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评述
2015-03-26罗晶
罗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评述
罗晶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针对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成果丰富但缺乏梳理的状况,归纳了以建筑学背景为主的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的现状,特别是对具有本土演进特征的近代乡土建筑和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进行了细致的文献分析,从中概括出目前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成果;不足
近代中国的中西建筑折衷现象是西方近代建筑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建筑体系所产生的一种普遍而广泛的建筑现象。当西方建筑文化进入中国近代租界和通商口岸城市时,除了模仿和照搬移植国城市近代建筑的方式外,更多地往往表现为被本土文化吸纳和与本土文化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作为近代中西建筑折衷现象的物化表现,吸引了大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领域。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了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的现状,从中概括出目前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近代建筑史展开深入研究之后,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发展。五六十年代以政治史的分期为框架,以建筑功能类型、技术和造型风格为内容的比较宏观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在被这一时期以专题、个案为对象的中、微观研究所替代[1]。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从出版书籍及近10年的博士论文的选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对具有本土演进特征的近代乡土建筑的研究
这类建筑一般从传统旧有类型基础上改造、演变,反映了传统建筑的近代延续演化和外来建筑影响的地域化过程,属于本土演进式建筑。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研究对象也很丰富,如以上海、武汉、天津等地石库门里弄住宅为代表的近代居住建筑,广东侨乡如开平、台山等地的庐式侨居、碉楼侨居、侨乡骑楼以及闽南侨乡城市、长江中下游城市如厦门、金门、泉州、青岛、武汉等地的外廊式洋楼民居、公馆的研究。有关的著述、论文不断问世,涌现出《里弄建筑》(1987)、《上海里弄民居》(1993)、《上海弄堂》(1997)、《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2007)、《台山洋楼》(2007)、《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域建筑——广东骑楼》(2006)、《骑楼型街屋的发展与形态的研究》(2000)、《闽南近代地域性建筑研究》(2005)、《金门洋楼建筑》(1999)、《金门洋楼的外廊样式——建筑装饰的演绎》(2006)等一批优秀的专著和博士论文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这类大数量的、反映一定时代特色的、扎根于地域实际的本土演进式建筑,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如西方建筑文化传播、侨乡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危机、新旧冲突、社会阶层分化、建筑技术进步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建筑的产生与演变、建筑的技术、造型、风格及文化内涵等。随着研究的深入拓展,关于此类建筑的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也受到关注,开始出现《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2004)、《近代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策略与途径——以上海为例》(2005)等一批新的研究成果。这类研究均以当前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为背景,根据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技术路线和途径,是运用遗产价值判断、保护策略和管理制度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系统论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代表著作。
(二)对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的研究
The supplier will cut the profile to actual length according to SAP order list and send to our factory. We don′t need to cut again, just directly install them to the truss by the assembly number. This avoid the waste of material, and also eliminate the labor of measure, cut, transfer.
(一)对建筑本体特征认识不足
在期刊论文方面,也有学者不断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多角度、多学科的个案研究正在全面展开。他们通常选取一个较小的切入点,对某一区域内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或中西合璧建筑造型中的一部分进行研究,深入讨论中西融合的建造方式。如王炎松的《基于生物学视角的近代西化民居分类研究——以江西乐平历史街区为例》(2009),通过引入生物学中的概念,根据西化程度将江西乐平历史街区内的近代“一般西化民居”分为克隆式、嫁接式、杂交式、变异式四种类型,对我国近代民间传播渠道影响下的西化民居建筑的形式研究具有积极意义[9]。而邱冰的《无锡地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合璧”建筑特征的解析》(2004),通过对无锡地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典型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考察,以类型学和形态学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无锡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在单体建筑外立面处理方式、院落空间布局、立面构图比例、造型符号及装饰、尺度分级秩序等方面的特点,得出无锡地区“中西合璧”建筑在上述方面均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并且都与传统建造发生了关联[10]。还有梅青的《从鼓浪屿建筑看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1998),通过分析厦门鼓浪屿地区在近代时期出现的两种中西建筑折衷现象,展示了西方近代建筑文化在闽南地区由排斥、否定,到被模仿、合成直至消化吸收、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的本土化历程[11]。还有的学者对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空间布局、局部构件以及细部装饰展开探讨,代表成果有《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院落空间解读》《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栏杆形制研究》《武汉近代建筑装饰中的中国传统纹样研究》《原国力中山大学的建筑装饰特点探析》等。
