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慕课平台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国外“三大主流”平台的经验借鉴

2015-03-26陈思桦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关键词:经验借鉴平台困境

胡 涛,余 忠,陈思桦(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中国慕课平台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国外“三大主流”平台的经验借鉴

胡涛,余忠,陈思桦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慕课平台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平台,具有开放性、课程质量高、证书认证等特点。中国的慕课平台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的主要困境有:缺乏慕课平台发展的精神土壤、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缺乏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和制度保障等。借鉴国外“三大主流”平台——Coursera、Udacity、edX的经验,主动发力改善发展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盈利渠道多样化、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等,是中国慕课平台应对发展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慕课平台;困境;“三大主流”平台;经验借鉴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渗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颠覆性的变革,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中国简称“慕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008年,当MOOC一词被斯蒂芬·唐斯与乔治·西蒙斯创造出来时,就引起了传统网络教育的革命[1]。通俗而讲,MOOC就是指一种网络课程,它的特点是公开面向广大网友,任何人,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接触到,与当今热门的微博微信一样,只要你是一位“网友”,MOOC就在你身边。MOOC与传统的网络教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对于师生、学员之间的互动更加重视,旨在通过搭建交流的平台提高学习的效果。继国外著名的三大主流平台Coursera、Udacity、edX和世界著名高校的参与、合作之后,MOOC之风更是风靡全球。慕课平台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中国的各大高校也参与到MOOC的发展热潮当中,这对于推动中国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带来重要的影响。与之对应的是,在中国,慕课平台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平台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上升空间。

一、慕课平台的特点

慕课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其突出的特点所在,也正因为这些特点,才让慕课平台有别于曾经风靡一时的大学公开课,拥有自身的特点和吸引力。

(一)开放性

MOOC的开放性是指课程的开放性,且大部分课程都是免费的,只要注册账号就可以开始学习,而且不受时间的限制。慕课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汇集众多世界上知名大学的课程并发布其上,实现共享。[2]

(二)课程质量高

由于参与MOOC平台的都是世界知名高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因此课程的含金量比传统的网络课程高。另一方面,上线的课程都是平时接触较少的,专业性强,难度较高的课程,而且是不对外开放的,虽然也有一些入门的课程比较容易,但是总体来说,MOOC平台发布的课程都是精品课程。

(三)工具、资源多元化

E-Mail、论坛、B109等一些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成为了MOOC平台课程发布的辅助载体[3]。MOOC平台以各种成熟的网络应用作为手段,通过网络浏览量来宣传推广,并在利用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渠道来发布课程,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多元化的学习工具。

(四)倡导社会性建构

社会性构建主要指MOOC平台倡导的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支持,通过构建学习小组、讨论组等,构成了一个社交网络,所有的MOOC参与者在这个“社交网络”里,分享知识、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在互相沟通之余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因此,每个参与者就像是是网络的一个节点,以e-Mail、论坛等为载体完成互动[4],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效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分析,更好地提升课程质量。

(五)证书认证

MOOC的证书认证一种是教师个人颁发的,在这种认证下,学习的课程是免费且得分达到要求即可,主要作用是鼓励学生学习。另一种是院校或机构颁发,学习付费课程并需要通过认证考试,是正式的、具有效力的。证书认证正在成为MOOC平台发展的一种趋势。

(六)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激发学习自主性

MOOC的在线教育模式不仅帮助学习者实现了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还推动了世界优质教育资源走向开放和共享,推动了学习的自由性,激发学习的自主性。这场教育的革新更加印证了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迫切希望以及对世界教育资源的探索与好奇。可以相信,随着MOOC的不断创新,教育的公平性、学习的自主性可以得到充分发展。

二、中国慕课平台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

(一)中国慕课平台发展现状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MOOC平台已经逐步进入轨道,在科目分类、课程设计等方面不断丰富。随着MOOC热度的扩散,大多高校纷纷建立了自己的MOOC平台,或者是与网络平台合作等。同时,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一些政策性的制度也随之酝酿,促使MOOC在中国既接轨国际化又不失本土化。

