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反对王安石“以钱代税(役)”“变法”的思想研究

2015-03-27沈端民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变法王安石苏轼

沈端民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苏轼反对王安石“以钱代税(役)”“变法”的思想研究

沈端民

(湖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苏轼站在旧党立场上认为新党王安石的变法“求治太急”,使用的是使人“病日益增,体日益羸,饮食日益减”的毒“药”,因而对其变法,尤其是对居于变法首位的“理财(货币)”政策中的“以钱代税(役)”政策进行了尖锐批评和猛烈攻击,说它破坏了农村自然经济秩序、加深了农民贫穷程度、践踏了农民的劳动价值,助长了官吏的腐败、加剧了宋朝政权的危机。苏轼反对以钱代税(役),实质上是反对货币流通到税(役)等重要社会经济领域,是固守以物易物的落后的交换形态,是开历史的倒车。

苏轼;王安石;旧党;新党;以钱代税(役);理财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北宋大文学家,著名政治家。他任职时,恰逢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任宰相并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开始积极实行“变法”。

一、王安石“以钱代税(役)”“变法”的具体内容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可概括为“理财、整军、富国、强兵”[1]等四个方面。“理财”排位第一,是其它各方面发展的先导,是牵引其发展的主要原动力。“财”与“钱(与货币互义,下同)”同义,互为代名词。“理财”就是整顿、治理、管理货币,积极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古谓“钱”为“泉”[2]。“泉”水的特点和作用是流动,有“泉”水流动,大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钱”的特点和作用是流通,有货币交换以来,货币流通就成了社会的生命线,贯穿于社会一切经济活动的始终。货币流通了,社会活跃,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因此,王安石把货币改革、发挥货币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积极作用作为“变法”的重点,作为一条红线纵横交错、全面地贯穿于“变法”的各项措施中。王安石改革货币的政策比较集中地表现在“青苗法”、“均输法”和“免役法”等项目中。

“青苗法”规定:或“其可以计会转运司用苗税及钱斛就便转易者,亦许兑换,仍以现钱”;“或纳时价贵,愿纳钱者,皆许从便”;或“如遇灾伤,亦许于次料(按,下一次缴纳时)收熟日纳钱”等(笔者文中所引王安石语均参见《王文公集》,下文不再具体标注)[3]。

“均输法”内容体现在其《乞制置三司条例》等中:“发运使实总六路之入,而其职以制置茶、盐、矾、酒税为事,军储国用多所仰给,宜假以钱货……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令预知在京库藏年支见在之定数,所当供办者,得以从便变易蓄买。”

“免役法”云:“据家资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

王安石以上表述的内容颇为繁杂,可简而言之:民众在缴税、“入”“赋”、转输货物及服徭役等时均可“假以钱货”,用“现钱”代替,即都可“以钱代税”、“以钱代役”。所谓“税”和“役”,是王安石从商品流通的“蒸馏器”中拾取的某个“结晶”[4]。这种“结晶”的实质是:它是各种商品“化成(的)一种共同东西(货币),各自代表这种共同东西(货币)的多量或少量”[4]。就是说,它是具有不同数量的货币名称。因各含的货币具体数量不同,在相互关系上就表现为“税”涵盖了“役”,“役”包含在“税”中。为了表述简洁,笔者将其变为“税(役)”的形式。这种表述形式是有历史依据的。《诗经·生民》“禾役穟穟”[5]句是把农业税和徭役税并列在一起的。《汉书·食货志》曰,“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赋共车马兵甲士徒之役,充实府库赐予之用。”[6]明确地把赋税和赋役相提并论。

