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2015-03-26温泉肖殿民梁建明
温泉 肖殿民 梁建明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温泉 肖殿民 梁建明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大学生艺术团是一所大学综合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与体现,也是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因此说艺术团是一所大学应当创建的团体组织。大学生艺术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自治组织群体,传承着校园文明、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之重任,更是高校对外展现风貌、提升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本文就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的改善和建议。
医学院校; 艺术团 ; 建设; 对策
大学生艺术团是贯彻美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舞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校相比其他综合性学校的建设属于起步晚,发展慢、有诸多问题待于解决。因此,通过对医学院校艺术团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
1 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医学院校也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出台了系类高校艺术教育举措,高校艺术教育活动也越来越受重视。以调研江西省某高校为例,大学生艺术团现有合唱、声乐、舞蹈、器乐、语言类等5个艺术分团,人数300人左右。聘请校内外专业教师对艺术团进行指导,并且在艺术团内部设置部门,专门负责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指导和日常管理。定期在学校各级层面的活动中推送表演,为艺术团成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也参加国内、省、市组织的艺术展演活动,促进艺术团队伍的专业化。
2 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当前面临的问题
2.1 制度不健全
医学院校作为专业相对单一的高校,一般都未将其纳入学校的工作重要议程,艺术高度的认知上落后于其他高校,导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在建立团队、开展活动、骨干培养、考核机制等方面分工混乱、组织散漫,活动开展无计划、训练水平及艺术造诣都不高。
2.2 艺术团稳定性差
医学院校的学生专业性强,平时艺术类的特长生少之甚少,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基本条件和艺术水平难以达到一定的标准。其次,医学生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学习课程安排的紧,大部分时间得用于专业学习、临床实践;还有部分医学生参加的其他社团活动多,时间上难以把控,甚至部分医学生在思想上对艺术团不重视,缺乏纪律性,导致艺术团学员的流动性很大。
2.3 硬件设施不足
综合类的高校可以依托本校艺术专业的教育及教学资源完善艺术团的相关建设,而医学院校的艺术团一般都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大大制约与影响了艺术团工作的开展。
3 加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力度
3.1 改善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管理模式
在大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都录属于学校团委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可以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按照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使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运作,从而避免以往管理工作中出现人力、财力的浪费现象。平时,学校团组织定期组织与举办一些思想上、艺术性及观赏性较强的大型活动。艺术教育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教学以及团体的训练、演出和比赛等各类活动。各司其职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2 强化教师培养体制
参与艺术团工作的教师要本着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言传身教,通过工作来感召学生、鼓舞学生、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根据大学生艺术团队建设的需要,在不影响课程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合理的去安排艺术团指导老师的短期精修和业务培训,鼓励任职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适当的利用寒暑假期间深造精修。激励指导老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给予一定的荣誉树立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及名气。
3.3 加强保障激励措施
艺术团不仅承担着临时的演出、比赛任务,还承担着长期的训练任务。因此要设立专门的艺术团训练场地,购置完善的艺术团设备。制定相关文件,扩大激励制度,明确艺术团活动奖励办法,对艺术团成员进行内部惩奖以及优秀评定。每年评选团内优秀团队、优秀队员,在相关比赛和重要演出中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并且召开表彰大会,表现积极的艺术团学员可推荐加入党组织,增强艺术团干部和成员的积极性。
3.4 力争特色成传统
培育特色的基点在于培养骨干,要在学生进校后就不失时机地把有艺术特长和潜质的学生充分发掘出来,并在活动中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和指导。通过制定的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奖励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多塑造一些关于医学类专业特色为主题,或者是医学类优秀医务工作者人物的典型事迹的题材,提升校园文化艺术品牌。加大艺术团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校报、海报、网络等媒体积极营造舆论,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为艺术团的活动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师生对校艺术团工作的认知度。
[1]郭瑞,郭青平.医学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8:76.
[2]梁庆东.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与管理的探究[J].大众文艺,2013,23:222.
[3]张扬,李玲.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01:69-73.
[4]金芙蓉.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30-132.
2015年度赣州市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管理与课程建设探索——以赣南医学院为例”(课题编号:15519)
G645.5
A
1003-5168(2015)11-195-01
温泉(1986-),女,江西宁都人,赣南医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