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食剂NUTRI—TRACK对鲫鱼的诱食效果
2015-03-26徐建志史艳红
徐建志 史艳红
摘要: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诱食剂NUTRI-TRACK对鲫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后能显著提高鲫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显著提高饵料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观察统计实验鱼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中的次数,证实NUTRI-TRACK对鲫鱼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关键词:NUTRI-TRACK诱食剂;鲫鱼;诱食效果
诱食剂是具有使鱼、虾类趋向饵料周围的化学物质。在水产饵料中添加适量的诱食剂可以改善饵料的适口性,增加水产养殖动物的食欲、提高饵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减轻对水质的污染。诱食剂是目前水产饵料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对鱼类有诱食作用的物质大多为氨基酸、核酸类、甜菜碱及其它物质[1]。不同的水产动物不仅口味喜好相差甚远,同时感官的灵敏度对某味道的感觉也相差很大,因此在制作诱食剂时应遵循以下标准:①有效性标准;②物理化学性稳定标准;③安全标准。天然产物对鱼类无明显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其对水产动物诱食效果的评价一直是国内外水产饵料研发领域的热点[1-5]。迄今为止,涉及的天然植物产物包括豆类、甘蓝、洋葱[4]、大蒜[6]、陈皮[7-8]、丁香[6,8-9]、肉桂、白芷、大茴、栀子、山奈、阿魏[8]、柑桔、甜橙[10]等。
NUTRI-TRACK是用各种诱食剂与风味增强剂专门配制的一种浓缩混合物,有助于动物迅速确定饵料的方位,并刺激动物的快速摄食反应,使动物能够最大限度地进食;完全符合以上诱食剂应遵循的标准,物理化学性质稳定、配伍性合理、用后无残留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与健康。本实验以鲫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NUTRI-TRACK对鲫鱼促摄食作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实验鱼鲫鱼购自天津水产养殖公司,为当年同批鱼种。健康活泼,体重15.2~20.86 g。
1.1.2诱食剂NUTRI-TRACK来自英伟-纽埃特公司,为一种诱食剂,是用各种诱食剂与风味增强剂专门配制的一种浓缩混合物,目的是增加饵料对幼虾、成虾和鱼的吸引力。
1.1.3实验用水族箱有两种形式。用作生长性能实验的水族箱规格:120 cm×60 cm×40 cm,共计15个;用作促摄食作用的水族箱为迷宫式水族箱,见图1,内有5个区域区:A区,B区、B′区和C区、C′区。B′区和C区为实验区和对照区,且两区不直接相通,放入A区的鱼可经由两侧的入口通过B区或Cˊ区而到达Bˊ区或C区。
1.2实验方法
1.2.1实验时间和地点生长性能测试的实验时间:2008年03月23日-2008年05月30日,适应期7 d,实验期60 d。用作促摄食作用的实验时间:2008年05月15日-2008年5月30日。
实验地点:天津科技大学应用海洋生物实验室。
1.2.2实验设计本实验共设置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最佳诱食剂浓度的筛选,另一部分是诱食强度实验。对于前一部分内容,设置5个梯度,诱食剂浓度分别为0,0.05%,0.1%,0.15%,02%。每个梯度均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中随机放入鲫鱼36尾,总计540尾。对于后一部分实验,在1个自制迷宫式水族箱中进行。
1.2.3实验步骤
1.2.3.1饲喂实验自制基础饵料,配方见表1,然后添加不同浓度的诱食剂制作实验饵料。鲫鱼进入水族箱开始7 d,投喂基础饵料,待鲫鱼适应环境后才开始正式实验。每种饵料再添加005%三氧化二铬(Cr2O3)混合均匀后,用小型手摇绞肉机制成直径为2.5 mm的颗粒饵料,放入烘箱于65 ℃下烘干,自然冷却后,密封保存备用。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每天定时投喂2次(早上7:00、下午17:30)。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每次投食后,观察摄食情况,1 h后用小网捞出残饵,晾干称重。养殖期间水温为(23±1) ℃,24 h增氧。
投喂实验饵料10 d后,开始每天在投饵后3 h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收集好的粪便放置于恒温干燥箱中烘干(80 ℃),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1.2.3.2诱食作用实验用不同浓度诱食剂配制饵料,用来诱使鲫鱼摄食,并与对照饵料作比较,实验开始,随机捞取养在其他水族箱中的实验鱼30尾放入水箱区中,并投入日常用料,让实验鱼适应实验环境,减少应激反应带来的误差。在鱼开始采食后,将配置好的不同诱食剂浓度的饵料一次放入实验B区,B′区放入对照组饵料,撤掉中间挡板,以5 min为时间单位,以被试鱼进入实验区和对照区的次数为观察值,做好记录。诱食剂每种浓度进行3次测定。每组实验鱼每天只能进行1次实验。实验期间水温控制在(23±1) ℃,实验环境要求相对安静。每次实验结束后实验鱼和水族箱都要用水冲洗干净,水族箱的水也要进行更换。两次相邻实验要互换实验区和对照区。尽量减少实验误差,以保持每次实验条件的相对一致性。
1.2.4指标测定
1.2.4.1生长指标实验开始及结束后,测定鱼体的体长和体重,统计死亡率,计算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
相对增重率(%)=[(实验末鱼体重-实验初鱼体重)/实验初鱼体重]×100%
饵料系数=(投饵量-残饵量)/(实验末鱼体重+实验中死亡鱼体重-实验初鱼体重)
成活率(%)=(实验后鱼尾数/实验前鱼尾数)×100%
1.2.4.2消化率饵料和粪便中的粗蛋白用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脂肪用索氏提取器测定,粗纤维用简易型杯式纤维测定仪测定,Cr2O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实验饵料中干物质、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采用间接法测定,计算公式如下:
干物质表观消化率(%)=[1-(饵料中Cr2O3%/粪便中的Cr2O3%)]×100%;