从政府的角度说,官吏们在执行“以钱代税(役)”任务时,都可收“纳钱”币。

封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征税(役)。其税(役)名目繁多,内容广泛,花样百出。因此可把孔子“苛政猛如虎”[7]一语直接解释为“苛税(役)猛如虎”。“猛如虎”的“苛税(役)”虽然可以为封建政权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但也为它不断地挖深了埋葬其身的墓穴。为了维护封建政权,一些开明士人常常提出和采取了一些改革赋税(役)的措施。王安石“变法”是其著名的一例。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就是从征税(役)入手推行货币改革,促进、加强货币的流通。他通过这种货币改革,更好地搜罗“天下之财”充实国库,从而或更好地满足皇帝及其豢养的官僚们奢侈生活的消“费”,或提供解决社会矛盾所急需之“费”。其逻辑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其实,这里的四个“天下”含义是分为两类的,前三个“天下”指“天”盖之“下”的广大民众;后一个“天下”实际指“天上”, 从“天”降“下”来的皇“上”。前三个“下”都为皇“上”服务。

王安石是新党,苏轼是旧党。新、旧两党虽出发点一致,都是为朝廷着想、服务,但观察点不一样,见解大相径庭。苏轼对王安石以“理财”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的批评十分尖锐,非常猛烈,认为其“求治太急”(笔者文中所引苏轼语均参见《苏轼文集》,下文不再具体标注)[8],好心办坏事,如同好心医生使用了使人“病日益增,体日益羸,饮食日益减”的致人死命的“毒”药,并把这种思想灌注到了他所撰写的《均户口》、《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上神宗皇帝书》等多篇文章和奏疏中,进而集中对其“以钱代税(役)”的危害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二、苏轼对王安石“以钱代税(役)”“变法”的批判

(一)以钱代税(役)破坏了农村自然经济的秩序

苏轼主张人类在其空间的一切行为均要遵循宇宙的自然规律,即以太阳为中心、时刻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转。他不仅在《日喻》里批评了“生而眇者(按,不识日的瞎眼人)”的愚昧,还在《御试制科策(一道)》中对太阳做了深刻的哲学阐述:“天以日运,故健;日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四肢以日动,故无疾……”。人类社会是宇宙中的特殊产物,是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还要严格遵守社会法则。他认为,自然经济是封建政权建立的基础,执政者只有维护自然经济的秩序,所制定的政策、所要办的事情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才能达到巩固封建皇权的目的,正如他在《宋史·苏轼传》所云:“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9]

封建自然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为是重农抑商,即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严格控制他们进行商品交换,防止他们放肆搞货币流通,从而维持社会的平静、稳定。此时,王安石却用变法强迫农民“以钱代税(役)”,掀起了巨大的货币化的惊涛恶浪。苏轼在《均户口》等对其做了揭露:农民无可奈何,只有“舍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择其所利”,“游手浮食之民”“怀轻资而极其所往”,熙熙攘攘,混乱不堪。如是,固守在土地上的农民为了获得货币,如鸟高飞,如兽远走,皇帝虽握万丈之长的牧鞭也莫能及之,长期波澜不惊的自然经济秩序被打乱了。基础不牢固,立于其上的皇权“屋顶”怎么不动摇?

(二)以钱代税(役)加深了农民贫穷的程度

苏轼在《吴中田妇叹》等诗中描写了农民悲惨的生活情景:“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今年粳稻熟苦迟”,却还要“汗流肩赪载入市”以卖钱。为什么?“官今要钱不要米”。据有关史料记载,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2年)国家赋税总收入为5723万贯。王安石变法后的神宗熙宁元丰年间为7070万贯。四十年间总量/年增长了1347万贯[10],约24%。封建政权的税收以农业税为主。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土地、收成等常常几十年一成不变,或变化很小。国家征敛却年年增加,被征敛的农民当然就会越来越贫困。

苏轼在有关《奏议》等分析农民承受的赋税负担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后严厉指出:王安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十室九空,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又“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民日益贫”。还指出:农民“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女,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

苏轼认为,王安石“要钱不要米”,就是要农民转变习惯的“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为货币交换方式。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对思维古板的农民玩弄变幻莫测的货币“魔法妖术”[4],在变幻中加重对他们的朘削。农民汗滴禾下土,收获的是谷物等实物。当时生产落后,产量低少,农民忙碌一年还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尽管如此,他们多数仍能勒紧裤腰带向政府送交实物税(役)。在此情况下,王安石还强迫他们“以钱代税(役)”,要他们上交自己最缺乏的东西——货币,这怎么不迫使农“民日益贫”困呢?