除上述成果外,另一些研究虽然在标题和研究对象上未直接触及“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这一关键词,但不能排除在书籍中或博士论文中附带性地或间接地讨论过。在大多数研究都停留在对现存建筑描述上时,杨秉德先生的《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2003)从建筑文化的视角切入,对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背景下产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行了大量研究。杨秉德先生先从文化史的角度指出中国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三个层面渐次的文化嬗变,然后将中国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分为三条渠道:源自民间的无意识探索、西方建筑师在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领域的探索、中国近代建筑史发展兴盛期的后期(1927~1937年)留学回国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探索[7],并对这三条探索渠道下产生的大量“中西合璧”建筑如上海、武汉、天津等地的石库门里弄建筑以及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至今仍是这个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宏观基础性研究成果。此外,天津大学陈雳的博士论文《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2006)中专门以一个章节来讨论德租时期青岛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并对青岛当时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行了研究。文中指出在西式建筑细部掺入传统纹样装饰以及局部挪用中国古建构件是青岛德租时期两种常见的中西建筑融合方式[8]。除此之外,郑时龄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张复合的《北京近代建筑史》、赖德霖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伍江的《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李海清的《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等著作都曾对近代民族形式建筑、近代乡土建筑做出过探讨,只是没有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已。这些学者多将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作为在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外来建筑与本地传统建筑相互影响的现象来进行观察与分析,对拓宽研究的视野有所帮助。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目前对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的研究较少,且部分是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合作的成果。其中较典型的有日本学者藤森照信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沿海城市如广州、厦门、青岛等地流行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研究。这种建筑样式后期演化为侨乡骑楼、侨乡洋楼等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类型,因此学者们对它的调查和研究较多。藤森照信先生在《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1993)一文中对殖民地外廊建筑的起源、地域的分布、传播以及形式的成因等做了大量分析,指出其起源于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而传入中国,并大胆推测这种将建筑四面或三面环廊的形式是西方殖民者为应付东南亚地区的暑热气候而建造的[12]。除藤森照信外,日本学者村松伸对这类外廊建筑也有研究。他认为东亚现存最早的外廊建筑是建于1846年的香港三军司令官邸,并且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各地通商口岸开放,中国的外国领事馆建筑几乎无一例外采用外廊样式,闽南及广东侨乡侨居也多采用外廊样式,并由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租界城市影响至天津、烟台等北方城市及山东半岛城市[13]。这两位学者的研究对学界了解外廊式建筑的“源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原美国领事馆文化官员Tess Johnston对上海石库门建筑有所研究,著有《A Last Look:Western Architecture in Old Shanghai》(1993)一书,该书主要是对上海1993年以前遗存的各类近代西洋建筑的研究,但对上海石库门建筑的形成原因及主要特点有所提及,指出石库门民居最初是为来上海租界逃难的中国难民建造的联排房屋,入户门常带有石质边框,并对当时上海士绅阶层建造的中西折衷式住宅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其外部形象虽然是西式的,但内部空间仍为中式,并设有祖先堂等祭祀空间[14]。其研究对了解当时士绅阶层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趋向有一定的助益。此外,通过对国外博士论文数据库(PQDD)的检索,发现有个别研究关注到具体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和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建筑师。如美国学者Jeffery W·Cody关于美国在华建筑师亨利·墨菲的研究 《Building in China——Henry K·Murphy's Adaptive Architecture,1914~1935》(2001)。墨菲是中国近代最早展开中国风格新建筑探索的外国建筑师之一,曾设计过大量具有大屋顶式样特征的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校舍建筑。论文通过分析墨菲1914~1935年间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教会大学校舍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活动,指出墨菲在建筑创作中充分考虑中国建筑传统,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特色系统地运用于西洋建筑屋体之上,并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建筑风格,开启了以西方建筑观念为基础的创造中国民族表象特征的途径。[15]
(二)研究方法缺乏突破
三、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西方当时的建筑结构、技术及风格的影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从西方传入的建筑技术和物质相结合而产生的建筑样式,一般采用中国式大屋顶加西式墙身的组合方式。也有学者将其称之为“中国古典复兴建筑”或“传统复兴建筑”①杨秉德先生曾在《中西近代建筑文化融合史》中将这批20世纪30年代的民族式样建筑分为三类:“套用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形式构成模式的整体仿古模式;在建筑整体采用西方近代建筑体量组合设计手法的基础上局部增加中国传统建筑屋顶或楼阁作为‘中国固有形式’标志的局部仿古模式;以及建筑整体采用西方近代建筑体量组合设计手法,局部施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简约仿古模式”。。对这类民族复兴风格建筑而言,它可谓是政治、民意、西方教会等多种力量影响下的产物。在这类大屋顶建筑建造之时,崇尚西式的建筑风气已经发生变化,外国建筑师注目中国建筑传统,留学归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希望创建富有本国特色的建筑,而南京国民政府也多次提出建筑以“中国固有形式”为宜。