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明两年中国钢材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5-03-27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

资源再生 2015年11期
关键词:钢材经济

文 /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 陈克新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重要经济指标比较前期高点已经“腰斩”。受其影响,钢材、矿石等商品需求疲弱,PPI指数持续40多个月下降,结构性通缩局面开始显现。

展望2016年宏观经济及钢材市场走势,总体来看,一些需求负面因素将在上半年集中显现,尤其是美联储加息,将会成为钢材及矿石市场行情的最后一击。但进入下半年后,因为决策层加码稳增长举措,并且前期所出台的宽松政策陆续显效,宏观经济或许利空出尽后触底回升,从而带动价格行情反弹。

一、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下行压力沉重

2015年中国钢材市场压力沉重,其下行态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整体需求疲弱局面未改

2015年中国经济呈现继续回落态势。据统计,前3季度GDP增速低于6.9%,比较前些年14%高点已经“腰斩”,有观点认为实际增速可能更低,这实际上就是“硬着陆”。

与钢材消费密切相关的经济指标中,前3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比较前期高点也是“腰斩”。

尤其是前3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同比名义增长2.6%,增速比1至8月回落 0.9个百分点。目前,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从两年前的20%以上跌至不足3%,为1998年房改以来最低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减速,对于工业生产造成很大拖累。前3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幅已经回落至6.2%,其中9月份增速为5.7%,耗钢较多的机电产品、造船、汽车等增幅也有较多回落。受其影响,2015年中国国内钢材需求(不含出口)疲弱态势未改,同比增速已经萎缩至2%左右。

国内需求中,流通领域需求及库存需求极度萎缩,成为2015年中国钢材需求低迷的重要因素。自2014年以来,一大批钢材贸易商破产倒闭,或者因为效益不好而退出市场;即使一些仍在艰难经营的贸易企业,受到“买涨不买落”市场法则驱使,亦将经营库存压缩至最低水平,有些企业完全零库存经营,这种情况几乎蔓延至所有钢材消耗企业,包括机械设备、造船、汽车和家电产品等企业,这就使得2015年中国钢材实际库存水平(隐性库存加显性库存)继续大幅缩减,估算不到常年水平的三分之一,“挤出量”超过6000万吨,从而加大了国内需求萎缩程度。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2015年10月底,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878万吨,同比下降9.8%。

整体需求结构中,今年前3季度我国出口钢材8311万吨,同比增长27.2%。。预计全年钢材出口量将首次超过1亿吨,加上机电设备等耗钢产品所带动的间接出口,全部钢材出口量折算粗钢将达到2亿吨。钢材出口强劲增长,成为中国钢材需求的一大亮点,也使得2015年中国钢材整体需求同比增幅达到3%以上。

2.生产供应压力依然沉重

虽然2015年中国钢材价格继续跌落,全行业利润大幅下降,有些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企业增产积极性下降;同时环保力度有所增强,对于落后产能释放多少有点抑制,但至今没有出现中国钢铁企业大面积减产局面,反而是“宁愿亏损也不减产”,通过“死扛”保卫和扩大市场份额,因此2015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依然居高不下,由此形成供大于求的沉重压力。

据统计,2015年1~10月份全国钢材产量93430万吨,同比增长1%。虽然同期粗钢产量67510万吨,同比下降2.2%,但与同期钢材产量相差太大,前者超出后者25920万吨,高出幅度38%,尤其是9、10月份钢材产量超过粗钢产量5672万吨,其超出幅度高达42%,这种100斤麦子磨出140斤面粉的数据严重背离了常理。

虽然钢材产量中存在一些重复计算,但从历史数据分析,其差距也不应当如此悬殊,这就使得2015年前10个月全国粗钢产量是否只有67510万吨很值得怀疑。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目前钢材市场资源压力如此沉重,毕竟中国经济仍然中高速增长,毕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在10%以上,毕竟今年钢材出口势头强劲,同比增幅接近25%。

按照今年前10个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预计2015年全国粗钢产量约为81000万吨,比上年下降3%左右;钢材产量112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但如果依据钢材统计产量倒推测算,预计2015年中国粗钢产量在9亿吨左右,高出统计产量将近1亿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2015年中国出口钢材1亿多吨的情况下,国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局面还如此严重。

3.市场价格继续大幅跌落

市场供大于求,以及成本支撑坍塌,致使2015年全国钢材价格继续大幅跌落。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10月底,兰格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9.6%,较年初下降 26.5%;其中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3.0%,较年初下降31.5%;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6.9%,较年初下降22.0%。

需求疲弱,凸显商品供应过剩,致使价格指数不断下滑。据机构预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10月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可能同比回落6%左右,较9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全年降幅超过5%,较上年的扩大3个百分点以上。目前PPI负增长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三年。