与苏轼同属旧党的司马光非常认同苏轼的观点,并在《乞罢免役钱依旧差役札子》中做了具体而深刻的分析:“自古农民所有,不过谷帛与力,凡所以供公赋役,无出三者,皆取诸其身而无穷尽。今朝廷立法曰:‘我不用汝力。输我钱,我自雇人。’殊不知农民出钱难于出力,何则?钱非民间所铸,皆出于官,上农之家所多有者,不过庄田、谷帛、牛具、桑柘而已,无积钱数百贯者。自古丰岁谷贱,已自伤农,官中更以免役即诸色钱督之,则谷愈贱矣……丰年犹可以粜谷送纳官钱,若遇凶年,则谷帛亦无,不免卖庄田、牛具、桑柘以求钱纳官。既家家各卖,如何得售?惟有拆屋伐桑以卖薪,杀牛以卖肉。今岁如此,来岁何以为生?”[11]他在《宋史·司马光传》又云:“东南钱荒而粒米狼戾,今不籴米而糟钱。弃其有余,取其所无,农末皆病矣。”司马光愤怒反诘的“今岁如此,来岁何以为生?”和痛切感叹的“农末皆病矣”等语言非常具体、形象地揭示了苏轼关于农“民日益贫”困之语的内涵,其二者在反对王安石变法方面互相默契配合、前后左右夹击,达到了异曲同工之效果。

(三)以钱代税(役)践踏了农民的劳动价值

理论上讲,货币作为价值的尺度是人类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4]。但在农耕社会,绝大部分农民从事的是争取自给自足的劳动,劳动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自给”的实物。他们信奉“不劳动者不得食”和“仓库有粮,心中不慌”等生存格言。有实物就能生存,因而他们在衣食住行中多断绝了与货币的关系,更不习惯把自己的“劳动时间”转化为货币。何况千百年来,各个朝廷强迫他们缴纳的税(役)也是实物。然而,王安石实行“以钱代税(役)”后,使“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农民在王安石“把一切金钱化”的变法中无所适从了。

政府追征急于星火。农民无钱缴税(役),无可奈何,只得将自己辛辛苦苦收获的用以活命的粮食等实物送到集市去出卖以换钱。政府追征有严厉的限期,大家几乎同时一窝蜂地行动,于是集市出卖的粮食等实物堆积如山。商品交换的规律是“物多则价贱”。这种情况下,商品及其数量与其价格、总价值形成了恶性反比。农民一年四季用大量“劳动时间”收获的粮食等实物只能换取数量很少的钱,陷落在不能自拔的万丈之深的劫渊。朝廷再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用“和买”方式大肆掠夺农民的实物。美其名曰“和买”,实际上是抢劫。政府官员按朝廷指示,前后左右上下鹰挚其手地向农民敲骨吸髓。据有关史料称,北宋“官府买物时,名义上是按照议定的官价进行所谓“时估”,用现钱购买,实际上则是进行百般的敲剥。敲剥的手段之一,或者只付半价,或者“仅偿些小”,或者拖欠货款,累年不付;手段之二,强令减价,即“贵价令作贱价,上等令作下等”;手段之三,分文不给,“类成白著”[12]。“白著”,白做, 一场空。

苏轼在《山村五绝(之四)》描写了“以钱代税(役)”朘削得农民“一场空”的悲惨情景:“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农民长年累月辛辛苦苦,花费大量“劳动时间”生产的粮食等实物,在官吏耍弄的令人发昏的“和买”的货币“魔法妖术”中,只在“过眼”间一“转手”便“空”如水冲。粮食等实物顷刻化为乌有,其劳动价值被贬抑得何等低贱,被践踏得何等残酷!

