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庭教育中溺爱现象的分析
2015-03-26史春晓
史春晓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教育、幼儿观都在进步,幼儿是“未来的资源”“有能力的主体”,“21世纪是儿童的世纪”,随之而来的却是幼儿在家长的溺爱中成长。物极必反,对幼儿的溺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幼儿的耐挫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自私等现象如今愈演愈烈。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在被保护的同时也遭受着“摧残”。
一、现状与分析
笔者曾对吴江某所幼儿园的幼儿及其家长进行了有目的的观察,发现存在以下现实问题:
⒈隔代“亲”
案例1:
下午3点3刻的时候,家长们已云集在了学校操场上等待迎接幼儿。4点的放学铃声一响,家长们跑着冲进了教学楼。一位老奶奶的腿脚有些不便,保安在问明老奶奶情况后帮忙将孩子接出来,孩子看到自己的奶奶就哭着说道:“你不是答应第一个来接我的吗?怎么是保安来的?我再也不相信你了。” “是奶奶不好,下次奶奶早点来。”老奶奶忙拿出了切好的苹果和水,孩子很自然地接过来,吃着回家了。
分析:
幼儿园的孩子都需要家长亲自接送,而接送孩子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许多老人将这种爱无限放大成溺爱,导致了很多教育契机的丧失。案例中的幼儿就因为奶奶晚点而责怪奶奶,这说明对幼儿的说理教育如今势在必行,而奶奶只关照孩子吃喝,错失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
2.教育理念扭曲
案例2:
午睡的时间到了,妈妈才带着乐乐走进教室,从乐乐的表情可以看出,乐乐不高兴。我随即向乐乐妈妈打听情况,原来上午妈妈带乐乐经过玩具店的时候,乐乐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变形金刚,而妈妈觉得家中类似的玩具已经很多,不能再买了。就这样,乐乐哭哭啼啼闹了一上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到了中午妈妈妥协后才肯来幼儿园。
分析:
家庭生活富裕了,家长愿意将更多的支出用于孩子的生活、教育,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失去生存能力的幼儿。案例中的乐乐就是典型的被宠溺、娇惯的宝宝,他知道妈妈最终肯定会妥协,所以只管哭闹。妈妈也觉得给孩子买下就少了一件烦心的事,反正花的也是小钱。
二、解决策略
⒈家庭教育,孝字当先
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社会群体,在家庭的呵护下幼儿能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学校对幼儿教育目标的不断调整,家庭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走最利于幼儿发展的路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孩子更需要学会爱自己的长辈。学会了爱的孩子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可取,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具有宽广的心胸去亲近大自然、适应社会、学习知识和本领。长辈要善于发现隔代抚养、包办代替等现象的弊端,消除不利因素,让家庭成为真正的育儿基地。
⒉学会对孩子说“不”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家长可以利用幼儿的好胜心理,尝试着学习外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通过劳动或者其他可行的方式来获得自己想要的钱物,这远远比伸手向家长要来的更有成就感。
除了以上策略,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提供榜样先锋,传递正能量;幼儿园从自身出发,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等。
事实上,家长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经常为孩子出人意料的举动感到惊讶。殊不知,孩子的潜力本来就是无限的。有时候,我们成人的懒惰与无知才是问题最大的根源,这也会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发展。家长要切记:孩子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孩子哭了,要自己擦干眼泪,重新绽放笑容。我们要相信孩子自我健康成长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