中国MOOC平台主要有中国大学MOOC、能力天空等、果壳网MOOC学院、清华大学MOOC平台“学堂在线”等。

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联手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创建于2014年2月,目前有32家大学入驻,分成6个类别,共377门课程。中国大学MOOC承担着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开放”的任务,在这里,可以免费获得最好的高等教育。其次,中国大学MOOC可以得到官方认证,可以免费获得主讲老师签署的电子版的合格证书或是优秀证书,但是如果要获得纸质版证书就必须付费。

能力天空创建最早,于2006年11月在美国创建。2009年开拓了中国网络教育市场,2010年投入运行,并在2014年10月,投入巨资引进先进的云服务硬件设施,旨在打造中国最先进的MOOC平台。在运营方面,能力天空共有7717家机构,提供372231门课程。但是,能力天空并不是全部都是免费的,由于它有联合机构,所以大部分课程是付费的,学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果壳网MOOC学院于2014年6月由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创建,并作为Coursera的全球翻译合作伙伴。目前,国外的Udacity、edX平台,以及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复旦大学等都与果壳网MOOC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在运营方面,一共分为11种语言,21种类别,37家机构,6所高校,共3345门课程。与其他不同的是,由于果壳网MOOC与其他平台的合作模式,所以在证书认证方面,以各平台自身的要求为标准,没有统一界定。

清华大学在2013年5月加盟edX,次月开始研发,10月正式发布“学堂在线”,并开放了五门课程。2014年4月,在教育部的授权下,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目前为止,“学堂在线”已有404门课程发布,包含各大知名高校。对于证书的认证,“学堂在线”提供纸质证书及邮寄服务。

(二)中国慕课平台发展面临的困境

随着MOOC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大学与各国MOOC平台的交流和互动也越来越频繁,这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已经开始触动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传统高等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而且这是一场世界名校发起的教育变革,更加可以见识到MOOC所带来的影响力。但是,由于受发展动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等因素的困扰,中国MOOC平台发展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

1.缺乏慕课平台发展的精神土壤,发展动力不足。慕课平台的发展需要以公开、民主和自由的学术精神为土壤。在中国,因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对封闭和落后,教育的民主化、开放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进,但总体来讲,即便是开放程度最高的大学,其开放程度也严重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开放优质资源,推动全民共享的任务,但因中国大学缺乏生存方面的压力,在能维持在校生教育服务的正常运转前提下,并没有强劲的动力去推动MOOC平台的发展。MOOC平台在中国大学的发展状态,还没有在大学和社会大众之间建立一种良性的循环系统,对开放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收益未得到重视。

2.受限于基础设施。MOOC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教育形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MOOC平台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便利息息相关。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中国起步较慢,与发达的国家对比之下就显得薄弱,与实际要求的发展不相符。尤其是在宽带的使用成本和宽带速度上。在2013~2014年发布的网络带宽速度全世界排名中,中国位列第118位,落后于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巴西、南非及印度四国[5]。因为MOOC平台是利用网络进行的,所以网速过慢,或者网络费用过高,都会制约信息消费的增长。

3.缺乏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MOOC平台的运作是建立在资本之上的,平台建立、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管理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才会确保MOOC平台的发展。美国MOOC平台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风险基金与大量慈善基金的共同作用。美国MOOC平台主要通过社会捐款、风险投资等渠道进行筹资。而在我国,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基金会等发展较为缓慢。而且在线教育的利润较低、投资回报期较长。因此难以建立一个相对合理的商业化模式。再者,MOOC平台的发展主题是以各高校为主,高校受限的条件较多,如市场经验不足、政策影响等,对于开发MOOC课程的费用难以全部承担。有了经费方面的支持,发展MOOC平台的社会效益将得到提升。

4.急需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MOOC平台的发展不仅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也需要得到政策的支撑。但是就目前来说,MOOC平台发展需要的制度保障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是无法得到满足的。首先,应该把MOOC平台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之中,加快政策的执行。确保在MOOC平台发展的黄金期间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对于政策制度主要包括学分认证制度、考评制度、保护制度等。但我国MOOC平台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探索,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还未有相关政策。其次,是MOOC平台版权的维护,MOOC课程是集合多方的力量发布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如果版权没有得到维护,将会阻碍MOOC平台的发展。另外,MOOC课程比其他网络课程更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学分学历认证制度,得到认可的课程会更具公信力,增强社会认同感。除了以上所涉及到的,MOOC平台的资质认证的考核评估也应当引起关注。