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1-[(饵料中Cr2O3%/粪便中的Cr2O3%)×(粪便中的养分%/饵料中的养分%)]×100%。
1.3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统计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诱食剂对鲫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进行鱼类体长和体重测定,计算各实验组鲫鱼的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结果见表2。各组鱼成活率为100%。从表2可以看出,添加0.1%,0.15%,0.2%诱食剂的饵料饲喂的鲫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诱食剂添加组,饵料系数以0.1%添加组为最低,其次是02%添加组,0.15%添加组。可见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后提高了饵料利用率,降低了饵料系数,促进了鱼体生长。
2.2诱食剂对鲫鱼饵料中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在饲养鲫鱼过程中,测定了饵料干物质消化率、饵料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添加0.1%,0.15%,0.2%诱食剂的饵料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005%添加组相比干物质消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但是对照组和实验组饵料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和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彼此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是添加诱食剂的饵料脂肪和纤维表观消化率略有升高。
2.3不同饵料诱食作用的比较
以被测试鱼进入实验区的次数作为观察值,计算各重复观察值的平均数,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大小来判定该物质对实验鱼的诱食效果,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5个实验组中,观察值以第五组最大,四组、三组次之,对照组最小,且添加诱食剂浓度为0.1%、0.15%、0.2%的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诱食剂添加组,说明使用的诱食剂具有较强的诱食作用。
3讨论
诱食剂在饵料上的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所选水产养殖动物对诱食剂的气味、味道的嗜好。另一方面对所选品种的水产动物所使用的诱食剂取决于该诱食剂组成的活性成分。本实验主要是针对诱食剂浓度对鲫鱼采食性效果的研究,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诱食剂的浓度在0.1%~0.2%之间时对鲫鱼的诱食效果最好;诱食剂浓度过低,水产动物对诱食剂不敏感,浓度过高,诱食剂对水产动物的采食起到抑制作用。
所以在选取所养殖水产动物的诱食剂时,一定要通过诱食剂实验找到适合养殖品种的诱食剂浓度。此外,养殖水温对诱食剂的效果也有影响,随着水温的增高诱食剂浓度应相应加大。在水温一定的条件下,水质的硬度越高诱食剂也要增加。所以在自然条件下视具体情况所用诱食剂的浓度应该比实验时使用的浓度略高。
水族箱迷宫法是常用的用来研究饵料诱食效果的方法,通过观察统计实验鱼趋向饵料的次数,借此判断饵料的诱食强度,本研究将不同浓度的诱食剂添加到饵料中,发现鲫鱼对添加诱食剂的饵料趋向性较强,说明该诱食剂的确具有较好的诱食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林,周永奎,胡成武,等.诱食剂在水产饵料中的应用[J].淡水渔业,2006,36(4):62-63
[2] CarrW E S,Chaney T B.Chemical stimulation of feeding behavior in the pinfish,Lagodon rhomboids: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stimulatory substances extracted from shrimp[J].Comp Biochem Physiol,1976(56A):437-441
[3] Fuke S,Konosu S,Ina K.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s for red sea bream in the extract of marine worm Perinereis brevicirrus[J].Bull Japan Soc Sci Fish,1981,47(12):1631-1635
[4]Harada K,Miyasaki T,Karimata A.Attraction activities of terrestrial vegetable extracts for aquatic animals[J].Fisheries Science,1996,62(5):675-682
[5] Hosokawa H,Takii K,Shimeno S,et al.Identification of feeding stimulants for yellowtail in muscle extract of jackmackerel[J].Suisanzoshoku,2001,49(2): 225-229
[6] 廖昌容,朱旺明.几种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对鲤、鲫鱼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1998,12(1):31-35
[7] 陈振昆,丁光.陈皮对草鱼诱食作用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1(1):35-37
[8] 郭永军,刑克智,陈成勋,等.几种中草药对鲤鱼诱食效果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5,12(3):125
[9] 伍一军.几种氨基酸和动植物粗提物对鱼类诱食活性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1996,20(1): 58-60
[10] 丁光,陈振昆,徐宝明.在饵料中添加柑橘或甜橙外果皮对鲤鱼诱食作用的比较研究[J].水产科学,1998,17(1):16-18
(收稿日期: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