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2P网络借贷视角的征信研究

2015-03-27曾知文,陈媛媛,赵美中

关键词:网贷信用信息

一、我国P2P网贷平台征信模式现状

目前,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CS)为P2P网络平台的征信提供服务,其功能是收集并整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的各种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后,帮助P2P网贷平台全面了解授信对象,防范借款人过度负债、恶意欺诈等信用风险。但其提供的信息有限,尚不足以成为P2P平台构建借款者信用评分体系的基础。因此各大P2P网贷平台有其各自的征信模式。根据征信环节的差异,主要有纯线上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纯线下模式。 [1]

纯线上模式,如拍拍贷。拍拍贷仅从线上对审核借款者信息,实现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和服务等功能。审核通过后,由借款人自己设定利率,而后投资人参与竞标。其特点是效率高,征信成本相对较低,但数据来源有限且其信息真实性保障低,最终导致风险偏高。

线上与线下结合模式,如人人贷。该模式是P2P机构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借款者,在网上完成借贷交易。在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线下信用审核能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但不符合低成本效益原则并且容易演变成非法金融机构。

纯线下模式,如宜信。该模式是借款者网上提交信息后,借款审核、定价等均在线下实现。其特点是信用风险低,但征信成本较高、收益低。

P2P网贷平台征信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信息主要来源于在本平台注册的客户行为数据,无法保证持续性。其时效性较强,但存在数据噪音。平台线上征信成本较低,可由网络直接获取。信息处理能力强,借以甄别并提高信息可信度。 [2]

二、征信建设对P2P网络平台的意义

(一)缓解信息不对称

当前,P2P网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方面,分别会产生事前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和事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3]在P2P网贷平台上,借款者更加了解自身情况,为获得贷款,会产生隐瞒不利信息、甚至欺诈的行为,以吸引投资者贷款。而P2P平台在筛选借款者信息时,若提前考虑到这一行为,则会以增加平台收费等方式来弥补风险溢价。两者之间的博弈会导致贷款利率增加,提供低收益率的低风险企业被市场驱逐,提供高收益率的高风险企业获得贷款,最后造成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局面。而借款者获得贷款后,基于其实时动态不被平台所知的假设,可能不遵守先前签订的条约,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领域,使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4]完善的征信系统能缓解信息不对称。若借款者的信息已被记录,其欺诈的成功性会大幅下降,进而逆向选择行为减少。而借款者的行为数据被持续跟踪时,借款者行为受到约束,事后道德风险降低。

(二)增强风险控制

P2P网贷具有典型的长尾效益,其服务的众多融资难的小微企业正是位于尾部的位置,这注定其风险偏高。因此,实现有效风险控制要求P2P机构的征信体系具有强大的信息搜集与处理功能。当前,由于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的应用,使得信息收集成本迅速降低,强大的数字处理能力,实时地更新数据,都使得征信系统朝大数据方面发展。而根据大数法则,若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则会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因此对借款者的大量行为信息进行归集整合后,可以得出各项信用指标,借此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控制风险。

三、征信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孤立

目前我国央行征信中心主要对金融机构实现数据开放,各大P2P网贷平台无法直接获得征信报告,使得央行征信价值大打折扣,资源浪费严重。同时,各网贷平台为维持自身竞争力,拒绝公开分享数据,造成行业内部信息割据。 [5]

(二)数据利用阻碍

数据质量是保障征信体系发挥效用的前提,而我国存在大量欺诈行为,P2P网贷平台需费大量人力物力甄别信息真假,平台运营成本增加。此外,利用网上交易流水数据和网络社交平台行为等信息建立评分体系时,专业的征信数据整理能力和技术手段必不可少,但小型P2P机构很难实现该条件。同时,我国的金融数据较少,集中在社交数据,但社会信用不能取代金融信用。 [4]这些都限制了数据的利用。

(三)征信标准不统一

我国未统一征信标准,各征信机构缺乏统一的口径和标准,信用数据呈现多样化,妨碍信息共享,无法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情况。

四、征信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一)加快信用立法

目前我国的《征信管理条例》及其配套制度已初步构建征信法律框架,但在互联网金融应用信息方面仍缺乏相关法规,因此还需尽快制定配套的制度。如推出《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保障金融应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和运行。根据当下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及时修改现存的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出台针对性的法规。 [6]

(二)允许P2P机构对接央行征信系统

实践证明,接入征信系统的机构越多,信息共享范围越大,发挥的效用就越大。当前,P2P网贷机构由于利益冲突,其信用报告只在自身的闭环系统内发挥作用,平台之间缺乏共享,因此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可以削弱信息孤立效应。同时,央行征信系统也存在数据短板,需要多维数据补充,扩大信息主体范围。两者之间的需求成为P2P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内在动力。其内部工作流程可参照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征信系统的流程。P2P网贷平台自行开发数据报送接口程序,从本行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生成符合征信系统要求格式的报文。征信中心审核接入机构数据,报送情况符合要求后,为接入机构开通查询权限。

(三)统一征信标准

统一征信标准,才能实现信息共享最大化。我们要基于征信体系现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层次渐进地推进标准建设。首先规范央行征信中心与金融机构对征信标准的理解,梳理、完善接口规范,提升数据报送接口程序的通用性,再确定主要评价指标与处理方法,要求金融机构以标准格式上报信息数据,征信中心再按既定规则处理数据,最后输出征信产品。

(四)健全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完善的失信惩罚机制,可以有效约束市场行为,促进良好征信氛围的形成。其机制建设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失信者的威慑与惩罚力度,使其失信的机会成本增加,降低失信概率。二是加强司法性信用惩罚机制建设,从法律层面制约参与者的行为。三是完善信用记录与披露制度,培养参与者的良好信用意识。

(五)发展大数据征信技术

P2P网贷平台在构建自身信用体系时,可通过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在收索引擎和各种软件等应用下自动收集信息,使其征信成本大幅降低。在得到各种信用指标后,系统构建评分模型,计算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违约概率,实现能及时判断借款者的还款能力、控制违约风险等功能。 [7]

(注: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RXY2015009)

猜你喜欢

网贷信用信息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订阅信息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中国网贷地图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