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泥鳅苗种稻田无公害放养技术

2015-03-26

农家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土质苗种泥鳅

稻田养鳅是一种无公害生态养殖方式,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高,是较稻田养鱼更有前途的养殖模式。稻田养鳅还具有保肥、增肥、提高肥效、除虫等作用,对促进水稻优质高产有较大作用,因而很适合推广。

1.稻田选择。选择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温暖通风和交通方便的稻田进行养鳅最为适宜。土质要求微酸性、黏土、腐殖质丰富为好。在黏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道鲜。相反,在沙质土水体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因此,养鳅稻田的土质以黏质土为佳。若在土质中混加腐殖土,则更有利于泥鳅的天然饵料繁殖,促进泥鳅生长。田块不宜过大,一般1~3亩即可。

2.稻田改造。放养前,要加高、加固田埂。田埂的高度和宽度应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埂高50厘米,宽30厘米。田埂至少要高出水面30厘米,且斜面要陡,堤埂要夯实,以防裂缝渗水倒塌。堤埂内侧最好用木板或水泥板挡住,木板或水泥板要埋入地下20~30厘米。进、出水口也要用聚乙烯网片拦好,高出埂面20~30厘米,起防逃作用。

稻田要开挖围沟和田间沟。围沟一般宽2~3米,深50厘米,田间沟宽1~1.5米,深30厘米,沟的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0%左右。另外,田角留出2米以上的机耕道,便于拖拉机进田耕耘。田埂内壁衬一层聚乙烯网片或尼龙薄膜,底部埋入土中20~30厘米,上端可覆盖在埂面上。田埂要求整齐平直、坚实,高出埂面50~60厘米。

开挖鱼沟、鱼窝是稻田养鱼的一项重要措施,鱼沟与鱼窝相连,可开挖成“十”字沟、“田”字沟等。当水稻浅灌、追肥、治虫时,泥鳅有栖息场所。盛夏时,泥鳅可入沟窝避暑;秋冬季,便于捕鱼操作。一般鱼沟宽30~50厘米、深30~50厘米。每个鱼窝4~6平方米,深30~50厘米。形状为方形、圆形、长方形。鱼窝最好选择在便于投喂管理的位置,如田块的横埂边或进出水口处。鱼沟和鱼窝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7%。

3.苗种放养。①放养前的准备。放养前2~3周,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消毒,1周后,注入30~40厘米新水。同时,每亩施入经腐熟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千克,并在肥料上覆盖少量稻草和泥土,培养水质,为泥鳅种下塘后提供丰富的饵料生物。

②放养规格。要求体长在3厘米以上,最好是5厘米以上,这样可当年养成商品鳅。

③放养时间。可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放养为宜,此时水温已达到20℃以上,泥鳅放养后可正常摄食。

④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稻田条件及苗种规格确定。一般体长3~5厘米的鳅种,每亩放养3~5万尾。鳅种放养前,要用3%~4%食盐水或20~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泡10~15分钟。

张雷

猜你喜欢

土质苗种泥鳅
泥鳅笼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捉泥鳅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会叫的泥鳅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