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5-03-26王宣人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王宣人

摘 要:《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文介绍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任务、改革思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具体包括:分析工作岗位,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实施教学改革后,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了社会需要。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a)-0130-02

《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若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将会忽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严重偏离了公共事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实践。《公共事業管理》应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1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修完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内容和主体;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对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含义、特征、内容、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和发展趋势,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能较好且较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改革思路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从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学生在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地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益。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前,《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识记方面的考核为主,很少涉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创造性受到制约,也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3.1 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首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工作这一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该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岗位工作能力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材。针对我校该专业的特点,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始终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选取了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3.2 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在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读、分析、判断和研究,阐明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从而使学生了解、熟悉、理解、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1-2]。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讨论和知识的灵活运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3]。但在案例教学中常遇到的难题是究竟如何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及怎样进行教学总结[4]。若在案例教学中上述问题处理不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下降,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此,要使案例教学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势必会增加了教师备课难度。根据《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选用如下几个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时代性案例:探讨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探讨“大学生就业难”,探讨怎么看房价高,探讨“看病难看病贵”,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探讨“发展不平衡”现象,探讨腐败问题等。每个案例的设计采取如下步骤:1)对教师而言:课前收集案例,布置案例让学生准备;课堂中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老师点评、小结等;课后教师对课堂效果进行总结。2)对学生而言:课前接受案例,阅读并做准备;课堂中就布置的案例提问,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讨论;课后学生整理笔记,写好心得体会。以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为例来说明我们是如何组织案例教学的:教师课前调查和收集案例,布置探讨怎么看分配不公案例,案例分析之一:收入差距的新视角;案例分析之二:中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案例分析之三:缩小收入差距在于劳动力流动;案例分析之四:收入差距不是问题,贫困才是问题。让学生课前阅读案例,并思考以下问题:我国的收入差距是如何拉大的?分配不公“不公”在哪里?如何缩小其差距?课堂中教师要学生单独或全体回家布置的思考题,教师倾听或评价案例分析,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最后点评并进行总结;课后学生需要整理有关分配不公的笔记,教师自己思考原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评价并更新案例。总之,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较好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除采用案例教学法之外,我们还采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3.3 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不仅要讲授中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事业管理、科技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文化事业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住房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环境管理等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运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因此,實践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首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中的比例,这既体现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性特征,还要有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5];其次,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准备,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内实践为案例教学,包括探讨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探讨“大学生就业难”等案例教学实践内容,在改革教学方法中对案例教学有详细的论述。《公共事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校外实践为社会实践,项目名称为公共事业改革与发展专题调研实践,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总之,在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摒弃了改革前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过多,实践课时比例偏少的弊病。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具有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在实施教学改革时,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然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后,达到了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了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 杨峰,王艳花,员晓哲.对目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 (7):81-82.

[2] 包红梅.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0,8(2):63-65.

[3] 高建华,磨玉峰.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26(4):329-331.

[4] 曾晖,周慧.一分为三”与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的案例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5):152-154.

[5] 倪承海.公共事业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9):63-65.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三环渗透三段交互三实体验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技校企业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