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技能为本
2015-03-26张红延李亚婷
张红延 李亚婷
走进河南省商务学校,校园整洁美丽,学生彬彬有礼,所到之处,无不被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所感染。记者来访之时,恰逢合作企业来校招聘,企业招聘人员对商务学校的学生赞不绝口,他们说:“商务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踏实、勤奋、有礼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得来,但教养和素质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这一点商务学校做得很好!”
商务学校的毕业生之所以如此抢手,来自于学校坚持“成人”与“成才”两手抓的育人之道。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中职生特点,倡导“学会做事,先学会做人”的育人理念,并提出“三个加强”的育人目标,即“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守法公民;加强礼仪教育,培养文明之士;加强技能教育,培养有用之才”。教育学生以德为先学会做人,以能为本成为有用之才。
一、实施五项工程,让学生“成人”
提到立德树人,河南省商务学校校长张士平将具体措施总结为“一二三四五”工程。即“上好军训第一课,搞好两项活动,建设三支队伍,弘扬四种精神,加强五项教育”。
如何让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综合素质?张士平认为“没有比军训更有效的措施”。商务学校的军训独具特色,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入学时四十天的全封闭军训,主要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体能训练、入学教育、专业启蒙、内务教育、国防教育、文明礼貌教育;二是每学期开学时为期一周的常规军训,主要是巩固军事动作和良好行为习惯。张士平说道:“军训中通过队列训练,提高学生的纪律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内务整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理念;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意识;通过管理制度学习,让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军训制度在河南省商务学校实施十多年来,效果非常明显。学生吃苦一时,稳定三年,受益终生;学校管理的难度大大降低,校园的文明和谐程度大大提高。
学校每年组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能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社会、探索人生、展示才华、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如以弘扬爱国精神、展示青春风采为主题的“一二·九”运动演讲比赛、“五四”歌咏比赛;以培养公民精神、环保意识为主题的环保手工制作比赛等。为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精神,学校经常开展为灾区捐款、为社区贫困家庭捐款、为儿童福利院捐书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又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在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想要提升学生素质,需要建好三支队伍,即班主任队伍、学生教官队伍、学生干部队伍。班主任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是良好班风学风的塑造者,是学生成长道路的指引者。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首先有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学校通过严格选聘、定期培训、末位淘汰,打造出了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军训学生教官队伍是商务学校管理的一大特色。记者了解到,2010年,由于教官缺乏,校长提出从二年级学生中选拔表现优秀的军训标兵,通过集中强化训练,让他们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建议一经提出便受到了不少质疑,由于学生年纪小,没有受过专业训练,许多教师对于他们能否承担这样的重任表示怀疑和担忧。然而军训结束后,成果令人欣慰。由于年龄接近,学生教官对新生心理状况非常了解,加上自己之前接受过军训,知道该怎样把握训练强度和方法,很快赢得了新生的信任和好感,军训最终获得圆满成功。几年来,这些学生教官迅速成长为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为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学校还着力建设了学生会、团委会、班委会,形成了立体的管理模式。
弘扬四种精神是商务学校“树人”教育体系的关键。第一,班主任队伍的“爱、先、严”精神。爱,即爱学生,视学生为子女,为兄弟姐妹;先,即身先士卒,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先做到;严,即严以律己,严格管理。张士平说:“商务学校从来不强迫学生去做,而是通过老师言传身教和示范去带动学生。2004年开始,学校要求全校45岁以下教师全部跟学生一起进行军训,和学生一起吃住。每天早上跑3000米,头顶烈日站军姿,从校长到老师一个都不能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严格管理、言传身教,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最重要保障。第二,军训学生教官队伍勇挑重担、奋勇拼搏的精神。一所学校的良好风尚来自于传承,商务学校训练的学生教官,为新生做出了表率。他们勇挑重担,严于律己,认真训练,大胆管理,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让新生看到了学校生活给学生们带来的变化和成长。第三,学生干部队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这些学生干部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刻苦学习,争当表率,为全体学生树立了榜样,为严格的学生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第四,技能竞赛参赛学生队伍勇争第一、刻苦努力的精神。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参加全国或全省的技能竞赛,他们在艰苦枯燥的训练中执着追求,不言放弃,在紧张激烈的大赛中不畏强手,沉着应战,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校通过树立这些典型,形成了练技能、比技能、精技能的良好风气。
理想道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河南省商务学校“树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除教学大纲规定的五门德育课程之外,商务学校把每周二下午定为学生政治学习时间,开展“我的中国梦”“传统美德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经常邀请有关部门来校举行法制报告,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尤其是请少年犯来校现身说法,对学生心灵触动很深。学校每周都开展“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竞赛,引导他们建立规矩意识、保持卫生习惯,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自觉规范行为。学校在全省中专学校中首倡诚信教育,学生与学校签订诚信承诺书,学校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以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学生塑造诚信品质。针对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阳光健康成长。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成才”
学校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出特色”的总体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实现三个结合,“教学做评”结合、“双证书”结合、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结合,做到了知识、技能、素质的有效融合。
不断完善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与职业能力标准相衔接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商务学校独特的“4621”课程体系模式。“4”指四个体系:职业素质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专业拓展课程体系;“6”分别指四个体系包含的六个模块,即德育课程模块、基础知识与能力模块、体质模块、专业骨干课程模块、岗位定向项目课程模块、校本项目课程模块;“2”指对学生进行两年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1”指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
河南省商务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公共基础课以“学会、够用”为目的,专业技能课以“规范、熟练”为目的,通过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现场实操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实现了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做到了“课堂进车间,老师即师傅,做中学,做中教”。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技能是职业学校学生的成才之本。为锻炼学生过硬技能,学校投入巨资为各专业建设了条件一流的实训场所,配备了优秀的实训指导教师。从2011年到2014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7名学生分获服装表演、实用英语二等奖,会计技能、电子商务三等奖;在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有81名学生获个人一等奖,31名学生获个人二等奖;在全省中职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有8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48名学生获得二等奖;在河南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有2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59名学生获得二等奖……丰硕的成果印证了商务学校的技能培养策略的成功。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破解发展瓶颈,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商务学校与各企业的合作,采取了五种合作模式,即专业共建模式、订单培养模式、校外实训基地模式、校企一体模式、职教集团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共建实训基地,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实现了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学校从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企业从合作中得到了素质高、适应企业岗位需要、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真正做到了互利双赢。
三、打造精品师资队伍,为学生成功保驾护航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多年来,商务学校以 “一个宗旨、四项责任、六大工程”为纲领建设教师队伍,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个宗旨:以德为先,以能为本。四项责任:把事业当生命,把学校当家庭,把学生当子女,把同事当亲人。六大工程:“师德工程”旨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使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青蓝工程”旨在促进青年教师职业成长,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有经验的高级讲师作为导师,以老带新,让青年教师做到半年适应、一年熟练、三年成骨干。“龙头工程”旨在打造领军人物,以学术技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为龙头,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研究,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双师工程”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建设一支既有深厚理论素养,熟练专业技能,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培优工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骨干教师省级、国家级培训和到企业实践,优化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引凤工程”是聘请企业一线熟练技师和经营管理人才到校任教,旨在丰富教师队伍构成,将企业最先进、最实用的技术带进校园,缩短学生从校园到岗位的距离。
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更应是“终身教育”,张士平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真正地实现职业化,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应该更多地讲专业、讲职业,而不是讲级别。职业就是工作分类,人与人之间以职业分工来体现差别,而不是以级别高低来体现贵贱,大学毕业是人才,职业学校毕业的工人农民也是人才。”
(责编 李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