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特征

2015-03-26李世宏李亚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皖北皖南流向

李世宏,李亚光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2.合肥工业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安徽省省情概况

安徽省地处华东,毗邻苏浙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区位优越,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辖16个地级市。按地理划分,安徽省以淮河、长江为界,大致可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情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8.48万人;2012年末安徽户籍人口6902万人,常住人口5988万人,按户籍划分农村人口5322万。

2010年,安徽省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1年,皖北地区各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组成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4年,安徽省整体加入长三角,安徽省经济进入起飞阶段,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增速都位居全国前列。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特征

(一)外出劳动力总量持续稳定增加

2012年,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为1449万,比上年净增79万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475万人,占32.8%,比2011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截止2013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6928.5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783万人,其中外出流动劳动力人口为1496万人。近年来安徽省外出劳动力人数持续稳定增加,农村劳动力大多去往外省经济较发达地区。

表1 历年安徽省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单位:万人)①2000-2007年数据来源:王强 (2014),《新型城镇化建设视角下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安徽财经大学。2008-2010年数据来源:胡焱(2012),《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数据:http://www.dss.gov.cn/News_wenzhang.asp?ArticleID=332861。2012年数据:http://www.chinanews.com/df/2013/04-01/4694753.shtml。 2013 年 数据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4/03/09/006342449.shtml。

(二)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1.以跨省流动为主,主要流向苏浙沪

安徽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以流向省外为主,主要目的地是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分省来看苏浙沪是主要地区。

调查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省就业人数为861.3万人,跨省流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劳动力人数占外出跨省就业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分别为94.4%、3.4%、1.7%和0.5%。

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省市吸纳安徽省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最多,流向浙江、江苏、上海就业的安徽农村劳动力人数分别为314.7万人、215.5万人、164.1万人,占外出跨省就业总流出人数的80.5%;流向京津冀地区占6.17%;珠三角地区占5.79%;另外流向辽宁、福建、山东等东部省份的人数比重为1.62%。

2014年三季度,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依然是流向苏浙沪的最为集中,流向苏浙沪的占比分别为:19.8%、25.2%、12.6%。

2.省内主要流向合芜马及安庆两淮等地区

从省内流向来看,主要是皖北流向皖中、皖南地区,具体流入城市主要是省会合肥以及芜湖、安庆、马鞍山及两淮等地。

调查显示,省会合肥市吸纳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最多,2013年流向合肥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在省内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总量的51.97%,其后依次为芜湖、淮南、安庆、马鞍山等地,占比分别为11.8%、5.2%、4.32%、4.13%。其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蚌埠、淮北等地级市吸纳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数量也较多。

若以皖北、皖中、皖南来看,流入皖中的最多,占总人数的65.89%,其次为皖南,占比为22.47%,流向皖北的仅占11.64%。

(三)产业流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从产业流向来看,安徽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事的行业多集中于第二、第三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占比最大,外出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占比很小。

据调查,2012年在外出流动劳动力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行业就业的占比为30.9%,专业技术就业占比17.3%,服务业就业占比15.1%,个体经营的占比为7.1%。

2013年我省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23.3%,批发和零售业比重为11.6%,从事住宿和餐饮业的为6.8%,分别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的1.1、0.3和0.9个百分点。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制造业的有27.4%,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占9.2%,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5.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低了4、1.4和1.1个百分点。相对于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比重下降了0.2%,第二产业从业占比下降了7.1%,第三产业从业占比由2011年的40.3%上升到2013年的47.6%。

表2 2013年与2011年安徽农村流动劳动力从事行业比重对比(单位:%)①数据来源:http://www.ahdc.gov.cn/dt2111111205.asp?DocID=2111136942.

(四)流动方式以自发式、“候鸟式”流动为主

1.自发式流动

从劳动力转移的方式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自发式外出务工为主。

调查显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有秩序、有组织的转移程度还不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基本依靠亲友等社会关系的介绍或指引,缺乏集体组织及政府的引导,政府的组织推动力不够。

2003年安徽省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占7.9%,2004年上升到8.4%,但近些年这一比重开始下降。2007年这一比重为6.9%。2008年,由政府或集体组织的劳动力转移比重进一步下降到3.6%。

近些年这一状况也没用明显改善,2010年安徽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登记求职农村劳动力只有11.4万人,占总求职者的比重仅为19.5%;介绍成功人数为33.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9.8万人,比重仅为29.4%。2011年,农村劳动力仍然是以自发为主的外出就业方式,以通过亲朋好友介绍为主的寻找工作方式,由亲友介绍外出就业的占54.2%,自己寻找就业的占39.1%,而政府组织外出比重仅占1.3%,由中介组织等其他方式介绍就业的占3.1%。

2.“候鸟式”流动

调查显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农闲时外出就业,农忙时一般会返乡务农,这种往返于就业地和家乡的 “候鸟式”流动是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加上农民对土地的不舍情结,导致农村劳动力宁愿放弃外出就业的收入,在农忙时返乡务农。

2005年以来,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举家 “迁徙式”转移就业有所增加,部分失地农村劳动力或者是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劳动力,常年稳定外出就业,且人数已占相当比重。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举家外出就业的农户数占抽样调查总农户数的比重为4.9%,2005年这一比重为6.6%,相比提升了1.7个百分点。