(四)以钱代税(役)助长了官吏的腐败

苏轼在《和陶拟古九首·之六》曰:“贪人无饥饱”,“本欲竭泽渔”;在《和陶劝农六首·之六》曰:“贪夫污吏,鹰挚狼食。”封建官吏的本质是贪腐,个个见财起心,无官不贪,一有机会就疯狂地榨取民脂民膏,贪得无厌。钱之为物体积小、重量轻,百斤谷物转化为钱,只有几两重,便于携带收藏。他们贪污钱比贪污粮食等实物方便得多,容易得多,隐蔽得多。王安石推进“以钱代税(役)”给各级官吏贪污钱提供了大好机会。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前引的真宗天禧末年到王安石变法后的神宗熙宁元丰年的四十多年间国家赋税(役)总收入大量增加。但其中的农业税(役)却由年入2762万贯降到了2162万贯,年降602万贯[10]。一般来说,封建政府的收入以农业税(役)为主,农业税(役)收入的增长是总税(役)收入增长的基础和主要推动因素。但统计数字无情,王安石变法后,政府的农业税(役)的收入不增反减了。一般来说,强迫农民缴纳的税费只会年年递增,绝对不会减少。那么,政府税费总收入数为何减少了呢?原因无非是下级政府层层截留了、征敛官吏从中贪污了。苏轼以“臣所亲见”的事实铁证了:第一,朝廷将钱财高度集中在国库,绝大部分“不给散”给民众。国库有钱,皇亲国戚们便能肆无忌惮地挥霍。第二,上行下效,地方政府依皇权的葫芦画瓢,你贪得,我也贪得。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描述:“昔者州县”在“给纳之际,十费二三”;而今“则十费五六”。也就是说,朝廷征收的税(役)费大部分即五六成被州县等地方政府截留、耗“费”掉了。第三,敛财“官吏无状(按,行为不良),于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观扑(按,摊钱掷财物),卖酒牌子(按,挂着准许卖酒的牌子而设摊卖酒)……”,花天酒地、灯红酒绿、嫖赌逍遥,腐败越来越严重。

其实,王安石起草新法时就有意给官吏开了贪腐的方便之门。前述“青苗法”、“均输法”中,他特意用了“就便”、“从便”、自“愿”、“假以”等模糊词语。表面看,他用这些模糊词好像是给交税人某些自由,其实大谬不然。他是借模糊词所具有的理解的灵活性而有意给下级执行官预留的灵活空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上”之法律、政策的规定有一点灵活性,“下”之执行官就可大钻空子。宋朝征敛官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从“就便”等模糊词语中寻找各种各样贪腐的空子。朝廷准许“就便”等,他们“就”按自己的方“便”随心所欲地解释和行为,“要钱不要米(实物)”,从而牟获大量货币。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安石)年谱考略(卷八)》对官吏们借推行新法而中饱私囊的情状做了这样的分析和说明:“青苗法行,所谓‘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是也。”[13]在新法的掩护和支持下,“官”吏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豪民”搜刮的民脂民膏转入了自己的私囊,从而沉溺于肉林酒池中醉生梦死。洪迈(公元1123-1202年)《容斋随笔·五笔·贫富习常》称,“少时见前辈一说曰”新法后之事,“富人有子不自乳,而使人弃其子而乳之”,“富人懒行,而使人肩舆”,“天下(此类之)事,习以为常……人不以为异”[14]。

(五)以钱代税(役)加剧了宋朝政权的危机

王安石宣称,他的变法可以“省劳费,去重财,宽农民,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大有为于天下”,大有利于宋王朝政权的巩固。苏轼用实践事实否定了王安石的主观说法,认为他的变法加剧了宋代政权的危机。

