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多发性脑外创伤52例院外急救探讨
2015-03-27郑智宗
郑智宗
急诊多发性脑外创伤52例院外急救探讨
郑智宗
目的 探讨急诊多发性脑外创伤院外急救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多发性脑外损伤患者52例,对患者实施院外急救,观察急救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 院外急救多发性脑外创伤患者52例,死亡3例,院外急救成功率94.23%,效果良好。结论 急诊多发性脑创伤患者,首先进行现场抢救,并做好转运中护理,是提高院外急救成功率的关键。
急诊;脑外创伤;院外急救
多发性创伤往往影响到多个器官,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同时出现两个及以上部位或脏器严重损伤,具有病情严重、复杂、多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因此,提高院外急救的效果,对于缓解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急诊脑外创伤患者的院外急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解放军184医院收治的急诊多发性脑外损伤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16~76岁,平均年龄(42.3±2.4)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致伤20例,坠落致伤12例,锐器损伤5例,矿石挤压受伤8例和爆炸手上7例。院外创伤指数(PHTI)分类:≤9分患者占30%,10~16分占45%,而≥17分患者占25%。
1.2 方法 对于不同程度的脑外损伤患者,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清除气道分泌物,确保气道产畅通,而对于开放性损伤患者,则必须予以有效止血,保护创面。同时建立多路静脉输液通道,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
1.2.1 脑外创伤的急救原则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开放性伤口,且伴有出血,应临时包扎止血。初步评估患者伤情,了解患者致伤原因,观察伤后症状,判断患者的病情。保持正确的体位为急救的关键之一,给予患者平卧位或头15°~30°卧位,这有助于脑部静脉回流,减轻患者的脑水肿,头偏向一侧。
1.2.2 活动性头部出血的抑制 由于头皮血管密集,头皮裂伤严重,则应用绷带外加包扎减少出血量。如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影响到头皮粗动脉,如枕动脉或颞浅动脉,且存在粗动脉脉搏动性喷血,则应止血钳夹闭血管。对于炉内静脉窦,如上矢状窦或者横窦出血,由于现场急救困难,可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抬高头部或坐位转送。
1.2.3 呼吸道梗阻的解除 脑外伤患者经常由于昏迷而出现舌根后坠或由于呕吐、口鼻出血等,出现咽喉部堵塞,从而造成呼吸道梗阻。若患者呼吸道完全梗阻,则可能由于窒息而加速死亡。而不完全梗阻,由于缺氧可加重脑组织的水肿与出血量,进而使颅内压升高,加重患者病情,所以在脑外创伤患者的院外急救中,应首先接触患者的呼吸道梗阻。护理人员应托起患者下颌,吸出患者口鼻、咽喉中的血块、分泌物和食物等,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在运送患者过程中,将舌头牵出并有效固定,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尚有自主呼吸患者,可采用昏迷体位转送[2]。如果呼吸道完全梗阻,则可行环甲膜穿刺术。
1.2.4 休克与早期伤口感染处理 对于脑外损伤患者应使用输血与血浆代用品。对于脑外损伤患者,不应大量补液,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脑水肿。如果条件许可,则应及时转送到医院治疗。患者头颅部损伤,在现场首先做简单处理,清除伤口异物,可用凉开水冲洗。但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清除伤口外的血凝块与骨折块,以免引起新的出血。如果现场条件许可,早期可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2.5 脑疝急救 到现场之后发现患者已经昏迷,且伴有两侧瞳孔不等大,说明患者的颅脑伤严重,极有可能出现危急情况,一般瞳孔放大一侧为颅内血肿侧。在院外急救中,应快速打点滴或者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500mL。根据患者病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若两围静脉穿刺困难,则可行深静脉穿刺,确保药物和液体能迅速注入患者的体内。在维持循环的基础上,利用利尿剂、脱水剂等药物降低颅内压,而甘露醇在15~30min快速滴入,不然无法起到脱水降颅压的功效。同时,再加入法莫西丁或者西迷替丁抗酸制剂,避免出现应激性溃疡。并将患者立即转往医院救治。在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瞳孔,患者意识恢复状况。若患者头部剧烈疼痛或烦躁不安,不能给予镇痛药物,以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1.2.6 患者转运 患者严重休克、心跳呼吸停止或呼吸道梗阻,则应避免仓促转运或远道转运,而应在现场实施抢救,待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再行转运。对于昏迷患者,保持其昏迷体位或仰卧头侧位、侧卧位转运,防止转运过程中由于呕吐而导致呼吸停止。对于情绪极为不安定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将手部约束,避免患者抓到开放伤口的部位。配送人员守护在患者旁边,参与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跳动情况,出现紧急情况时,随时停车抢救,而在到达医院之后,陪护人员应向治疗医师详细说明患者受伤的原因、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合并损伤,现场与转运途中做好处理工作等。
2 结果
本研究中纳入的52例多发性脑外创伤患者中,出现3例死亡病例,脑外创伤院外急救成功率达到了94.23%,急救的效果非常好。死亡的3例患者中,多发性脑外创伤患者中多是因为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等因素。同时,由于患者发生合并多脏器受损、休克加重脑损伤,外加腹部损伤,1例患者死于重要器官致命性损伤及失血过多。
3 讨论
现场抢救是创伤急救多发性脑外创伤的重要环节,对于伤情重、变化快和脑功能生理功能紊乱的脑外创伤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现场抢救是否有效,对急诊多发性脑外创伤患者的后续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现场抢救无效,则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3-4]。因此,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使慌乱的人群安定下来,从而排除继续造成多发性创伤的可能性,同时消除伤害原因和搬运伤员过程中可能的障碍物。为了能使多发性脑外创伤患者,及时送抵医院,搬运患者时应使用担架或者木板,抬担架动作轻柔,从而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情况[5-7]。毫无疑问,现场抢救为救治脑外创伤患者的重要步骤,由于多发性脑外损伤的特点为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因此必须确保现场抢救的有效性,即(1)维持多发性脑外损伤伤员呼吸道通畅;(2)患者呼吸骤停与心跳的急救;(3)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同时做好转运过程中的护理[8-9]。
[1] 刘朝阳,钟国平,张伟.仲景通腹泻下方治疗严重多发性创伤26例[J].中医正骨,2011,23(9):170-171.
[2] 彭蓓蓓.多发性脑外创伤48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40-4941.
[3] 陆俊.急救车接诊严重创伤病人现场和转运途中中救治体会[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5):395-396.
[4] 徐金龙.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42例救治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4(24):75.
[5] 许德孝,李德泉.多发性创伤院外急救[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10):900-902.
[6] 李俊,杨恩惠.急诊多发性外伤患者发生凝血病的危险因素[J].安徽医药,2013,17(11):1915-1917.
[7] 李旺生.以腹部为主的多发性创伤 128例诊治分析[J].北方药学,2013(4):73.
[8] 刘勇.交通伤院前急救与转运923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9(9):123-124.
[9] 苏占国,徐存辉.急诊多发性创伤84例院外急救体会[J].实用心挠肺血管病杂志(急诊急救),2012,20(6):1083-10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0.051
江西 335000 鹰潭市中国人民解放军184医院(郑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