但近年举家外出就业的劳动力增速有所减缓,2014年一季度安徽省农村人口举家外出人数为883.8万,其中劳动力人数为543.9万,占外出总人口的61.54%,占流动劳动力总数的36.36%。相比2013年三季度,举家外出人口减少41.8万,减幅为4.5%。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回流

1.回流至省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虽然安徽农民工外出工作是以省外为主,但从长远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根本之路还是省内转移、省内就业。2010年以来,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事业不断加速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特别是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省内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加,在省内就业逐渐成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的最佳选择。

图1 安徽省历年农村劳动力流向省内外比重趋势图(单位:%)①2002-2009数据来源:安徽统计年鉴;2009-2013数据来源:http://www.ahdc.gov.cn/dt2111111205.asp?DocID=2111136213.

2.回流劳动力地区分布特征

省内各地区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也各有自己特色:皖北未出现明显回流,皖中、皖南回流势头明显。

皖北以阜阳为例,2013年全年劳务输出295.1万人全年新增劳务输出16.0万人,说明劳动人口外流仍在持续增长,未出现明显回流。劳务输出总量接近300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省内转移到合肥的占46.81%,53.19%转移到省内其他地区。②阜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皖中以滁州为例,转移劳动力以省内居多。从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看,滁州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省内的居多,占60.8%,其中,转移在本地的占74.5%。;转移在外省的占39.2%,总的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以省内为主。③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97847.

皖南以宣城为例,据介绍,宣城从2008年开始出现农民工“回流”势头,到2011年,外出务工转为本市就业的人数首超10万人,2012年迅速增长至15.1万人。同时,务工方向也从长三角转向省内。截至2012年一季度,宣城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8.3万人,到长三角务工人数已从70%降到31%,本省就业人数比例上升到45%,其中,一半多在本市。④数据来源:http://news.timedg.com/2012-03/26/9236789.shtml.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主要流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跨省流动为主,省内主要流行合肥、芜湖等地。随着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事业的不断发展,安徽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跨省转移开始减少,这也是安徽省农村劳动力回流至省内的内在因素。

农村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引导农村劳动力在省内合理、畅通的流动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面对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的选择在省内就业这一客观事实,安徽省应当认清事实,因势利导制度相应政策措施。对此,本文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发挥省内各地区优势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破制度障碍,促进新生代劳动力省内就业

引导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政策制定者对于市场的正确干预态度。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消除城乡分割的排他性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市民化,在就业、就医、教育培训和住房等方面采取措施,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进城成本,提升其进城务工收益。

安徽省回流劳动力内部出现分化,懂技术、有文化的新生代劳动力依然是倾向跨省外出就业,对于安徽省来说是损失。新生代劳动力跨省转移体现了其新的就业诉求。年青一代追求体面的城市生活方式,更有对劳动报酬、住房、社保、子女教育、创业环境等一系列需求。对此应完善落实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政策,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完善教育基础设施,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务工人员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营造创业环境,提供创业信贷优惠,创业技能扶持等。

(二)发挥长江经济带作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公布,安徽整体加入长三角经济区,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拉动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因素。就全省而言,应充分利用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继续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挥合芜蚌综合试验区引领作用,推动皖北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江淮城市群规划,推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利用本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着力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三)因地制宜引导劳动力省内合理流动

安徽省南北纵跨淮河、长江,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区域。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外资方面,各地由于各种因素,产业结构转换效果与速度都不一致,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征不同:皖北农村劳动力并未显示明显回流迹象;皖中、皖南回流现象明显。这就要求对各地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及劳动力转移要区别对待。政策的制定应当有着力点,不是全盘发力,所以建议重点是经济带、示范区的建设。从各地区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合肥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地位作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指导意见》确立了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合肥应抓住此次机遇,着力打造若干个国际化、世界级的产业集群;着力搭建一批创新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城市;调整完善合肥交通规划,统筹推进全国性铁路枢纽、高等级公路枢纽、航空门户枢纽、江淮航运中心等建设,促进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继续大力打造合肥航空港、合肥港、合肥国际内陆港、合肥电子港、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七大开放平台,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快建成内陆开放新高地;等等。

2.推动皖江示范区、合芜蚌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皖江、皖南资源丰富,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从而为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待遇。一是继续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等的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二是加快芜湖、马鞍山、安庆等港口建设,完善集装箱、大宗散货、汽车滚装及江海中转运输系统;三是以“三山两湖”为抓手,跨地域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大安徽”旅游圈,大力发展皖南旅游经济。

3.突破皖北经济发展瓶颈,实现劳动力本地就业

皖北地区积极跨省合作,推动“中原经济区”、“淮河经济带”成为引领皖北的经济增长极。“中原经济区”已上升国家层面,淮河流域各地投资潜力巨大,要积极与相关省份配合,重点推动皖北及沿淮城市和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中药材种植贸易,铁、煤资源的开采和深加工,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等。大力扶持龙头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皖北经济发展瓶颈的突破,实现劳动力本地就业。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皖北皖南流向
摄影·美好安徽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小溪啊!流向远方
《皖南印象》
十大涨幅、换手、振副、资金流向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流向逆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