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5-03-27游大龙,马哲河,罗李等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游大龙1,马哲河2,罗李2,胡涛3
(1.咸宁市环境保护局,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省公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湖北 咸宁 437100;
3.嘉鱼县环境保护局,湖北 嘉鱼 437200)
摘要:专业人员、内设机构、仪器设备、资金投入的瓶颈,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质量,国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应急监测演练的实际效果等是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监测,应该从监测部门的内设机构建设,专业人员的配备,政府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更新添置,提高应急预案的编制质量,加强应急监测人员的培训和应急监测演练的常态化,国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的制定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急;污染;事故;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4-05-21
作者简介:游大龙(196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发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突发污染事故频发。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连续爆炸,这一事故造成了8人丧生、70人受伤,同时导致了100t苯类污染物倾泻入松花江中,造成长达135km的污染带,给下游哈尔滨等城市带来严重的“水危机”,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那以后,原国家环保总局开始提出要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国家也加大了环境监测方面的投入,各地开始重视应急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但从现实情况看, 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
1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存在问题
1.1应急监测无专人,很难招之即来
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日益重视、老百姓的高度关注,目前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应接不暇,承担水、空气包括目前要开展的PM2.5、噪声、土壤环境监测,还有饮用水源、建设项目验收、环评的现场环境监测、污染仲裁等任务已经是不堪重负。加之这些年国家对人员编制的控制,目前全国的环境监测系统普遍感到人少事多,忙于应付。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监测站尤其是基层环境监测站基本上没有专人从事应急环境监测,为了满足上级要求,也只能安排几个兼职人员。监测人员业务多、任务重,经常要到实地采样、监测,还要出差、办事。因为事故的发生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监测人员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且各地发生污染事故时的污染因子不明确,时间和空间不确定,少数几个人也很难承担起那么多的应急环境监测因子的环境监测任务。因此人的问题是当前应急环境监测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1.2内设机构基本没有或形同虚设
早在1983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其中对环境监测站按层次划分为四级,也就是:一级站:总站;二级站:省级站;三级站:地市级站;四级站:县级站。现在又划分为总站;一级站:省级站;二级站: 地市级站;三级站:县级站。但是内设结构国家没有统一规定,各地自行设置。有的主要按环境要素分为大气室、水室、物理室、生物室等;有的按工作性质和分析方法分为现场采样室、 化学实验室、仪器分析室、自动化分析室等:但很少有单设的环境应急监测室,国家和地方也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在很多环境监测站也就没有一个专门的内设机构从事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有的监测站虽挂有应急监测室的牌子,但也是内设在其它科室,也就等于没有人长年来专门抓这项工作。
1.3经费紧张、设备落后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影响,目前我国应急环境监测系统的仪器配置,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应急环境监测仪器配置远远落后于国外和国内实验室分析水平。检测管的使用较普通,常规污染物的便携式仪器种类不足,能够对污染物进行定量成分分析的更少,不能满足多种污染物的现场应急环境监测和分析需要。有的只能现场采样,带回实验室分析, 造成应急环境监测周期长、速度慢。有时等到数据出来,可能已错过了最佳处置机会,事故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已无法挽回。
目前应急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和种类很多,通常有试纸法、水质速测管法、气体速测管法、便携式分析仪器测定法等。由于环境污染事故的不确定性,环境监测站在仪器配备时应该能尽可能多地涵盖当地有可能发生污染事故时产生的污染因子,使应急监测时在现场就能解决各类问题。应急环境监测不同于常规环境监测, 设备和经费的投入只是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有的污染事故可能多年不会发生。 应急仪器虽然使用频率低,但需要维护,检测管以及标准试剂也需要定期更换。先进的应急分析需要添置先进的设备,有的地方有一些大型仪器设备,这些设备必须经常开机,必须常备基本耗材, 而多数耗材有时效性, 需要按规定定期更新。这些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然而大多地方政府对应急环境监测都没有专项经费,没有拨款,所以设备的添置更新、试剂等耗材的更换都是问题。
1.4应急预案编制针对性不够
环保部2010年印发的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应急预案,按照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环境应急预案。预案中应明确: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环境应急专家组等;应急准备措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程序和措施;后期处置、应急保障。还就应急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对于有可能发生突发污染事故的单位,则要求在编制其单位自身的环境应急预案时增加对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环境危险源的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及严重程度。现实情况是,企业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欠缺,加之企业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真正把本企业的主要风险源、主要污染源种类、排放情况、存放地点以及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搞清楚,导致可能发生污染事故排放的污染因子不明。很多地方环保主管部门人员紧张,实际从事应急方面管理的人员更少,无暇顾及到每个有环境风险的企业。这样企业报来什么就是什么,有的真正环境风险源没有发现。这样环境监测部门就对可能产生的污染事故的污染因子摸不准,那么应对环境监测的准备就不可能充分。一旦发生事故,环境监测人员准备起来就会手忙脚乱、无法应对、延误时间。
1.5应急监测操作规范性差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大体可以满足环境质量分析和部分污染源环境监测的需要,对于应急环境监测,我国还没有制定一系列较为完整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当遇到突发性污染事故时,环境监测人员只能参考国家现有的环境监测规范,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应急环境监测的布点、采样分析。这样环境监测人员难免带有主观性而不能完全保证应急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
1.6应急监测演练频次少
由于近些年环境事故频发,有的是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的是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为此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大都成立了应急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当地的各项应急工作,当然应对环境突发污染事故首当其冲。各级政府经常组织公安、安监、消防、卫生、气象、环保等部门开展应急演练,但演练常常是宣传性、演示性为主。环境应急监测演练是突发污染事故处置的基础工作,在环境应急演练中,由于都是假想,有的连应急电源都没有,有的应急车上的电源不会用,仪器开不了机,防化服不穿。加之一年也就一两次,形式上的东西太多,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2提高应急环境监测能力的对策和办法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人抓应急