1、挑起了朝臣的内斗和分裂

领导集团的团结是巩固其政权的最重要的力量保证。但王安石实行变法后,朝臣大乱。首先,他虽为宰相,但朝中要臣韩琦、唐介等不以为然,态度消极。他在无人支持的情况下,便重用、提拔亲信吕惠卿、张惇、曾布等,从而结为新党。接着,反对的人如苏轼、司马光等愤然挺身而出,针锋相对。王安石两起两落,阻力重重,终归失败。司马光等旧党得势后,尽废新法。两党之内,又生分裂。新党中,曾被高度信任的吕惠卿变为了王安石的仇敌,极尽陷害之能事,给王安石以致命打击。旧党中,分裂出蜀党、洛党、朔党。两党互相倾轧中,有的贤良之士如苏轼请求离朝而外任。朝廷支柱们你死我活地内斗,依靠其支撑的皇权屋顶必定摇摇晃晃。

2、制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货币分配方面的矛盾

皇权是依靠各级地方政府支撑起来的。地方政府之所以鼎力“支撑”,是想从中央政府得到经济利益。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财,很少顾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分财不均,必生矛盾。地方政府不能从中央那里得到足够的钱财,便从上交的钱财中截留;他们又私下“税外加税”,所收悉数进入私囊。如此,截留的和私入的钱财数量惊人。具体事例和数据前文已做详述,可见地方政府与朝廷多么离心离德。

3、激发了农民反抗政府搜刮的斗争

苏轼在《鱼蛮子》曰:“人间行路难,踏地出租税”,“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踏地”,指新法中的方田法。桑弘羊,汉朝重臣,经济改革家。在桑弘羊倡导并主持下,汉朝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使“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苏轼借以对比使“人间行路难”的王安石。农民、渔民被王安石的“变法”“变”得“难”以生存,不敢呼喊(“勿语”),只得“叩头(哭)泣”,心中窝藏着无比的愤怒。愤怒被抑制久了,超越了它的承受力能力,一有机会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民众愤怒积蓄的严重程度,苏轼借用王安石管制民众的严厉措施做了反证。《宋史·兵志(六)》曰:“熙宁初,王安石变募兵而行保甲……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证,又以一人为之副。应主客户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每一大保,夜轮五人儆盗”,“既行之畿甸,遂推之五路,以达于天下”[15]。保甲系统之庞大,覆盖面之广阔,控制措施之严酷,史无前例。阴森恐怖,杀气腾腾。在保甲法视域下,人人都被视为“盗”,人人都被“有干力”的彪形大汉的武装人员日夜“儆”之,被强“力”压“服”之。

苏轼认为,王安石其所以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是民众对其变法反抗强烈的反应,因此揭竿而起的事频频发生。也有史家举例说明了新法对宋政权危害的严重性:“免役法成为勒索人民的工具,有的地方役钱比神宗时增加七十多倍。这就使社会危机更加严重。”[1]。

三、关于苏轼对王安石“以钱代税(役)”“变法”批判的批判

人类的历史是在人类永无停息的矛盾和斗争中推进的。矛盾和斗争的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观点),都会据理力争,最终结果是或胜利,或失败。无数次胜败的拉锯交错、起伏跌宕,刻划出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发展的轨迹。历史事实证明,胜者并不说明其主张是正确的,败者也不一定说明其主张是错误的,甚至不断地重复上演错误的一方血腥地镇压、摧毁正确的一方。货币问题的斗争上也是如此,苏轼反对王安石“以钱代税(役)”是之谓也。

苏轼反对“以钱代税(役)”的本意也许在爱民,希望让老百姓少受点货币剥削之苦。但他站在旧党的立场,用偏见的眼光拼命放大“变法”出现的问题,用势不两立的手段极力扼杀“变法”,产生了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恶果。他良好的主观愿望并没有收到积极的社会效果,甚或相反。

(一)苏轼保护了习惯性的落后现状

如果长期保持一潭死水,潭鱼迟早会窒息而死。如果长期把农民紧紧束缚在“死水”一般窒息的自耕土地上,是无法帮助其摆脱生活困境的。数千年来,农民被拘囿在牢狱式的田园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世代代自食其劳动成果,不到或很少到市场搞商品交换,即使交换,也是以物易物。处于此环境,他们要改善其生活状况是非常困难的。货币流通是社会经济的命脉,也是个人生活的命脉。一般说,只有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了,个人生活水平才能随之提高。苏轼反对“以钱代税(役)”,就是要农民死守“以物易物”的落后现状。客观上,这就是让农民长期窒息在极端贫困病痛的苦坑。

