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总理谈起“全民阅读”

2015-03-26李洪兴

环球人物 2015年8期
关键词:招待会全民阅读全民

李洪兴

备受关注的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关于读书的话题两度被提及。先是总理主动披露“我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后有记者追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全民阅读”四个字。

在总理记者招待会这种场合,相比经济、金融、外交等问题,读书确实算个“软话题”。然而,在总理眼中,“软话题”包含着“硬道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还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几个字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

由此可见,不管是作用于物质世界,还是作用于精神世界,阅读对于当代中国,都将持续释放出一种沉潜的力量。

就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总理强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中国经济新引擎的意义。那些让总理感慨“破茧就可以出蚕”的创新——年轻人的咖啡屋、各式各样的众创空间、奇思妙想的研发产品,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知识的累积孕育出的灵感。阅读正是养分丰富的“茧房”,为创新准备了原动力,让创业能破茧而出。这正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阅读对于物质世界的作用。

有了物质世界的繁荣才有社会主义,但若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腹有诗书气自华”,多一些书卷中的含英咀华,不仅可以涵养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涵养一个社会的气质。读文学,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读哲学,可以改进思維、把握规律;读历史,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阅读作为一种“存在方式”,散发着知识魅力、学养魅力甚至品格魅力。

正因此,我们看到,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爱书荐书,习近平亲自向省部级干部荐书,王岐山领衔的中纪委更列出了长长的推荐书单。虽忙而不废书养,领导人的榜样力量值得深思而后学。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读书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言,“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网上曾流传据说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写的《不阅读的中国人》,直言中国人缺少通过阅读“与自己灵魂对话的空间”。文章或为伪托,但其痛陈的“阅读危机”却是实情。放眼身边,不是读书量减少、读书率下降,就是浅阅读、快阅读取代了深阅读、慢阅读;一面是出版物数量剧增但质量良莠不齐,一面是“读书人都不读书了”。在消费主义的冲刷下,读书的贫乏不免让人忧心忡忡地想起俄裔美籍作家布罗茨基的名言:“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然而,“书香社会”不是指令性的空气清新剂,一喷就灵;“全民阅读”也不是计划性的增长曲线图,说说就行。当读书活动在多地开花时,如何让高阅读率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一抹亮色?当公益力量开始助推图书流动时,文化部门怎样拆除图书馆与市民之间的墙?当线上掌上的一键阅读普及时,如何保证阅读的深度与厚度?凡此种种,都是“全民阅读”的大课题。

一个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全民阅读”硬软件基础,这离不开人、财、物的投入,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美国有《卓越阅读法》,韩国有《读书振兴法》,俄罗斯有《民族阅读大纲》,阅读本就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重要内容。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只是起点,为“全民阅读”立法无疑是未来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书香燎原,只需点点星火。“减免书籍征税,让书价降下来” “调整30多年前制定的稿酬800元就纳税的规定,让写书人更体面” “重视年轻人阅读习惯的培养”“把书报亭、图书馆写入城市规划”……公众的呼声,是“全民阅读”落地的催化剂。于点点滴滴处,为个人的“阅读生活”打造平台,才能实现总理所说的“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到那时,书香将是推动社会进步无形而强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招待会全民阅读全民
3月历史大事记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蛇开记者招待会啦!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