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7岁张祖诒,写出人性的善

2015-03-26邢心言

环球人物 2015年8期
关键词:蒋经国文学小说

邢心言

人物简介

张祖诒,出生于1918年,江苏省常熟人。上海法学院、国防研究院毕业。1972年5月蒋经国“组阁”,张祖诒奉命撰写《施政方针报告》,至1988年元月蒋经国逝世前一天,蒋的重要谈话与讲稿,均由他执笔,深受蒋的信任。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面前的张祖诒,耳聪目明,讲话铿锵有力,条理分明。他曾是蒋经国倚重的“文胆”。如今97岁高龄仍笔耕不辍,最近发表小说处女作《宝枝》,引起文坛瞩目。

两岸开放探亲后,张祖诒曾多次返乡寻亲,虽然家乡已因时空变迁而感到陌生,但思乡之情还是浓到化不开,心中的童年记忆反而愈来愈清晰,所见所感时时刻刻在心中凝结,孕育出这部被读者誉为“中国版《飘》”的动人小说。

“文胆”者,文笔佳是必要条件,负责草拟撰写各种文告、讲稿、新闻稿,等等,并出谋划策。几十年笔耕生涯,张祖诒写的都是“庙堂文学”,在他自己看来,“都是官样文章,有点枯燥,所以我一直在构思怎么样把我心中的某个角落,像拼图一样拼凑成一部小说。”

《宝枝》描述了出身江苏农家的童养媳刘宝枝,历经抗日、国共内战,从乡下到上海、香港,最终落脚台北,逾半世纪流转的人生风景与爱情际遇。“在我想象中、记忆中,当然有这么一个人,可是情节不一定完全跟她契合,小说是虚构的。就好比曹雪芹写了《红楼梦》,他本人是不是贾宝玉?各种联想都可以,小说就是有这种伸缩性的许可,只要合情合理。”

张祖诒在心中把腹稿打了很多年。第一次写小说,虽然酝酿很久,但真正下笔时,他才发现并不简单。“即使不是真人真事,但时空背景一定要跟历史和社会现象吻合。而且我写的是言情小说,避免不了爱与情,情节设计更要花心思。”

最后两章的结局,张祖诒思考了足足两个月。“这跟写真实的故事不同。真实的故事只是记录,小说的结局则是要让读者看了满意。中国人写小说都喜欢以大圆满收场,皆大欢喜,但是我发现这样的结局太平凡,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死去,倒是感动了很多人。西方的许多长篇小说都很悲情,比如《飘》里斯佳丽与瑞德最后分开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也都死了。所以我想安排的结局是悲中有喜、喜中有悲。”

读过这本小说的人都说,《宝枝》里没有一个坏人。张祖诒如此写,有他自己的用意,“描写反派角色多么可恶、卑劣,激起读者愤慨,并不困难,但我的写作目的是要阐扬人性本善,即使在战乱中,人与人之间仍然可以相互扶持。尤其我写的那个时代,民风淳朴,不只江南,我想全国都一样。当然世界上一定有坏人,但我不愿意花精神去描述坏人,我想这和我的个性有点关系。”陪伴在旁边的张夫人微笑着接话:“他个性很好的。”

个性好表现在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按说,在政坛栖身多年,张祖诒似乎更应该也更擅长写官场小说,但他不愿意。“早年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都写衙门里的官僚文化,像揭弊一样;后来旧弊革除,新的官僚文化又产生了。抗战时期有《厚黑学》,描写人性的丑恶,要‘皮厚心黑’,但我的人生观是常看正面,对反面的东西我不愿意太多着墨。”

张祖诒追随过两位长官:严家淦和蒋经国。严、蒋都曾“组阁拜相”,担任“行政院长”;又都曾先后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而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马英九,还曾是张祖诒的部下。在其他人看来,张祖诒一生大有造化,他自己倒是看得很平淡。

童年时,张祖诒上的是私塾,老师是一位秀才。他从小喜欢舞文弄墨,但不喜欢写诗。父亲为了训练他,专门找一些空着格的诗句,让他嵌字填充,也引不起他的兴趣。北伐革命成功后,张祖诒上了新式小学,之后考上县立中学。

当时的常熟,这所初中就是最高学府。读了两年,闹起了学潮,教员、学生一起罢课,张祖诒的父母怕耽误孩子学习,就把他送到苏州,读东吴大学附中。从那里,他考入上海法学院。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迁到上海租界,生活费用大增,幸好有个教授介绍他去实业部棉业统制委员会实习,每个月有一笔可观的薪水,解决了他的生活费跟学费问题,一直到1939年毕业。

张祖诒的小说处女作《宝枝》。

上海法学院在当时不算什么名校。直到后来到台湾多年,有一个台湾大学很知名的教授还曾对张祖诒说:“你的文章写得真好,可你真的是上海法学院毕业?那样一个大学怎么会有你这样好的学生,写这么好的文章?”张祖诒听了啼笑皆非,只好回答:“一流大学有三流学生,三流大学也有一流学生。”