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应用宫殿式大屋顶的近代建筑几乎成为一股潮流,而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正是在这股潮流中产生的。从研究对象的功能类型上看,这类建筑主要有受中国官式建筑影响较大的西方建筑师创作的“中国式”教会大学校舍建筑、西方殖民势力建造的部分教会建筑、留学归国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发扬我国建筑固有之色彩”呼声下创作的大型行政、商业及纪念性建筑以及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较大的本地匠师建造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等。关于这种“民族复兴式样”建筑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热点和重点。50年代吴光祖先生、刘先觉先生就开始了这类建筑式样的研究。如吴光祖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建筑艺术特征》一文中就简要地归纳了“传统复兴的中国式建筑”从整体复古到局部复古,再到简约仿古的三种处理手法,并指出这个过程类似于“西方近代从古典复兴、折衷主义逐渐摆脱传统的束缚,采用装饰的手法‘净化’建筑的过程”[2]。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深入,台湾学者傅朝卿著有《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二十世纪中国新建官制化的历史研究》(1993)一书,该书在研究建筑实物的基础上,不仅对近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复兴现象进行纵向梳理,更将同一时期德国、意大利、苏联、日本等国的传统复兴运动纳入研究视野进行横向比较,是目前同类研究中时空跨度最大、材料占有最为丰富的著作。书中指出传教主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琉璃闪烁、画栋雕梁”中国古典建筑的民族情结是导致“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产生的主要原因[3]。而东南大学董黎的博士论文《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汇与建筑形态的构成》(1995),从教会大学所开创的“中国式大屋顶”建筑式样的发展演变过程当中,研究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由英美基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创立的17所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校园规划和建筑形态,是目前国内研究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校舍建筑最为系统的专题著作[4]。此外,同济大学王建锋的博士论文《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国1920年代至1960年代传统复兴建筑研究》(2005),以民族主义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1920~1960年代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传统复兴建筑活动以及1920~1960年代共产党在苏区、延安解放区、中国大陆等地的传统复兴建筑活动,并从政府的因素、建筑师的因素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评析,对两次传统复兴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指出中国近现代传统复兴建筑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可视为中国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过程[5]。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这类建筑关注的角度也逐渐由单纯的风格、建筑实物的研究延伸到建筑制度、技术和观念,特别是建筑思想的全面探讨。如同济大学王颖的博士论文《探求一种“中国式样”——近代中国建筑中民族风格的思维定势与设计实践》(2009),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师在思考民族性问题时的思维定势,梳理了中国近代民族复兴式样的产生过程,并指出在民族主义思想涌动的近代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复兴式样”是随着民族意识的产生和源自西方的风格意识的影响而在中国逐渐确立的。[6]
住宅不受侵犯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人身自由权的一部分。权利是个体的概念。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权利的定义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在国家认同并帮助下控制他人行为的能力。住宅不受侵犯权保护的正是公民在住宅中的个体利益。因此,界定住宅不受侵犯权包含哪些内容是保护公民住宅内个体的权利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必须承认的是,虽然近年来有关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研究成果并不在少数,但相对于中国庞大的近代建筑数量和广泛的分布区域而言,此类研究一直是建筑理论领域涉足量少、争议最多的课题之一。国内学者对这类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的判断和描述多感力不从心。一是由于近代西式建筑语汇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发生了衍化和变异,很难根据原本的风格特征进行定义;二是由于当前中国建筑史界对西方古典建筑,特别是与近代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19世纪以来英、法、美、德、俄、日等国的建筑研究还不够[1]。因此,目前一方面应该加强对西方建筑史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应该提倡具体个案具体分析,避免简单化。
除上述成果外,还有少量中外学者合作编写的专著曾注意到近代中西方融合的建造方式。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彼得·罗和其博士生关晟合著的《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2004),以历时性描述的方式对清末至当代中国建筑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论述,着重探讨了西方对近代中国建筑的影响、海外学成归国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创作、20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中国现代建筑的四种表现方式及50年代中对“大屋顶”和其他有关建筑形式的争议等。文中对近代中西方融合的几种建造方式予以关注,指出了三种特殊的中西折衷的建筑现象:其一是洋务运动中由李鸿章等人主持的洋式工厂及军事工厂中采用的“在建筑形式上保留筒瓦屋顶、木制格栅装饰等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但平面却采用西方制造业工厂布局”的折衷式样;其二是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校舍建筑中出现的将“中国传统的瓦面大屋顶”和“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中的某些元素”相结合而产生的折衷主义中式建筑;其三是近代中国古典建筑复兴运动中由留学归国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如吕彦直等人创作的大批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带有宫殿式琉璃瓦屋顶,而建筑材料和技术均采用西方同类近代建筑形式的传统复兴式建筑[16]。这类研究虽未跳脱出国内学者熟知的以案例解析为主、与历史学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但作者是站在西方学者的立场与视角上来阐述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历程,为理解这段建筑历史提供了多元化的审视角度。
