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
2015-03-27王鹭
王鹭
摘 要: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且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不断攀升。从当前的人口结构来看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经济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1-0025-02
引言
根据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和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老人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而张翼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的老年空巢家庭达到31.77%,其中“独居空巢家庭”占16.4%,“夫妻空巢家庭”为15.37%。因为当前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高于城市,城市“有一个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户”为10.86%,城镇是13.28%,而农村则高达18.01%;“有两个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户中,农村依然高于城市和城镇。这意味着在当前发展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还会继续上升。
一、概念的界定及分类
空巢老人这一概念起源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以核心家庭为基础,认为家庭大致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家庭产生阶段、家庭扩展阶段、继续抚育阶段、家庭收缩阶段、空巢阶段、家庭消亡阶段。空巢老人的概念应该是指正在经历空巢阶段和家庭消亡阶段的老人。
一些学者对农村空巢老人作了具体的界定:与子女分居在不同村落的且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李锋清,2009)。这一概念也包括那些没有子女但年龄满65周岁以上的老人。与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概念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农村留守老人”。它是指因子女求学、工作或其他原因外出,导致老年人留守农村。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农村空巢老人这一概念涵盖了留守老人概念。
穆光宗将空巢老人按照家庭类别分成以下几类: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类空巢家庭当前的一种比较普遍形式是空巢老人和自己的孙辈生活在一起。也有根据年龄把空巢老人分为年老空巢家庭和年轻空巢家庭。姚引妹(2006)从老人意愿出发,把农村空巢老人分为被迫型空巢老人、自愿性空巢老人、无奈型空巢老人。需要注意的是被迫型空巢老人是指那些没有子女或有子女但子女不愿与老人住在一起的类型,而无奈型空巢老人则指子女迫于生计外出打工,只能把老人留在家里的情况。在欠发达地区,更多的空巢家庭是属于无奈型的,因为当前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来自于经济上。当然,由于文化观念的变化,自愿型空巢老人这一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二、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
(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原因的探析
农村空巢老人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这和我们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也是息息相关的。聂志平、温忠文(2012)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宏观上主要是社会发展、工业化、现代化等原因;中观层面上涉及相关社区服务及农村养老的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微观上是从空巢老人们自身原因来探析的。陈建兰(2009)则根据苏州农村的实证研究把农村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她认为农村空巢老人的产生是现代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从老人自身角度来看,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可能出于自愿或是被迫选择的结果。其他相关的研究也大致类似,只不过有些研究在这些层面上更加具体化地考虑了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如户籍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和民工潮现象等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在这一系列原因的影响下,农村空巢老人出现并增多,这也足以引起大家的重视。
(二)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方面面临的问题
因为农村空巢老人不像城市空巢老人那样有退休金、养老保险,尤其是在当前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当前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许多研究从探析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入手来发现他们当前在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来说,其子女多是在外地务工,那么他们能否从子女外出务工中有所收益呢?相关研究表明外出务工的子女对父母经济支持有限。一方面其子女外出务工大多从事的是低收入的工作,去除日常生活的开销外,他们没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支援自己的父母。另一方面他们认为父母日常开销比较小且还有劳动能力便不会提供经济上的支援。根据于占杰(2005)的实证研究,只要农村空巢老人还有劳动能力就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子女外出务工时老人还要负责耕种其子女的地,甚至子女的工作、结婚、买房都是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这样反而加重了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
另外,当前许多农村空巢老人还承担着代际抚育的功能,相当多的空巢老人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抚育孙辈。即便是老人自己不愿意抚育孙辈,但最终也只能无奈接受,因为他们依然把养老问题寄托在自己儿女身上。照看孙辈已经不是出于老人的自愿选择,更多的已经是一种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2.生活照料。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健康,农村空巢老人是不需要子女或亲属照料。在这方面,夫妻空巢老人家庭比独居的空巢老人状况好一些,因为可以得到配偶的照顾。于占杰(2005)认为对于患慢性病的老人,只要病情不加重,无论老人还是子女都对此“见怪不怪”。对于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来说,他们缺少基本的日常陪护和生活照料。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子女之间还往往容易滋生矛盾,产生纠纷。从各方面来看,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处于严重缺失状态。
3.精神慰藉。农村空巢老人中普遍存在着孤独寂寞的问题。王致诚(2004)认为当前空巢老人很容易出现“空巢综合症”,即在子女离家之后,空巢老人们无法很快适应,进而出现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的情绪,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农村空巢老人自杀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杜鹏、丁志宏等(2004)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子女外出务工后与空巢老人的联系减少,使得老人的孤独感增强。
三、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建议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我们应对当前农村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小型化、土地保障功能弱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等外生性因素的冲击,中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因此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措施。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例,根据以往的经验,如何长期维持农村空巢老人的参保意愿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传统观念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更在乎眼前的利益。虽然当前中国已经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是由于待遇低等原因,这一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困难重重且实际发挥的效用也不大。因此,在完善这些制度建设的同时更应该破解制度运行中的难题。
其次,农村社区也可在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袁金霞(2009)认为在农村社区中,可以动员邻里之间进行互助养老,实现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社区主要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是养老的重要内容。社区可以组织社会活动以加强空巢老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消除他们的内心的孤独和落寞感。
再次,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向以社会养老的方式转变,但是由于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健全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故家庭养老在中国经济欠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仍将发挥主导作用。而家庭养老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传统孝文化的支撑,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子女的道德素质教育。
最后,一些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出发,认为农村空巢老人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可以通过发展地区经济来缓解这一问题。田恒奇(2011)认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缩小空巢老人与子女的距离。在这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鼓励打工青年回乡创业,一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减少农村空巢了老人的数量。
小结及思考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也洞悉了空巢老人在养老方面问题,作为弱势群体,农村的空巢老人问题已经得到重视,但是在未来的养老保障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府和相关学者也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模式。因为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不能搞一刀切,更应该结合老人自身的意愿和当地的文化、民俗风情来制定和实施合适的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 刘美萍.社区养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模式[J].行政与法,2010,(1).
[2] 聂志平,温忠文.农村空巢老人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 陈建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证研究——以苏州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9,(4).
[4]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5] 秦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0,(10).
[6] 李成福.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看中国养老形式[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1,(7).
[7] 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6).
[8] 田启恒.经济欠发达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意愿与服务体系研究——以重庆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
[9] 于占杰.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保障实现途径研究——以杞县苏木村为例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0] 贺聪志,叶敬忠.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1] 张翼.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居住、将抗与照料安排——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3,(1).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