人女孩儿也要同旗人姑娘那样一双大脚了。”[6]145很显然,张振宇由于对中国当时汉人女孩“裹脚”这一社会现象不了解,所以他把“All Chinese girls”直译为“中国女孩”,而郁飞的理解合符当时的社会背景,翻译较为准确。同时,上世纪初,人们称“government”为“官府”,而非现在我们所说的“政府”。可见,郁飞在翻译中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而发挥的主体创造性,使得译文更加切合当时的实际。因而并非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如何控制自己主观观点的表述,使译文尽量客观表述原文的内容和实际,是译者翻译能力的要求之一。
翻译中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所采用的“直译或硬译”的方式,也许是在当时没有出现更好的翻译方法之前,翻译方式的最佳选择。之前的翻译准备,对于最后的译文表达是十分重要的。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到底是让译者不打扰原作者,让读者靠近作者,还是让译者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近读者,这对译者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发挥的关键步骤,也关系到译文究竟以何种方式面对读者,也影响读者对译文接受的程度。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何种策略和表达方式,作为翻译中实际的操控者,译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的主观意识形态的影响。除了具有特定的翻译目的之外,比如要激起全民族的团结,拯救民族于危难;要真面引导民众,激发正能量;要引进先进的思想,解人民思想上的桎梏等等情况,其它都要使自己的翻译表达,尽量以客观为主,反映出原作者所处时代的真实情况。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必须受到制约,以减少把译者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读者,代替读者的思考。遇到晦涩难懂或者难以接受的文化形态,尽量采用引导、委婉翻译,或直译加解释的方式先让读者知道这一现象,慢慢让读者接受这已经存在的社会现象,不能够一味地回避。实际上,操控意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主体创造性的一种准备、把握和实施的过程,也是对翻译中“度”的一种掌控。译者能否让自己的译作像原作一样得到社会的认可,或者推动社会对原作的认可,甚至超越原作,译者本身的操控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摆脱传统翻译观念中的从属意识,真正拥有主体意识。发挥主体创造性,对于原作品的实际状况要深入研究,找出真实的东西,或者引导读者去发掘真实的东西,具实而译。交互性主体意识实际上也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一种表现,译者要和人实现交互,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原作和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才能更好地做到具实而译;也要和各种客观环境实现交互,这样才能在尊重原文的情况下,翻译出符合环境要求的译作。当然,这种受到实际环境影响的翻译方式,需要译者具有很强的操控意识和操控能力。译作要么仍然属于原作的从属物,难以超越,要么成了完全叛离原作的“全新创作”。因而,在翻译中译者的主体创造性,如何去创造,如何把握好发挥的“度”,就成了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叶琳.从,归园田居(其一)的三个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与创造性的彰显[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8).
[2]孙艳,王凯.对文学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再认识[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3]刘继锋.影响文学翻译的主体因素和“度”的阐释[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4]许渊冲.典籍英译,中国可算世界一流[J].中国外语,2006 (9):70-72.
[5]林语堂.京华烟云[M].张振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林语堂.瞬息京华[M].郁飞,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7]杨宪益.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A].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C].金圣华、黄国彬,主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Research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e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LI Xia, ZHANG Ping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China 225001)
Abstract:The translator should be the real master during th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transl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we are used to put the translator in a subordinate position, thus ignore the subjectivity. In philosophical concepts subjectivity is a kind of self-consciousness, which means human being as the subject of creation and practice owns subjective initiative tha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nimal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however, it must be stressed that this conscious activity is a restrained act of recreation and object conditioned.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or's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and its relevant characteristics and way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tored the subject position.
Keywords:translator;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reativity
[作者简介]李霞(1978-),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育。
[收稿日期]2015-09-07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61(2015)04-0112-04
【doi:10.3969/j.issn.2095-7661.2015.0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