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大的突破,都是学术界熟悉的方法:广泛收集案例——分析和解说案例;或者关联建筑类型学、形态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社会学,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研究中多以文字以及感性的描述为主,对于建筑中复杂的、抽象的、深层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关系,常有难以全面性完整呈现之苦。因此亟待引入科学的空间量化分析方法来辅助定性的研究,对建筑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及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分析。目前国外运用较多的空间量化研究方法是基于建筑空间形态本身所特有的空间句法组构理论,配合运用相关程式软件如Axwoman、Depthmap等进行空间量化解析,以数学方式来解析并描述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建筑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形态演变以及空间深层组构基因型的提取,并强调挖掘空间与社会文化生活模式之间的内在关系。后续的研究可以尝试在此方面有所突破。
过低的预警指标将导致预警信号频发,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让群众产生厌烦心理和麻痹思想,增加灾害发生时人员撤离转移的难度。但若预警指标定得过高,则极有可能因为漏报预警信息而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件。要开展动态预警指标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预警指标的适用性,克服仅以静态临界雨量作为山洪预警指标的片面性。
电话的另一头是省电视台社会新闻“都市时间”栏目组,大概是对方信号不太好,值班员几乎是在对着话筒喊叫:“喂,你在哪里?什么?胜利大厦?是胜利大厦吗?什么,转播车现场直播?直播什么?喂,你刚才的话我没听清楚,能不能请你再说一遍?喂喂喂……”
猕猴桃果酒:实验室自制,酒精度10% vol;乙醇、异丁醇、异戊醇均为色谱纯,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硫酸钠、盐酸副玫瑰苯胺、甲醛、FC显色剂、碳酸钠、一水合没食子酸均为分析纯,购于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
(三)研究区域不平衡
中国近代建筑分布本身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但是,目前研究的视点过分集中在帝国主义占领下的城市,以及殖民地统治下的租界和商埠等。固然,沿海的发达城市、主流城市代表了一种新兴的状况,但远不能代表全部。许多内陆中小城市,特别是某些自主型近代化城市如南通、无锡等城市的近代建筑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艺术价值,更能反映外来建筑样式与中国传统建筑的融合过程以及民间工匠和本土建筑师主动学习西方近代建筑样式的历程,对近代建筑研究体系的充实有着重要作用,亟待发掘和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研究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较大拓展,特别是对石库门里弄民居、侨乡洋楼民居、侨乡碉楼、骑楼和近代民族复兴风格建筑都有较丰厚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形态特征、演变发展、文化内涵及建筑思想、观念等方面,但研究区域不平衡,缺乏更广空间范围的建筑认识。虽然在过去30年间完成了对近代主流城市尤其是沿海发达城市的普查,但是对内陆城市特别是自主型近代化城市的研究仍十分缺乏。从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看,表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研究中越来越注重与其他学科如文化史、华侨史、移民史等社会科学领域的结合。研究也呈现更加具体化、专题化、区域化的趋势。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行,学界只有加快调查研究的步伐,才能有效抢救日益减少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遗产,同时为中国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保护、修复、更新等工作提供正确的参考和指导依据。
[1]赖德霖.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十五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J].建筑学报,2002(06).
[2]吴光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建筑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2.
[3]傅朝卿.中国古典式样新建筑——二十世纪中国新建筑官制化的历史研究[M].台北:南天书局,1993.
[4]董黎.中国教会大学建筑研究——中西文化的交汇与建筑形态的构成[D].南京:东南大学,1995.
[5]王建峰.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中国1920年代至1960年代传统复兴建筑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128.
[6]王颖.探求一种“中国式样”——近代中国建筑中民族风格的思维定势与设计实践[D].上海:同济大学,2009.
[7]杨秉德.中国近代中西方建筑交融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9]王炎松,郑红彬,左宜.基于生物学视角的近代西化民居分类研究——以江西乐平历史街区为例[J].新建筑,2009(06):77-80.
[10]邱冰,过伟敏.无锡地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合璧”建筑特征的解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01):59-63.
[11]梅青,四维.从鼓浪屿建筑看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J].中外建筑,1998(02):19-20.
[12]藤原照信.外廊式样——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J].建筑学报,1993(05):33-38.
[13]林琳,陈洋.国内外有关骑楼建筑的研究述评[J].建筑科学,2006(05).
[14]Tess Johnston,Dongqiang Er.A last look:Western architecture in old Shanghai[M].Old China Hand Press,1993.
[15]Jeffrey W.Cody.Henry K.Murphy,An American Architect in China,1914~1935[D].Cornell University,1989.
[16]彼得·罗,关晟.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M].成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毕曼
J59
A
1004-941(2015)06-0025-05
2015-08-30
201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城市传统建筑艺术遗产发掘保护与传承策略”(项目编号:2011ZDIXM046);2012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无锡历史街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LSB005);2014年(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基地年度一般项目“江南建筑及建造特色传承研究”。
罗晶(1983-),湖南省益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及理论,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