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2015-03-26陈孝兵
陈孝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陈孝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
从整体上看,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它不可能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割裂开来,而是与后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需要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需要树立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的新形象,不论从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维度,还是从制度上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我们都必须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等作为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设计;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社会责任
一、生态文明建设恪守“以人为本”理念
生态文明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而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跃迁的产物。它秉承“道法自然”和“人道相宜”价值导向,摒弃过度地向大自然无情索取的败德行为,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要求人们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一切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一句话,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始终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相联系,并契合人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真实的价值归依。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活动受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根本上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人类社会以往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命运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在高度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外在之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因此人与物的关系被割裂开来,人与人的对立逐渐尖锐起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更替演进,这种重物轻人、重少数人轻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被历史淘汰。而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本身,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了明显的同一性,区别仅仅在于程度不同。[1]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绿色、环保、低碳产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项目,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污防污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我国是一个资源与环境双约束不断强化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长期偏紧,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失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与资本和技术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同,人的发展要求是第一位的,人自身的发展始终与循环经济、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做自然环境的好朋友和守护人。
不论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反而更加紧密、全面。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从诞生起就开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依靠大自然提供的水、空气、土壤等繁衍生息,当然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不论是人化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2]工业文明虽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远离疾病、灾难和压迫,享有尊严、富裕、平等和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度的向大自然的索取,导致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一个建立在达尔文的进步观上的世界观存在着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它集中关注的是我们的特征,而不是我们的生活,并且它要求改造我们自身而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这些局限性在今天的世界尤其明显,现在到处可见各种诸如贫穷、失业、流离失所、饥荒和流行病之类可以补救的剥夺、环境破坏、物种濒危、持续的动物虐待以及大多数人类普遍恶劣的生活条件。”[3]因此,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获得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的根本利益。
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需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归结起来无非是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大的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高温事件、城市内涝、局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都会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条件,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不仅能够淘冶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德性,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良好素质。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由来已久,人们在审视自然美的同时,也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面,和则两悦,损则两伤。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情况是,在较低发展水平上,环境状况比较好,自然界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当经济开始起飞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环境开始恶化。但实现工业化之后,环境又会得到改善。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加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雾都”之称,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的上空又重见蓝天白云。事实上,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而不是主观上的认识水平问题,也不是制度、战略和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5](P213)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项须臾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总开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这一本质要求,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很长,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辉煌历程,从来没有停歇过。关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人认为,自然资源的基础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规划有助于维持生态过程的发展活动,例如土壤肥力、废物消化及水和营养物的再循环。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其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自然的仆人无能无为,也不是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而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理想愿景,实现我们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人类通过利用化石燃料和制造材料解决的每一个科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自然的胜利和对经济进步的贡献,但同时也可能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威胁。20世纪70年代,人们担心大的环境问题将与资源短缺联系在一起。进入新的21世纪,有一种挑战我们无法回避,即我们用来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包括使用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更清洁的环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都可能会引起下一代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无从谈起。正如迈克尔·雷德克利夫特所言,“北方国家把许多有毒的废弃物倾倒在贫穷国家,把肮脏的技术推广到贫穷国家,而北方国家的许多需求,像能源、食品和矿石,都来自贫穷的南方国家。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富裕和中产阶级人群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因为采用了以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发展方式。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代内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的掠夺,是以将来作为巨大的代价。”[6]
目前,不论是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水平,还是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我国的资源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据相关部门统计,大江大河治理效率低下,黄河等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进一步恶化,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对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北方等缺水城市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北涝南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仍,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整体来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工作刻不容缓。许多国外媒体评论说,现在中国的生态现状和复杂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目前所要应付的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里所遇困难的总和。中国照搬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不可否认,“中国政府严格地控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能力弱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补偿,对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以使其避免盲目发展。并且地方人口理性地向富裕地区迁移,以降低其原居住区的人口压力,鼓励拥有大量自然资源且没有环境问题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最后,还鼓励最发达的地区按照环境能力有计划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生态重建、污染物处理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保持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7](P109)因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层面,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摈弃那种大兴土木式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急功近利行为,让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在如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面前,我们每个人最为重要的行动就是节约,节约就是最好的保护。因为我们现在虽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大消费时代,但资源有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消费无度的基础上,而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节约,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意味着节约。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包袱沉重,需要偿还的生态欠账太多,因此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对如何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明确要求。当前,绿色经济浪潮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型汽车、节能建筑会不断涌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政府要搞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源节流,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绿色革命”输血,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应该说,同单纯的政策号召与政府强制措施相比,价格机制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的软约束,又可以大大降低高昂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因此,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刻不容缓。好的决策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彻底改变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的做法,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应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实现他们过较好生活的愿望。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主体与客体、历时与共时的关系来看,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具有三层含义。(1)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当今世界的现实使一部分人富足而大部分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状态。