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瓶颈与突破

2015-03-26闫素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3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

■闫素娟

在我国,村镇银行是从2007年才开始出现的新生的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其定义如下: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农户和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作为独立法人机构,村镇银行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村镇银行的基本特征及现实意义

(一)村镇银行的特征

首先,同一般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相比,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相对较低,在县域范围内设立村镇银行,最低的注册资本限额为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范围内仅需100万元人民币;而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金最低限额也要5000万元人民币。其次,作为一级法人,管理层次少,决策链条短,反应速度快,治理结构扁平化。再次,虽然和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村镇银行是股份制银行,产权结构多元化,但是村镇银行不允许跨区经营,只能立足本地,服务当地“三农”。

(二)村镇银行的现实意义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各种政策支持,也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村镇银行的设立,丰富了农村金融供给、有利于改善县域经济的投资瓶颈,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此外,对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丰富了农村金融供给。很久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就存在着“贷款难”、“难贷款”的现象,村镇银行的成立为农村金融市场注水,创新了贷款模式。作为独立法人的村镇银行具有信贷措施灵活、决策快、经营机灵活等特点,为农民和农户解决了长久以来的“难贷款”的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长期以来,农信社几乎是农村金融市场唯一的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不高,产品单一。村镇银行的成立,给农信社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力,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农信社的改革,逐渐形成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为“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第三,提高了农村金融覆盖率。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基本包括农行、农信社、农商行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以及近几年新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新担保公司、从事民间借贷的投资公司等金融组织。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行政村的金融机构覆盖率仅为3.28%,其中,高达65.4%的乡镇,除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银行金融机构设立。此外,在我国西部等偏远地区,有86.7%的行政村没有银行金融机构覆盖。自2006年开始组建村镇银行以来,截至2012年3月,全国已有987家村镇银行成立,平均每个省份有32家村镇银行成立,提高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覆盖率。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村镇银行设立的基本情况

在2006年12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如干意见》中,鼓励广大资本流入农村金融市场。2007年在《规定》中,明确指出村镇银行按照“低门槛、广覆盖”的设立原则,从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湖北、吉林等省区开始试点。

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于2007年3月1日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深入发展农村金融拉开了序幕。当年10月,试点范围扩大到了31省份。截止2008年底,已有91家村镇银行成立。2009年7月,银监会发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指出在未来3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再成立2017家村镇银行,至此,村镇银行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1年,银监会统筹中西部网点覆盖和农村金融服务具体情况,按照“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挂钩”的原则,引导村镇银行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大力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截止到2011年末,全国有726家村镇银行。

(二)村镇银行的经营情况

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一般来说,设立的2年内村镇银行可以实现扭亏为盈,但是由于网点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客户资源较充裕,再加上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村镇银行的盈利速度也相对较快,1年时间就可以实现盈利;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则需要2年甚至更长时间。2008年和2009年间在浙江成立的8家村镇银行,在2010年末就已经全部实现盈利;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在成立当年就盈利18万元;哈尔滨银行在甘肃会宁设立的村镇银行,2011年盈利1200万元。

但是,全国范围内村镇银行的运营还未实现整体盈利。据央行统计,2011年末,村镇银行的平均利润率为4.49%,比小额贷款公司8.99%和农信社16.82%的平均利润率都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高达22%(中国金融网,2012)。虽然村镇银行盈利水平不高,但是支农力度比较很明显。截止2011年末,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316 亿元,80%以上用于“三农”和小企业,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1.5亿元(银监会网站)。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瓶颈

(一)目标定位偏离

银监会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是解决农村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将城镇或发达地区的闲余资金注入农村金融市场。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少村镇银行以“追求盈利”为目的,贷款资金的流向存在“支富不济穷”的问题,远远扭曲了国家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偏离了“为三农服务”市场定位。此外,村镇银行大多设立在县域城区,如:截至2013年2月,浙江省共设立118家村镇银行,其中大部分都位于县城,服务对象以盈利便宜的大中企业为主,而不是急需资金的微小企业和农户,重心没有下沉到底,新设立分支机构也是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支农效果不佳。另外,有的村镇银行只是主发起银行用于规避监管实施套利的工具,为其母行提供票据转贴现业务或者发放大额贷款。