(二)苏轼顽固地阻碍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开了历史的倒车

社会犹如一部巨大的机器。机器要有润滑油的调和才能灵活运转。社会机器要有货币润滑油的润滑才能正常运转。没有货币交换的蛮荒时代,社会停滞,人类愚昧落后,过着与禽兽并居的生活。苏轼反对“以钱代税(役)”,起码在客观上产生了有故意让农民与禽兽混同之嫌。

(三)苏轼扼杀了农民创造自身价值的潜在智能

一般情况下,个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产生价值。价值最本质的含义是值多少金钱。对于广大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来说,身无分文,唯一属于他们所有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肉体。他们唯一能够产生价值的途径就是用其“生命(即肉体)”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统治者不断把各种沉重的赋役强加在他们头上,他们无法摆脱,只能用自己的劳动去顶替。尽管他们极不愿意接受这种“役使你没商量”的方式,但身不由己,不得不去痛苦地承担,或者无可奈何地去出卖劳动力。因为只有走这一条路才有求生的希望。人人都有潜在的求生欲望和能力,这是人求生存的根本。苏轼反对“以钱代税(役)”,就是不准人们发挥自己潜在的劳动能力,使他们有力不能使,无处使,进而迫使他们变成痴痴呆呆的有呼吸有心跳的“木头人”。

王安石以货币改革为重要内容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变法”所体现的社会发展方向和民族、国家强盛的精神以及他在“变法”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创新精神、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意志不因苏轼等旧党人的反对而消失。他的革新形象在历史上是永不磨灭的,够资格称得上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16]。

(编辑:余华;校对:蔡玲)

[1]尚 钺.中国历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225.

[2]张玉书,陈廷敬(编撰).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1311

[3]王安石.王文公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52.50.93.112.

[5]袁愈荌(译诗).诗经全译·大雅·生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416.

[6]柯美成(主编).历代食货志全译·汉书·食货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45.

[7]谭国清(主编).四书五经(二)·礼记[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22.

[8]苏 轼.苏轼文集(全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邓广铭(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五册 封建社会(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2.479.

[10]孫翊刚(等).中国财政史参考资料[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1984.356.

[11]巫宝三(主编).中国经济思想史资料选辑(宋元金部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5.

[12]傅筑夫.中国经济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1980.423-424.

[13]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宋文选(上)·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题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01.

[14]洪 迈.容斋随笔·容斋五笔·贫富习常[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564.

[15]周谷城.中国通史(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5.

[16]列宁.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12卷)·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注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26.

Study on Su Shi's Thought Against on Wang Anshi's Political Reform Replacing Tax and Service with Money

SHEN Duan-min

(SchoolofLiterature,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79)

On the side of Old Group, Su Shi argued that Wang Anshi made society situation worse because he was anxious to accomplish his political reform. Su Shi criticized the reform, especially to the policy of replacing tax and service with money. he pointed that this policy destroyed the order of rural natural economy, brought more poor farmers, caused the crisis of government. The essence of Su Shi's Thought was against currency circulation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ield of tax and service, he insisted on barter exchange form which was actually back to previous period.

Shi Su;Anshi Wang;Old Group;New Group;replacing tax and service with money;financing

10.16546/j.cnki.cn43-1510/f.2015.06.009

2015-08-19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货币思想史”(项目编号:0806049B)

沈端民(1939- ),湖北孝感人,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济-货币问题

F092.2;F129;F811.9

A

2095-1361(2015)06-0064-07

猜你喜欢

变法王安石苏轼
徙木立信
从善如流
Brass tacks on iron: Ferrous metallurgy in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北陂杏花
苏轼“吞并六菜”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基桩检测中的静载试验法与高应变法的应用探讨
苏轼吟诗赴宴
王安石的坏习惯
商鞅变法的是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