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把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优先解决的问题来考虑。(2)国家之间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目前的现实是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占用了地球的大部分资源,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3)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要求的权利。[5](P225-226)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公平公正主要表现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代际公平公正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着想,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遗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还需要完善绿色消费政策,通过消费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不断拓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或者产业这些生产领域,还要兼顾消费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政策的吸纳作用。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绿色消费不只是简单地倡导消费绿色产品,而是从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体现生态意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契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一方面,绿色消费以绿色环保为核心,远离各种污染,契合了当今社会转变消费方式、崇尚健康节能的新潮流。绿色消费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感受,主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攀比、不崇洋、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乡村民约,热爱自然,绿色出行,特别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另一方面,绿色消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以绿色为标志的消费活动对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支撑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依靠系统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依靠先进环保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作后盾外,更要依靠全民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现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产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城市居民的浪费造成的。其中第一类只要找到了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和废弃物质,控制其散播途径,是比较容易防止的。但是第二类由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引起的污染却很麻烦。所有人都在以某种形式加重污染的发生,而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极其复杂。只有当追求环保、节俭、健康和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时,我们倡导的全民参与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建设两型社会才有了最广泛的最可靠的社会基础。
在践行绿色消费的具体实践中,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关系也关系到公平公正原则能否实现。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一刻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一刻不能停止生产。长期以来,我们漠视了绿色的概念,恪守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定律,没有重视生产和消费本身还有一个内涵扩张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资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日益凸显和加深,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层出不穷,绿色食品、绿色建筑、节能汽车等极大地丰富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涵。毋庸置疑,有什么样的绿色消费市场,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绿色生产动力,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引领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应该承认,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感
我们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从构建新文明的战略高度来实现经济社会体制转型跨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维创新,这样的制度创新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哲理。就政治层面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踏石留痕,守土有责,加强生态文明的执政和社会总动员,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环保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工作不到位要问责。“执行环保法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就经济层面而言,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主线,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平衡,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恢复,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就文化层面而言,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价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之风,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
社会责任感来自于观念,观念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观念决定成败,观念决定生死。当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流价值观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与此同时,重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传统政绩观和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这种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破除这种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确立起人的尺度,时刻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高速增长的错误做法。这些主张和要求都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力量源泉。实践反复证明,如果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在树立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固然重要,但要让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正确轨道,还必须使生态文明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化为企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劳动者的最高信念和具体行动,以此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种文明形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素养,其指向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绿色消费方式,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被恰当地称作责任感。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并且是唯一的一条大部分人能用来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8](P197)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本身决不是抽象空洞的,而是真实具体的,包含着各种文明行为准则,包含着人们活生生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也包含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这些行为准则、实践经验和责任感都不是自生自发的,有的需要借助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有的还需要道德力量从不同层面来规范和引导。“人们对他自己的幸福、对他的家庭、朋友和国家的幸福的关心,被指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却是一个更适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力的范围。”[8](P306)这种小范围的“关心”无疑就是一种“恰当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在夯实社会和我们个人道德基础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强化这种责任感。当然,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来强化社会责任感。就我们个人而言,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不可能与生俱来,往往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如勤俭、友善、爱整洁、爱动物等品德。这些品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选题,我们要从总体上对美德教育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回应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因此,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让“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环保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是当今我们人类理性反思的共同产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生活环境与质量的改善都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和谐运转,在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再也不可能陶醉在对大自然的征服里,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才是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最大汇合点。由于目前全球各国政治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各国政府对生态治理的治理责任、治理内容、治理政策和治理手段仍未达成共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各国都比较重视本国的生态治理,而对于他国的生态治理大多漠不关心,因此全球在生态治理问题上存在着许多分歧和矛盾。应该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潮流面前,没有谁能成为看客。“中国正在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来寻求自我,中国已经选择了至关重要的生态之路,这不仅是为了自身利益,也是为了地球上其他国家的福祉。中国式的循环经济,特别是她的儒教与道教的特点,使她不会去别人那里学习什么,也不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不会去适应所谓的普世主义,或者来自伦敦、巴黎或纽约的普世民主的形式,这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贡献。”[7](P141-142)
[1]曹飞.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N].陕西日报. 2009-03-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3][印]阿玛蒂亚·森.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6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5]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英]范达娜·德赛,罗伯特·波特.发展研究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20.
[7][法]克洛德·乐伟.循环经济——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
[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责任编辑:卢圣泉)
Study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CHEN Xiao-bing
(Hu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Wuhan Hubei 430077,China)
It should exist side by side and play a part together with other four developments of economy,political system,cultur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wholly new model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at can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or human,nature and society.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orge a new image for the great socialist developing country.For the purpose of eithe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human,or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and benefi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via institution,we should place the priority to development,in which people orientation,green development,green consumption,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emphasized.This priority i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meaningful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for keeping right dire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ing completely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institution design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green consump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
D616
A
1672-626X(2015)06-0105-06
10.3969/j.issn.1672-626x.2015.06.017
2015-10-10
陈孝兵(1964-),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企业理论与政府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