二、2016年中国钢材市场或许触底回升

新一年内中国钢材市场走势如何?总体来看,钢材市场一些需求负面因素将在2016年上半年集中显现,尤其是美联储加息,将会成为钢铁产业链行情的重重一击,致使价格继续低迷,出现持续性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但进入下半年后,因为决策层加码稳增长举措,并且前期所出台的宽松政策陆续显效,宏观经济或许利空出尽后触底回升,从而带动钢材需求增加,刺激行情反弹。

1.上半年钢材市场继续低迷

(1) 需求负面因素将集中显现。因为决策层不主张下猛药,刺激力度较弱,已批复投资项目难以迅速、全面开工,所以2016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水平依然不高,预计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有可能逼近6.5%。

宏观经济增速趋向回落致使预上半年钢铁行业继续去库存,流通领域库存和生产企业库存进一步萎缩。而继续去库存和去产能,势必加重失业问题。另一方面,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速下滑,国内一些制造行业和建筑市场低迷,利润大幅下降和亏损增加,也会迫使部分企业减产裁员,因此有观点认为我国将出现第二轮下岗高潮,这将强化居民储蓄倾向,产生居民消费抑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材需求势必受到削弱。

从国际环境来看,中国经济继续减速预期,亦会抑制全球经济复苏,反过来又会加大中国经济压力,由此出现国内外经济的利空循环。不仅如此,美联储今年12月份,或者明年1季度可能加息,货币宽松力度进一步收紧,势必会对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全球经济产生暂时性负面冲击。所以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都纷纷下调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普遍下调了0.2~0.3个百分点。如果2016年全球经济复苏真的不尽人意,那么将主要体现在上半年,并且由于一些国家反倾销加剧,致使同期出口大环境不容乐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钢材出口势头强劲,已经连续3年大幅增长。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差不多就是全球第2钢铁大国日本的生产量,成为整体需求的一大亮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未来中国钢材出口增长空间有限,甚至还有可能回落。这就使得今后出口对于钢材整体需求的贡献率下降。据海关统计,2015年10月全国钢材出口量环比下降20%,可能多少显示了这一迹象。

由此可见,2016年上半年中国钢材需求各种负面因素将集中显现,致使整体需求(含出口)增速将至本世纪以来历史低点,有可能低于3%。

(2)钢铁企业即便增加亏损也不停产。虽然上半年钢材需求疲弱,但出于激烈竞争、挤占市场份额要求,钢铁企业即便亏损增加也不减产,因为谁都企图对方先于自己倒下,以此换取更大市场份额,获取今后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就业压力也将掣肘政府“铁腕环保”力度。由此预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钢材统计产量接近6亿吨,粗钢实际产量不少于4.5亿吨,都不会出现大规模减产。

(3)供大于求压力使得价格行情低迷。在需求负面因素集中显现的同时,钢铁企业尽可能地维持生产规模,即便亏损增加也不轻言减产,更遑论停产暂时退出市场,因此2016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依然较高,资源供应压力继续沉重,供大于求状况不能扭转。受其影响,上半年全国钢材行情整体低迷,难以出现持久性全面较大幅度上涨。

最近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于已经降至47美元/吨,创下四个月以来新低。境外有观点认为今后铁矿石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回落到平均25美元/吨左右的价位,如果上半年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跌落,引发生产成本支撑再次坍塌,全国钢材价格势必出现新一轮下跌落,比如上海期货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有可能击穿1800元/吨关口,钢铁行业利润继续减少,亏损大幅增加。

2.利空出尽后下半年钢材市场有可能回升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的继续回落,开始逼近6.0关口,将会逐步产生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比如企业大面积亏损、财政税收萎缩、实业率上升,贷款还本付息违约,甚至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低于6.0%,那就进入了中低速增长阶段,势必使得中国“十三五”收入翻番目标难以实现。由于现在市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充分释放,甚至还在增加,如果任其中国经济自由落体,未来一、二年内中国经济增速击穿6%重要关口亦非没有可能。所以,依然沉重的经济下行压力,将会促使决策层加码刺激措施。预计这些措施大概有五个方面:

(1)强化旧有增长功能中的投资关键作用。就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而言,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传统增长功能,即投资、出口增长所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另一个是所谓新功能,即改革创新、居民消费所提供的经济增长动力。由于目前新功能、新动力尚在成长初级阶段,一时不能担纲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引擎,而且旧功能中出口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不是都由中国说了算,这就使得中国经济稳增长,暂时还只能更多地借助于旧功能中的投资拉动,即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此发改委不断以大力度批复投资项目,2015年前3季度批复项目投资额达到3.2万亿元。其中9月份以来,发改委就批复了39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6万亿元,今后还会继续批复,并采取措施推动所批项目开工。发改委最近还明确提出,2015年4季度要将投资稳增长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

现在影响投资水平回升的关键问题是缺乏资金,致使已批复的投资项目不能迅速、全面开工,预计新一年内决策层有可能出台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如果中国投资增速能够有较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已经批复投资项目能够迅速、全面开工,中国需求疲弱局面将会有显著改观,全国钢材及铁矿石市场行情也会为之一振。