(二)吸储困难大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在当地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再加上物理网点少,没有发行自己的银联卡,其支付结算功能相对较差。客户只能到银行网点办理业务,使得吸收存款更是难上加难。在金融高度网络化的今天,村镇银行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挑战。此外,村镇银行的每来一笔款项都是通过跨行、跨区,费用高昂。加之,村镇银行在乡镇没有网点,取款很不方便。在农村,很多家庭一般都是家里的壮丁在外打工,会涉及很多的转账汇款、存取款业务,由于村镇银行的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所以农民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为常用行,然而,在这些典型的“打工经济”现状下,不能有效抢占这块“蛋糕”,也就意味着村镇银行失去了大部分存款来源。

(三)竞争力缺乏

村镇银行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按照银监局的规定,村镇银行和其他同业竞争者的经营业务几乎相同。但是,由于村镇银行没有自己的行名行号,所以不能直接接入人民银行的大小额支付系统,这就导致汇款等业务不能正常办理,为客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从而大大降低了村镇银行对公众的吸引力。此外,在国家政策扶持方面,村镇银行也处于不利地位。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实行3年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营业税减按3%的税率征收,之后,优惠政策又延长了3年。相比之下,村镇银行则有较大的税收负担,按照商业银行的标准缴纳所得税和营业税。除此以外,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资金缺乏时,只能选择向当地金融机构借入资金,这使得村镇银行的运行成本大大提高。

(四)贷款风险大

贷款风险是一种违约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所有的银行经营业务中,贷款业务是村镇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占其总收入的95%以上,而这些收入基本都来源于农户、农村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然而,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生产周期长且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当农户和农村小企业无法取得预期收入时,村镇银行就会面临被迫违约产生的贷款风险。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要始终坚持自身的发展宗旨,切实为三农服务;明确自身定位,做农民身边的银行,把服务对象着力放在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农户等弱势群体上,为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全力支持。在服务农业发展的同时,村镇银行要逐步确立自身的金融主导地位,凭借自身在金融产品方面的优势,扩大并建立稳定的客户群,在壮大自身力量的同时,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认知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村镇银行可以加大宣传力度,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的存款利率,推出让利于存款客户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村镇银行要积极地推进分支机构的建设,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前提下增设新的营业网点,一方面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把当地的闲散资金吸收进来,增加本行的存款量。在营销存款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去了解农民的金融需求状况,为其提供相应的贷款服务,贷款客户派生出来的存款,要继续营销,保存量争增量,多渠道吸收客户的资金。除此以外,村镇银行要提供优质服务,让每个到行办理业务的客户都享受到贵宾式服务,对各类客户免收开户费、管理费,做到真正从客户出发,为客户考虑,建立良好的客户群体,形成存款规模。

(三)创新金融产品,提高竞争力

村镇银行要做充分的市场调查,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及客户细分。在做好传统金融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金融产品,来有效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此过程中,村镇银行也要积极去探索客户的潜在需求,在做已有金融产品的基础之上,丰富金融产品类型,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也有所提高,可以为其提供子女助学贷款;农民手里的闲散资金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为其提供理财、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对需要资金的家庭,我们也可提供贷款服务,探索新的贷款模式,引进担保公司或实行小额无担保贷款模式,解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四)健全法制建设,改善信用环境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经济活动中,不少人因不守诚信给他人、集体和社会带来了莫大的损失,为了有效减少损失,我们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的建设可以从几个方面做起:第一,以县域为界,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征信系统,用于采集农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基本信息、收入信息以及与银行的交易信息等,建立农村征信系统,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成本;第二,开展信用评定工作。根据农户的信用纪录等评定其信用等级,信用级别越高,可享受的优惠措施也越多,这样能有效激励客户提升自身的信用等级,改善信用环境;第三,开展多渠道的信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人群特征,采用相应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人们的信用意识和风险意识,让大家切实地认识到守信的重要性和失去信用的惨重代价,自觉地参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来。

结论

总体来看,近几年来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农村地区的存款服务本地区,并将一定范围内的民间资本、城市资本引入农村地区,增大了县域资金的供给,提高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方便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但是,村镇银行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市场定位偏离目标、吸储困难大、竞争压力大、贷款风险大、盈利压力大等等。因此,应该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创新金融产品,加大竞争力、健全法制建设,改善信用环境等,为村镇银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参考资料

1.周立,周向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2009(8):52.

2.王东升,史蔓丽.村镇银行:忽如一夜春风来[J].中国金融家2007(3):33-34.

3.李德.我国村镇银行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探析[J].华北金融2010(8):22-23.

4.黄小华.论村镇银行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J].知识经济2012(4):15-17.

5.郭辉顺.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问题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村镇银行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创建文明村镇 打造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