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归教材的任务型复习课教学模式探索
2015-03-26岳晓莉
岳晓莉
进入高三,如何进行有效的一轮复习,如何调动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热情,真正达到从另一个高度“深入理解并拓展教材,知能更上新台阶”是每一位老师都要思考研究和探索实践的主题。面对高三一轮复习,任务重、内容杂,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有条不紊地把学生的原有基础、内容的安排与高效的复习课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备考能力,是每一个高三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复习巩固、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知识积累、查漏补缺、加深理解和记忆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旧知再现的时候,我关注的重点之一还是如何通过任务型课堂复习模式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只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达到避免遗忘旧知、模糊不清、存在盲区的情况出现,扎实掌握课本的基本词汇和基础语言点,从而实现从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
关于回归课本进行復习的课型,通过新一轮教学实践,我发现对于一些重点课文的复习,借助任务型课堂教学思路,让学生每节课都在任务的驱动下,遵循动脑、动手、回顾、记忆、反馈与提高的原则,每课都可以做到授新、适量、高效。经过本人的教学实践,学生课堂反应、月考、周考几次结果的对比等,证明这样的教学环节可以督促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进入实践状态,进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的目的。尤其是通过背诵、听写、回顾旧知和拓展新知,在某种程度上也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并通过补充、拓展加深和联系考题,再塑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这种狠抓基础、扎实突破语言应用能力的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复习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目的。下面是该课型的周课时安排。
【第一节任务】回归课本,理解性填词、重点单词、短语理解性背诵、听写或默写,夯实记忆关,理清课本重点知识脉络,如,复习friendship时,如果只让学生读课文,他们只会泛而无心地读,既没有从整体把握,也挖不出重要知识点,所以,我把与课文内容知识相关的语言点结合起来的短文填词作为前奏,先读空题,再读课文,最后根据记忆内容理解填词,随即合书听写刚才提示的语言点和重要短语,并对错的加以纠正和强调。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把需要回顾和总结的重要知识点作为课堂任务,让学生当堂完成语言点的输入和输出。
【第二节任务】听写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词语,先引导学生自己搜索大脑语言储存库中对该词语用法的记忆,回顾旧知,然后适当提示,引出新的用法与拓展,进行语言运用和巩固练习。如,读完一篇课文,我随即给学生出示一个句子“Its no pleasure to play basketball in rainy days.”让学生进行单句改错。再如,读完“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文,要求学生进行填词练习:“It was based more on German than the English(speak)today。”让学生把所学、所读和考题联系起来,学生就知道自己的语言输入到底以什么形式输出。
【第三节任务】复习练写重点句型、找重要语言点、分析句子结构和连接词的功能、展示考点、仿造句子、练习相关题型,着重联系高考中的填词与改错,以假设发启学生的反向思维,加深对语言运用的理解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与学习。如,读到好的短语或句子,我会引导学生去想:“如果你是出题老师,你会把哪个部分挖空了让学生填?”或者“你会故意把哪个词写错或者换成别的词让学生进行短文改错?”每次看题时,要善于思考,问自己,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出?是准备考我什么?如果换了我是出题者,我会怎么样出题?通过这么想,学生会渐渐明白题目是如果产生的,追根究源、联系语言感悟能力,从容应对每一个语言点所涉及的考题。
【第四节任务】语言运用,作文仿写,先出示题材,从学生原有语言库里收集所需相关的短语句式,进行造句练习;再出示写作内容,分析结构、理清脉络和观点,分段写出各段的段意,套用句式仿写,根据段意把各句归段,添加适当的连接词、过渡语,对词汇句型进行加工润色,书写连句成文,大声朗读成品;最后,布置新的写作任务。
【第五节任务】知能检测,演练提升,进行高考题的练习、研究和探讨,捋出相关知识点和题源,总结记忆。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提高、同成长、齐勉励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反思的是方法、更新的是观念。只有不断学习、改进,才能在思考中改进、在改进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才能让课堂更高效。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果,学生有了具体的任务为动机就能自主的学习、记忆。这种以回归教材为前提的任务型课堂模式,对于启动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复习效果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张占林.对高效英语复习课堂的探索.新课程:教师,2012(06).
编辑 郑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