至于从政,张祖诒说是一种缘分,“特别是跟蒋经国先生的关系,我跟他素无渊源,就因为帮他写了施政方针讲稿,他就将我留下,要我去做秘书室主任。这是他接任‘行政院长’后发布的第一个人事命令,从此我追随他16年。而且他对我非常信任,不久又升我做‘行政院副秘书长’,我还有点惶恐,因为这个职位的职责之一是要负责党政之间的协调联系,而我对派系一无所知,对当时的政治生态也很茫然。起先,我婉谢他的厚爱,但他说:‘我就是要找这样一个人,不管什么派系,你最适合。’所谓的从政经历就是从这里开始,以前我只是摇笔杆,自此跟政治有了接触,但我还是一个幕僚,不是政治人物。后来他又提拔我做‘总统府副秘书长’,临上任前,他对我说了两句话,‘我不仅是工作上需要你,感情上也需要你’,让我感动得即使替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这是我从事公职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在蒋经国身边16年,张祖诒对上层政治有第一手的观察。

在总统府担任副秘书长时,时任蒋经国英文秘书的马英九还是张祖诒的部属。他对马的评语是“零缺点”,“后来当‘部长’‘市长’,这个‘零缺点’都不打折扣,但做了‘总统’以后,高度完全不同,表现当然不尽如人意,这是大家公认,我不好用这个字眼‘可怜’,但很惋惜。”

张祖诒比较蒋经国与马英九,“蒋先生非常有亲和力,只要跟你一握手,好像就有股热流传过来,马先生就缺乏这种魅力。回想2009年金融海啸期间,他提出发消费券政策,每个老百姓可以领到8000元礼券,保证全额提领,不打折扣,老百姓现在却全忘记了,只想着他如何无能。这对他是挺不公道的事。现在台湾的政治没有公道、也没有是非,社会价值观完全改变了。”

张祖诒和同事合影。前排右为张祖诒,后排左为马英九。

蒋经国亲自为张祖诒递茶。

张夫人说张祖诒有着好个性,但依然有读书人的脾气。此话不假。他最钟情的还是写作与读书,“拿起笔来,我不觉得辛苦,还很快乐。清朝大儒袁枚说自己三日不读书,就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颇有同感,好像多日不接触到书本,就觉得很空虚,所以现在一把年纪也舍不得放下笔和书本。”

写了一辈子字,张祖诒对文学有着独特的理解。“它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生活发展的描述,是由知识分子用当代大众熟悉的语言,透过灵敏的笔触,以散文、小说、戏剧、诗歌的体裁所写出来的文艺创作。而现在文学的范围扩大,可以包含新闻报导、传记文学、书函信札等各种各样的作品,但里面同样都要有思想、有感情、有爱心,还要有写作的艺术,使文学成为一种艺术品。所以我认为文学对社会是一个营养剂,可以培育和滋润人文历史的素质和品位。”

在张祖诒看来,对社会是否有用,是评价文学的标准。他欣赏胡适。“100年前,他写了《文学改良刍议》,大力提倡白话文,希望人人能够写,人人能够读。他对文学提出8个条件,主张文学除了思想感情之外,还必须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不要钻牛角尖、不滥用典故等。这些主张,到今天还适用。”张祖诒非常反感那些措词很随意的文章,觉得“不入流”。但现在媒体上常有这种内容,老人看得直摇头。“最近看报纸上说国民党败选是输在‘婉君’,我说‘婉君’不是小说里的女孩子吗?怎么对国民党影响这么大?后来才晓得‘婉君’是‘网军’的谐音。”

台湾当代作家里,张祖诒喜欢彭歌(代表作《象牙球》)。“我常看他的文章,很有正义感,爱国情操更不用讲。例如他过去写过的‘不谈人性,何有文学’,充分表达了他的正气,让人感动。”虽然总说自己和文艺界人士接触得不多,但说到一些优秀的作品,老人都能一一道来:“有很多本土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很感人。我觉得我的回忆跟一位作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就是齐邦媛。她写的《巨流河》,我非常欣赏,因为有同一时代的际遇。她的文章像是自传,写得有感情,很细腻,把国仇家恨写得非常深入。”

《宝枝》写完之后,张祖诒还想尝试创作散文。他的生活很随心,早上8点半,用完早餐,就埋头写作。写到中午12点,有应酬就去外面,没有应酬就在家吃午餐,休息到下午3点,之后起来运动一下。家人对他的写作很支持,“他们只要看我在写,就很高兴,而且还要我再写点其它的,所以我敢于再做第二次大胆尝试。”他说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会在百岁出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蒋经国文学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倾斜(小说)
蒋经国是被民进党气死的吗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蒋经国亲民:工地吃盒饭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