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制意识 转变工作作风——天津市滨海新区司法工作扫描
2015-03-27滨司
滨海新区司法局举办“滨海公益大讲堂”
为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守纪律讲规矩,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提高干部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增强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共同抵制职务犯罪的发生,滨海新区司法局以“公益大讲堂”为载体,举办“当前职务犯罪的新问题及新动向”为主题的法律知识讲座。特别邀请到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王剑虹副庭长作为主讲嘉宾。滨海新区检察院、滨海新区司法局、天津港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天津航道局等有关领导、企业负责人、干警近百余人参加讲座。
王剑虹法官以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职务犯罪案件为例,以案析理,深入剖析了“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易发多发的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特点和立案标准,详细讲解了职务犯罪的法律后果。就大家对职务犯罪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进行了详细解读,如“收受朋友钱财不会出问题”、“收的钱是事后感谢、不算受贿”、“钱是家人收的,跟本人没关系”、“收的只是利润和分成,不是受贿”等方面,进一步为广大干部员工厘清了职务犯罪的法律界定,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不要触碰“红线”。
通过聆听讲座,广大干部表示,这次预防职务犯罪讲座深入浅出、发人深省,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对切实预防职务犯罪问题的发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滨海新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召开劳动保障信访专题“法律义诊会”
日前,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专门召开“劳动保障信访专题法律义诊会”,邀请海天律师律师所主任陈天明共同为李某、孟某、王某等5名信访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义诊”从法理认知、法律规定、政策解读等角度具体分析李某、孟某、王某等关于工龄认定、工龄续接、养老保险、退休保障等方面的法律疑问,并提出具体法律建议,引导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问题。通过法律义诊会,李某等来访群众改变了“通过信访维权”的意识,转而开启法律思维,积极寻求法律帮助,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自2014年9月开展“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直接参与信访接待”工作以来,共有20 位顾问律师接访接待信访群众82次,接待来访群众200余人次,免费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或建议100余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此次义诊会也是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召开的第6次信访专题法律义诊会。
滨海新区迎宾司法所建立矫正网格化服务承包制
为切实有效的落实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事项,迎宾司法所进一步探索,在原有的社区矫正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社区矫正网格化服务承包制,即将社区网格内的环境卫生承包给网格所属的社区服刑人员,由网格员对其监督。
从五月份起,司法所向每名社区服刑人员发放社区服务和劳动情况记载表,每名服刑人员负责其所属网格内的环境卫生、清理广告等社区服务事项,每周五下午到社区领取工具参加社区服务,由对应的网格员对其服务事项进行监督和评定,填写社区服务内容并盖章,经服刑人员交到司法所,对其进行的社区服务进行检查和核实。
社区服务网格化承包制的实施,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转变了社区矫正监管小组成员的监管责任意识,增强了社区工作者在社区矫正监管中的主体意识;二是转变了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服务意识,由被动参加社区服务到主动参加社区服务。三是转变了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的的工作局面,从敷衍了事到切实落实。
泰达公证处为于家堡交通枢纽提供公证服务
曰前,泰达公证处根据滨海新区轨道运营公司的申请,为于家堡交通枢纽机电运行维护项目招标进行了现场监督公证。今年八月份,京津城际延伸线将从天津站延伸至滨海新区于家堡站,届时从北京南站至滨海新区商务核心区于家堡只需要45分钟。
目前全线铺轨工作已经完成,通信等相应配套将依次建设。交通枢纽运行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此次机电运行维护项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及项目招标工作的公平公正,进而对招标方与中标方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查并公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使招标结果顺利执行,泰达公证处为运营公司对后续相关项目招标程序进行了全面监督,充分发挥了公证的服务、监督职能。
区政协领导调研视察全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
前不久,区政协副主席高相忠、赵树月率20余名政协委员调研视察全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先后视察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第三社区中心及寨上街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
视察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相关领导关于全区大调解工作情况汇报,还详细了解了生态城和寨上街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设和工作情况。政协委员们纷纷就“建立和完善大调解机制”提出有益的建议。
高相忠副主席提出三点希望:一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幸福,要切实重视调解这一良好的矛盾解决方式,充分发挥“三调联动”大调解机制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二要深入调研。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基层、社区、群众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全方位、深层次开展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我区大调解机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三要开拓创新。要尊重基层首创、开拓思路、开阔视野,使调研成果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
滨海新区司法局“五步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
新区司法局指导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积极运用法治思维方式,结合心理疏导技巧,通过“一听、二梳、三调、四转、五访”五步工作法,规范来访秩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听”即认真倾听。运用心理咨询中“倾听”技巧,认真、耐心倾听来访群众诉说,建立与来访群众的信任关系,平息群众怒气,消除群众怨气。
“二梳”即梳理问题。在倾听群众诉说的过程中,弄清楚来访事项来龙去脉,梳理问题焦点,将心理问题和法律问题分开疏导。
“三调”即调解优先,包括心理调解和法律调解。对来访者诉求简单,法律关系明确,确属合法权益的,优先进行调解解决,由中心工作人员主持提供心理疏导,值班律师提供第三方法律解释。
“四转”即转交转办。对涉及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事项,区综治信访服务中心无法通过心理疏导和法律解释方法解决的,及时转交公、检、法相关部门办理,并保持联系督办。
“五访”即定期回访。凡是到中心来访的,均进行登记并根据来访事由轻重进行回访,对重点上访人员持续关注。
第一季度,共接待来访群众138起220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15起124人次,转办信访案件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