(2)更多房地产“救市”措施出台。在推动投资增长方面,房地产行业的支柱作用再度被强化。刺激房地产投资将会成为地方政府稳投资、稳增长的主抓重点。最近中央领导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预计很快会有相关配套措施出台:如降低购房首付、满足按揭需求、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和税费、予以购房补贴、政府购房等。当然,上述“救市”措施主要限于住房库存积压较多的三、四线城市。现在松动房地产控制的措施已经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显示效应。主要表现为销售增加,价格趋稳。预计随着更多“救市”措施的出台,尤其是全国商品房去库存的加快,有可能会在2016年下半年迎来房地产开工项目的增加,提升钢材需求。

(3)继续金融机构“双降”。2015年全国外汇占款呈现减少趋势,物价指数中PPI持续40多个月为负,CPI涨幅放缓,结构性通缩局面明显。同时与发达国家接近于零的贷款利率相比,中国现在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在5%左右,实体经济活动承受的利息负担太重。同时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还高达百分之十几,冻结着巨量资金,而已批复投资项目却缺乏资金而不能全面、迅速开工,加大了经济下滑压力。这就使得今后金融机构继续“双降”成为可能,并且降准力度大于降息。金融机构继续“双降”,对于刺激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效应,尤其是对房地产效应显著,这也有利于提振钢材需求。

(4)扩大财政赤字和盘活沉淀资金。随着经济总量规模扩大,中国财政赤字规模也具有提高空间。预计2016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有可能提高至3%。这就使得政府可动用资金增加,借此提高对于国内经济短板领域投资活动的支持。

从财政和货币政策角度来看,2015年下半年都在发力,但投资水平依然回落,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价格走低,投资效益前景不明朗,致使地方政府和其它方面投资意愿不足、资金闲置所致。因此决策层要求盘活存量资金,促进投资建设。

截至2015年8月底,政府已收回中央和地方存量资金109亿元和2966亿元。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5年9月底,国家政府机关团体存款量巨大,超出想象。这些巨量沉淀资金的盘活,进入投资领域,势必促使下半年投资水平回升。

(5)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数额。经全国人大、国务院批准,财政部2015年已经下达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和3.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最近市场传言财政部计划再次增加2015年地方置换债券额度,从3.2万亿元增至3.8万亿元,甚至达到4万亿元,增加幅度最高至25%。预计2016年内还会继续实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而且规模还可能扩大,以覆盖年度到期债务,支持投资活动。

受到上述五个方面加码措施影响,并由于前期出台宽松政策效应显现,将使得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触底回升。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速(统计数据)回升至7.0%,甚至高出7.0%。在其带动之下,下半年中国钢材需求增加,整体钢材市场有所回暖。

在国内加码稳增长措施的同时,由于前期主要国家极度货币宽松的推动,全球制造业,尤其是发达国家制造业显露复苏迹象。据有关资料,全球工厂订单指数(摩根大通和马基特公司联合推出)今年10月份升至7个月来的高点。发达国家中,美国10月新订单量和产出都呈现今年夏天以来的首次提升,PMI指数一直处于50扩张线上方;英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则蹿升至16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达到55.5,亦是目前世界最高值;日本工业生产也处于1年来的最高点。有观点认为日本工业强劲数据,有可能表明东亚摆脱了最糟糕境地。此外,印度、俄罗斯、越南及一些中欧国家也都出现工业增长。全球制造业转向复苏,对于中国出口环境改善具有积极效应,最终也会成为钢材需求福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加息,也就意味着一段时期内“利空出尽”。因为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条件是经济数据转好,比如就业和通胀率等,这就表明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全球经济将迎来稳定复苏的局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如果美联储没有出现大的经济形势误判,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势必支持中国出口需求增加,产生中国钢材市场新动力。

矿产品价格距离触底不远。2015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出现过多次反弹,有时还很强劲,显示正在筑底。随着今后价格的进一步跌落,更多的矿石企业出现亏损而因此退出市场,供求关系将会趋向平衡,从而提供价格触底回升基础。如果今后中国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格跌落至40美元/吨,甚至达到30美元/吨,国内外高成本矿山将会全部退出市场,届时全球铁矿石市场将重归平衡,不仅如此,铁矿石市场还将重回世界矿业巨头的一统天下,从而提供铁矿石全面涨价基础。

房地产投资回升条件正在酝酿。据统计,2015年10月份全国城市超过半数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同比上涨城市也增加到12个。房地产价格的企稳回升,可能预示着今后房地产投资的企稳回升,从而成为整体投资回升的领头羊。

猜你喜欢

钢材经济
2022年11月我国出口钢材559万吨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钢材集中采购管理思考探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中国首次成钢材净出口国
2013年2月全国分省市钢材产量
2012年9月全国钢材分品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