机构和人员是干好任何工作的根本,国家从上到下都应该有一个专门机构来管理这项工作。只要有了机构,有了人,就会时刻考虑这项工作。机构挂靠、人员兼职,反映出来的就是没有重视这项工作。尽管应急环境监测也许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在一个地方都不会发生,但正是由于不确定性,所以更应该防患于未然,时刻准备着。因此,加强内设机构建设,配备专职应急环境监测人员是做好应急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重中之重。
2.2财政有专资、经费有保障
由于环境应急监测要求环境监测速度快、数据准,这就对仪器的先进性、质量要求极高,这一切都需要资金作保障。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在每年财政预算中考虑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应急能力建设和日常维护保养。同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这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2.3手段要先进、设备要全、更新要快
由于各地突发污染因子的不确定性,环境监测部门应该针对当地发生的应急事故中可能产生的污染因子来有计划、分期分批地配备相应设备、检测管、标准试剂等,保证当地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能够有能力实施环境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由于设备更新快,因此时刻要掌握国内外仪器的新动向,充分利用好国家、地方财政的各项资金,及时更新设备,确保应急环境监测手段的先进,以适应各种突发污染事件的环境监测。各地在应急环境监测仪器设备配置上应结合当地环境风险源的特点,尤其要解决现场气态有毒污染物的快速定性和半定量环境监测问题,并同步提高实验室深度分析的能力。
2.4应急预案中污染因子要明确,使应急监测有目标
目前国家对有可能发生突发污染事件的单位都要求编制应急预案,这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单位主要环境风险不清楚,污染因子不明确,会导致环境监测部门对当地一些易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源情况不明,不能建立健全当地的环境风险源信息库。潜在的污染因子不全,环境监测部门应对突发事故中产生的污染因子的环境监测准备就不可能全覆盖,有可能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没有手段来完成现场的应急环境监测,不能及时拿出环境监测结果,贻误应对处置的最佳时机。
2.5应急监测模拟演练常态化、演练要当实战
应急演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验应急环境监测设备是否正常,物质储备是否到位,人员是否招之即来,应急车辆是否能够及时出发,各协调组之间配合是否默契,应急监测预案是否可行等,并根据演练的效果来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因此演练要常态化,要充分考虑到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各种因素引发的突发污染事件。每次演练要尽可能针对当地各种可能产生的突发污染事件,污染事故现场的布置要模拟真实,整个应急环境监测要假戏真演,电源要接通,仪器要开机,应急人员防化服要穿戴,模拟采样、分析等都要规范。事后对每次演练要进行总结、评价,从演练程序设计,响应的快速性,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报告的时效性,应急演练终止的合理性等进行认真总结,便于改进提高。
2.6国家应制定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突发事故频发,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统一的应急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已迫在眉睫。规范中对应急环境监测过程中点位的布设、样品的采集、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的报告等各个方面都应给出明确的要求, 使应急环境监测工作有章可循。
2.7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对应急监测水平
人员培训是应急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污染的因子越来越多,污染事件越来越频繁,应对环境监测的设备也越来越先进。这就需要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环境监测人员来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而目前现实情况是国家对事业单位编制控制很严,由于编制紧张,研究生、本科生很难进到环境监测部门工作,现有技术人员大都是过去的老职工,很多人的业务知识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应急环境监测业务工作的需要。因此加强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应急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水平的必然要求。环境应急监测既是一项脑力劳动, 又是一项体力劳动, 而且还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而对环境应急监测人员素质的要求就较之其他工作有更高的标准。全面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培训是做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前提条件。
3结论
应对环境突发污染事故的环境监测,首先在环境监测部门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人负责,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发生,要对现有的仪器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确保遇到任何突发污染事件,都能正常使用,财政要加大对应急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可能产生突发污染事故单位的监管,指导企业制定好环境应急预案,摸清企业的主要污染因子,找准污染隐患。同时环境应急监测演炼应该常态化,要有针对性,要有实战效果,要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国家要制定应急环境监测规范,保证应急环境监测工作有章可循,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应对和处置突发污染事件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数据。
参考文献:
[1]韩芹芹,张克潭.乌鲁木齐市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13,(2):86-90.
[2]米同清.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4):12-15.
[3]王艳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8,(1):47-49.
[4]黄丽萍,张建军.浅谈目前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与处置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5]王雷.新疆环境应急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干旱环境监测,2013,(1):44-48.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ergent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Accidents
YOU Da-long1,MA Zhe-he2,LUO Li2,HU Tao3
(1.Xi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Xianning Hubei 437100 China)
Abstract:There were problems of short of professionals and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oney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s the bottle neck of implementing the emergent monitoring well.Additionally,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t plan,the flaws of national emerg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standard,and the effects of the emergent monitoring rehearsal also caused problems in the regulationaspect.In terms of these problems,improving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adding more professionals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increasing the money,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mergent plan,training the staff,and regulating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standard were pointed out to solve the problems we were faci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mergency;pollution;accid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