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们的质疑喝彩
2015-03-26毛荣富
毛荣富
最近,读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书(作者为美国俄勒冈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巴格托)。这本书在多哈召开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受到好评,被誉为“一本突破性的著作”。
书中整理出学校教育中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几种“必杀器”:
凡事要求有唯一的正确答案、正确路径;
培养学生对权威、尤其是对老师的服从感、恐惧感;
不惜一切地遵循教学计划,只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
打击纠正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天才是罕见的”的观念。
我认为,正是这些沿袭已久的教学习惯,使儿童失去了“意想不到的、新奇的、多样化的思考空间”。
看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国家。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哈的世界教育创新峰会上,有专家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并非高不可攀,因为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实是与生俱来的。但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教学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
心理学家说,一个4岁的孩子每天有100多个问题,小学生的头脑中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这说明创造性与想象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一位小学教师跟我说过一件事:有个女孩,从小就喜欢古诗词,一次她吟诵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她突然觉得诗的第二句后面不应该是句号,因为远在北国的诗人并未亲见红豆的生长情况,读的时候应是疑问、猜测的语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情。这位教师很赞同女孩的看法,说:“是啊,这样才有了一种生动含蓄的情趣,如果是‘红豆树已经萌发了几枝,就没有情味了。”女孩很是高兴。听了这位教师的叙述,我心中忽有一种感动——即使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之下,学生还是敢于质疑,其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从质疑开始,常表现在一些被人忽视的不起眼的小地方,它是随灵感而来的偶然发现,却又是合乎逻辑的缜密之思。后来我自己在作文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件难忘的事。
——那次,我让学生从下面的小诗中提炼观点,写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就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藜《泥土》)
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自视甚高,孤芳自赏,而要甘于平凡,多做奉献。大部分学生都按常规的思路去确立观点,展开议论。可是,有位同学却对这首诗持质疑的态度,写了一首题为“珍珠”的小诗:
我就想成为一颗珍珠,虽遭磨难也不想埋没自我。假如你我都做泥土,没有精彩的世界会令大家更加痛苦。
这首小诗一反原作之意,不仅角度新颖独特,而且表现了今天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风貌。它使我想起,一位美国教师要求学生描绘一场想象中的精彩的足球比赛,有个学生只是写了“老师,很抱歉,由于突然雷雨大作,人们期盼已久的这场比赛只得改期”就交上去,老师却认为他 “敢于求异,思维突破常规”而给了他满分。比起那位美国学生来,我的学生不是写得更具创意和内涵吗?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满分。
这首短诗体现了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我和学生一起对它作了分析:第一,它的立意符合现代意识。想成为珍珠,不仅仅是实现自我价值,还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精彩。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通过自我价值的提升来为社会作贡献,正是现代人的价值取向。第二,合乎逻辑,富有哲理。尤其是其中的“磨难”二字用得好,古有“蚌病成珠”之说,河蚌是历经痛苦才育成珍珠的。没有磨难就没有生命的升华。第三,形式上与原诗恰成对应关系。文题中的珍珠恰为原诗所否定,“埋没自我”又恰是原诗中泥土形象的概括。可以说,这首诗中,有大胆质疑与逻辑思维的结合,又有想象与激情的结合。
质疑需要研究性学习
要证明自己质疑的正确性,就得学习,而这种学习往往带有研究的性质。
中国有句成语“人定胜天”。《词典》里的解释是:人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人们也都是这样理解的。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却把它推翻了。他查阅《辞海》,“定”的第一个条目即“安定;定当;平定。如坐定;商定;心神不定。”可见,人定胜天的“定”,不能按照今天的习惯用法解作“一定”。而后,“胜”固有战胜之义,但还有其他的解释,即承担或承受,如“胜任” “数不胜数”。他在作文中说,明白了古人用这两个字的确切字义,“人定胜天”的完整语义就应当是:人能够定,方能承受天。“人定胜天”是个联合词组,而非主谓词组,面对大自然显示其威力的时候,人自己首先要做到“定”,才能坦然地面对和接受,再想办法去克服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天人合一”。同学们都很佩服他的这一“发现”。其实,有人以前也曾怀疑过对“人定胜天”的通行解释,古人对“天”抱有敬畏之心,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豪言壮语呢?
这件事告诉我们:质疑,需要学习和拥有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中产生了问题,再带着问题去学习,这就是更积极、更有效的学习,带有了研究的性质。
似乎有了连锁反应,读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后,另一位同学又对末尾的句号进行了质疑。他认为用陈述的语气说玉门关外没有春天并不是作者的原意,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如果王之涣是这个意思的话,那么,诗的后两句就成了:戍边的士卒们,你们不要吹奏悲凉的《折杨柳》了,玉门关以外从来就是没有春天的。可其实,他是在宽慰守边的将士:你们不要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调,难道玉门关外就没有春天吗?这一句的末尾应当是问号,它与“天涯何处无芳草”有异曲同工之妙。否则,“何须”二字做何解释?作者并非不承认西部艰苦的自然环境,但他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不幸的是,由于末尾的句号,恰恰使后人产生了误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个同学查阅了不少史书。他告诉我,据记载,自汉代经营西域,许多地方甚至“牛羊遍野,五谷盈库,富庶不输中原”。唐代在广大的西部地区所设的安西四镇,其管辖区域远今至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诗人怎么会认为春风连玉门关也度不过呢?他质疑的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却很有意义。至少改变了我在吟诵“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时,总感觉大西北是不毛之地的主观印象。
生活需要质疑
在解放思想、革故鼎新的今天,质疑是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生活中多有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的东西,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学会质疑。
一次,写“节日”这个话题,不少学生在作文中赞美节日、歌颂节日,有个学生的作文题目却居然是“愿天下没有节日”。他说,印度农村有个“打夫节”,这一天妻子可以打老公出气。如果夫妻之间一直平等相待,此节岂不多余?如果绿荫铺满城乡,要植树节何用?如果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又何必设立教师节?他的观点是:各种节日,尤其是有关权益和倡导性的节日,最好一个也不要,因为它们有着复杂的背景。此文极具新意,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
这篇作文对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了质疑,使大家认识到:需要重新审视的东西俯拾皆是,质疑大有其用武之地。质疑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挑刺儿,是独立思考后的发现,是对固有思维和陈旧结论的突破和颠覆。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应以认同、理解为主,可是,学生的质疑精神,不仅应得到保护,还应加以培养和鼓励。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提出“从来如此,便对吗?”这句话在今天仍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站在今天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过去流行的观点,我们的思想之舟就能驶向广阔的彼岸。有了质疑的意识,我们就能有清醒的头脑、睿智的目光。西方教育家胡佛指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