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价值和路径
2015-03-26龚冬阳
龚冬阳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一、“平等”概述
“知然后行,行起于知”,对“平等”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读,了解“平等”的概念、发展、本质,将平等意识真正内化为我们内心的价值目标,是我们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理论前提。
(一)平等的基本内涵
在《辞海》中,“平等”被定义为:人与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1]
1.平等的内容
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格四个方面对“平等”进行阐述。其一,经济平等。广义的经济平等指整个经济关系中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平等。[2]其二,政治平等。政治平等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同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政治权利,但我们必须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平等与责任的统一。其三,文化平等。文化平等包括文化交流、参与、教育的平等。其四,人格平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平等”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所有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2.平等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两个方面。平等的“绝对性”体现在自由的绝对平等和法律的绝对平等。自由是人的根本属性和本质所在,是人类属性的一般性和绝对性。同样,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保障,法的精神是是人类公平自由的行为规范。因此,法律和自由绝对存在,而绝对不允许相对的平等。平等的“相对性”则表现在人们在收入方面的相对平等。因为人的智力水平、工作能力、身体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和差异,导致人们对财富的拥有程度只能是相对平等的。
(二)社会主义平等观
1.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发展
平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1927年,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军队内部的民主,建立了官兵平等制度。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相继颁布了《共同纲领》、《宪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在全党全国明确了平等原则。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增多了对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他们都能够享受公民的平等权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平等”作为核心要素成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等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其一,经济方面要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即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其二,政治方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三,文化方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体公民平等享有文化资源。其四,社会管理方面,全体公民都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权利。其五,生态文明方面,社会全体公民平等享有社会生态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维护代际公平,促进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二、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价值意义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
(一)社会主义平等观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航向
社会主义平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平等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平等保障公民个人既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也保障每个人基于其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价值目标,把握了市场经济的航向,缩小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差异,协调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了贫富差距,稳定了社会秩序。
(二)社会主义平等观为实现人民民主和公平正义提供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的本质是全体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国家的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政府的机构由人民监督运行。而平等是民主的一个基本规定性,即大众在一起以“人人平等”的原则来讨论和解决问题,处理事务。因此,将平等作为价值目标,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现实的基础意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公平正义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诉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在全社会营造平等的氛围,确保人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共享平等,构建平等的社会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三)社会主义平等观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条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五个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各项义务。切实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
(四)社会主义平等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属性。平等本质上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原则,政治平等、法律平等、社会平等都是它的某种折射。[4]当前普遍关注如何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消除特权行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实现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平等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不仅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文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而且也要全面把握好平等这一本质特征。
三、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基本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表明,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其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四个领域夯实其社会基础;其二,加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培育和践行,使社会主义平等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一)夯实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社会基础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提供经济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5]。因此,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夯实其经济基础。
首先,要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产力,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培育和践行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在于平等的真正实现,在于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成果。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后,要理性地看待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平等问题。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积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多渠道消除分配不公的机制,努力夯实社会主义平等观的经济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提供政治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要求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反对特权,消除腐败,最好的武器就是平等,即让全体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让全体公民平等地监督党和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政治领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培育和践行夯实政治基础。
3.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提供文化基础
首先,要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以此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平等价值意识。其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深入人心,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前进动力。最后,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通过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体现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和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提供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践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协调了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经济主动性,为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的具体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要求我们既要宣传平等理念,营造平等氛围,优化平等环境,让平等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真正使平等内化于心;又要大力开展实践活动,树立平等典范,拓宽平等载体,让平等融入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使平等外化于行。
1.加强宣传教育使平等观内化于心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加强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就是要抓住平等的价值内涵,将平等渗透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各领域和精神生活各方面。一方面,加强平等观的宣传教育,把平等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和教育载体将平等观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中,成为他们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追求。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加强平等观教育,要时时、事事都体现平等价值理念。只有平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才可能在生活中展现平等价值风范,在实践中遵循平等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加强平等观教育要运用多种载体。利用报刊、杂志、电视、公益广告、互联网等载体,具体形象地把平等观融入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中,要特别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网络媒体具有更新快、资源广、零自费、形式新颖等特点和优势,通过在网络上举办论坛组织,评选活动,收集信息,发布文章等活动来宣传平等观,会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
2.建立长效机制使平等观固化于制
建立经常化、长效化、实效化的制度、体系和机制,是把平等观深入人心、践于行动的有力保障。一要积极推进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重点的政治体制改革,扩大人民民主,保障民主权利,消除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切实保障每个公民都有平等参与、平等协商的政治权利。二要积极推进以依法治国为核心的法律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保法律和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三要积极推进以注重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四要积极推进以各方面和谐相处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3.推动社会实践使平等观外化于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平等观,关键在于行动,在于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活动,在于公民的自觉行为。让平等观真正成为协调人与人利益关系的价值导向,必须上实践上下功夫,在实践中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平等。平等观外化于行,要落实到公民个人层面的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心怀平等意识,践行平等观念,维护平等规则,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率先树立不走特权,平等处事待人的形象,坚持从自身做起,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榜样,带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践。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广泛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群体在生活、学习中自觉践行平等的价值观。平等观的实践还应该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具体过程中。调节收入分配,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都是平等观最好的诠释。
[1]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 袁银传,董朝霞,王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潘盛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N].人民日报,2014-11-21.
[4] 姜希玉.论道德、法律、自由、平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科学咨询,2006(1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