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犯罪心理学课程改革初探

2015-03-26段水莲

关键词:警务心理学犯罪

段水莲

(湖南警察学院,长沙 410138)

犯罪心理学是我院侦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就学科性质而言,它是法学、犯罪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具体而言,它是运用心理学和犯罪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与犯罪有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犯罪心理学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随着犯罪形势的日趋复杂、社会竞争的不断深化,警务实践对警务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犯罪心理学的教学目的不应仅仅满足于培养学生对犯罪及犯罪相关现象的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还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生活及未来工作的主观幸福感,使这些预备警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压力与挑战。因此,笔者尝试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执教的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展自己的若干探究与思考。

一、积极心理学的相关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始于美国的一种新兴思潮,它提倡积极人性论,把培育社会成员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根本目标,它发现只有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才是预防各种消极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1]。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塑造及影响人类健康、积极成长的环境因素,它倡导通过创设积极的条件,帮助人们充分挖掘潜能,实现自我,最终走向幸福[2]。

二、积极心理学对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发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给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接下来笔者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来探索构建学生积极品质的若干尝试。

(一)课程目标:以培养具有职业幸福感的预备警察为目的

犯罪心理学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侦查专业本科生,多年来其教学目标一直立足于培养学生对犯罪及犯罪相关现象的心理解读,从而为侦查破案服务。然而近年来,不断恶化的警民关系,不断踢爆的警察丑闻,频频出现的警察自杀新闻,让我们开始反思,对于预备警察的培养,除了知识技能的提升,还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灵层面,注重学生积极品质与力量的培育。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入职动机,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警务知识技能,促进心理成长,获得从事警察职业所必须的强大的心理品质[3]。在犯罪心理学的课堂上,不仅要强化知识技能的习得,同时要关注学生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发展,通过其自身力量的提升,来抵御未来可能遇到的一系列挫折与压力。

(二)课程内容:以训练充满正能量的预备警察为核心

翻阅各种版本的国内权威犯罪心理学教材就会发现,基本上内容都集中在原因论、类型论、主体论、情境论以及心理测谎等几个大块,侧重对警务对象心理及行为特点的分析,而对警务主体的关注力度相对较少。纵观全国各大公安院校,基本上都是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日复一日的内务整理、列队行进、集体训练,雷打不动的早晚自习、请假报批、校外执勤,各种烦琐细碎的着装要求和行为规范,这种半封闭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刚刚从高中迈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有着诸多美好想象和憧憬的学生而言,无疑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许多学生表现出明显厌倦、抵触情绪,各种牢骚、抱怨、甚至阴奉阳违,因此作为一门心理学的应用课程,除了与学生共同探讨犯罪有关知识技能外,还更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认知、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的品质与力量,努力提升学生从内而外散发的正能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增添警务主体心理训练的内容,同时在其他传统内容的学习上,尽可能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积极认知。

如在主体论中,阐述青少年犯罪心理时,可以通过一系列案例为学生阐述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性、团伙性、情境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青少年犯罪会呈现出如此突出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该如何来解答这个问题。同时,对于某些发生在校园中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假设时光倒回,如何避免惨案的发生?安排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角色扮演。通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领悟严肃的社会话题,最终领悟到沟通、理解、包容的重要性。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让同学们在感动中化解同学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误解与不快,促进其人格品质的升华。

(三)教学方法:以重视学生体验的多样化教学手法为辅助

积极心理学关注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强调主观层面的积极体验,重视积极环境的营造[4],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教育者教学活动就应该围绕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而展开,通过营造积极的组织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积极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在的积极人格。

首先,充分发挥教师能量载体的作用。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应该是向学生传递一种能量的载体,这种能量也是一种榜样的作用[5]。要发挥教师能量载体的作用,首先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培养积蓄自身正能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幽默风趣的语言,也可以分享教师及朋友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得到启发和触动。

其次,创设多样化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如案例研究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正反辩论法、启发互动法等多样化的方法结合使用,譬如在讲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之犯罪动机分析时,就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首先抛出一个发生在湖南邵阳洞口的灭门惨案,呈现一张墙上带血字“杀你全家报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分析:“有可能是哪种犯罪动机”,当学生回答为“报复”时,马上继续提问:“如果是报复犯罪,并且犯罪嫌疑人自己也说是要灭全家,为什么还要留下一个活口?”引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各种可能性,同时挖掘现场其他痕迹物证,如整个现场严重的翻动痕迹,结合之前所学知识,还有可能是哪种类型的犯罪动机?然后再通过现场的证据对其他的推断一一加以验证,整个过程,学生的关注点一直围绕课堂,紧密关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分析,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的动力,督促学生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同时,配合户外的拓展训练提升学生的积极人格。拓展训练具有集体合作性、挑战极限性、高峰体验性、自我教育性等特点[6],完全符合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我院在2009年就建立了完备的民警室内室外训练场地,利用已有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在犯罪心理学课堂可以设置一定的项目,如空中抓杠、合力过桥、天梯等项目,帮助学生实现对自我的挑战,突破自我设限,最终实现自我潜能最大化,提升积极面对压力与挫折的勇气。

(四)教学手段:以强化学生自主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主导

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是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手段改革的主要方向。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课件成为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形式,它可以营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又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甚至可以仿真出某些难以呈现的生活情景,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手段教学集声、像、字、画等动态显示于一体,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达到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良好效果,易于理解接受,让学生得到实际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7]。譬如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通过动画技术可以展现出教师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分析思路。2008年我院设置了心理综训室,并安装了心理训练系统,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空间翻转等多种心理能力训练,利用本地连接,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教师发送的信息,听教师讲解,看教师操作,并都有机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得到教师的个别讲解与指导。教师利用网络反馈原理,积极接受学习者反馈回来的信息,适时调整有关信息。对于教师分配的指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进度,对于自己的弱项进行深度训练,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而不是一味地均匀用力。

除此以外,作为一门在建设中的省级精品课程,犯罪心理学课程有着较为完备的网上平台,所有的课堂视频、课件、案例等教学资料全部上传至网络上,平台对所有人公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疑惑选择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或复习,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课堂提出自己的疑问,课程组教师也将及时答疑,通过学生自主设疑,独立分析,不断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心理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师生人格的互动与积极品质的教学相长,在犯罪心理学的课程改革中,不仅要改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更应该强化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新的尝试,努力培养出更多对过去、现在、将来充满希望和幸福感的合格警察。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王琪.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3]吴娴兰.警察心理学课程中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4).

[4]张慈,刘晓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5]孔凌鹤.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6]佟艳华,戚俊娣,周文福.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6,(9).

[7]李禾.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警务心理学犯罪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