三、国外“三大主流”平台的经验借鉴

国外三大主流平台是指Coursera、Udacity和edX。这三个平台的成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标志着这一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得到了高校、政府、企业等的高度重视,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讨论。

如前所述,水资源作为公共商品与公共利益的实现密切相关。为了确保水资源分配实现推进公共利益的目标,水资源初始分配后通常面临不断调整的现实:满足新的水使用用途、回应不断变化的水自然环境和适应现有用水权利的变化等。简言之,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出现新的变化时,水资源的既有分配模式需要调整,不然会损害公共利益。但是,水资源分配模式变化频率不能太过,不然会损害用水者的期待利益。所以,保护水资源之上的公共利益,需要合理平衡公共利益和用水者的私人利益。问题是,如何有效平衡这两种利益?

(一)三大平台简介

1.Coursera平台。Coursera作为美国最大的MOOC平台提供商,于2012年4月由斯坦福大学的两位信息科学教授创立。最初,Coursera的合作伙伴包含有宾夕法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等高校[6]。在创立了17个月之后,相继又有84所学校加人,并提供了400多门课程。按科目和语言分类,到目前为止,由119所合作大学提供的1031门课程,注册学生超过1200多万。

Coursera致力于为世界各地的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学习机会。Coursera的普通课程免费,完全对外开放,专项课程和获取认证证书收费。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完成全部的阅读和作业或是部分作业,只有完成全部要求才可以获得结业证书。在教学方面,Coursera除了鼓励互动之外,还为学员们设立学习小组、讨论小组,学生则可以通过论坛、在线讨论、同伴评估等进行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在与高校合作的模式上,Coursera提供的是技术开发与支持,课程的设计由各高校完成。

2.Udacity平台。Udacity平台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赛巴斯汀·索恩等人在2012年1月创立,该平台提供的科目大多都与数学、计算机相关。近来,心理学、商业以及设计课程也开始被纳人其中。Udacity按科目进行分类,共6个科目,49门课程,并伴随着上升的趋势。

Udacity的愿景在于重塑21世纪的教育,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缩小不同阶层、不同技能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Udacity对课程的时间没有特定的规划,学习的时间、节奏等,学员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在教师的选择上,Udacity在选择教师时注重的是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反而对学术研究能力并没有很高的要求。Udacity的课程并不是都是教师设计,还有部分是与微软等公司合作共同推出,高度的参与性、交互性是Udacity的课程的一大特色。

3.edX平台。edX是美国位于第二位的MOOC平台提供者。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在2012年5月共同设立了这个非营利机构。提供的课程涉及物理、文学、法律、经济等领域,并与多伦多大学、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日本京都大学等知名学府合作[7]。在edX平台上,共有32个科目(由53所名校提供),320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固定的授课时间。

edX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新的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打造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在线学习体验平台。并且,edX通过配合校内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研究技术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其他MOOC平台一样,EDX也十分强调教学互动,并且对时间与课程的安排较为严格,学生要完成所修课程还需要参加多次小型考试并提交一份期末报告。

(二)三大平台的经验总结

1.以服务用户为中心。在三大MOOC平台的项目中,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严格:首先,课程必须达到平台的标准才能上线;其次,开发的课程要根据学习需求和学科特点来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动态变化来观察学生对课程的适应性,以便对不同阶段的变化做出改变。在MOOC平台模式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课程设计的首要因素,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Coursera、edX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不断改进课程,从而使教学更有效。

2.结构化的课程设计。MOOC平台不单单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聚集地,也旨在通过相同的课程学习,将学生和教师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方式,明确了学习目标,也明确了学习方向。通过时间、话题、作业等的编排,每个主题单元都会包括课程视频、测试练习、讨论版等。EDX就有明晰的课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

3.以视频为核心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视频既是网络平台的核心资源,也是核心课程的传输载体,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并且视频的长度一般不长于20分钟,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的吸收消化,往往会适得其反。Coursera平台的课程由授课教师设计,Coursera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了视频与技术的无缝融合,还伴随有强化练习,在完成练习之后,继续观看,并完成该单元的作业。每单元形成一个流畅贯通的脉络,形成一条学习路径,步步深入。

4.以知识掌握为取向。三大平台都高度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虽然学习的方式是自主选择的,但由于目标明确,课程内容明确,知识架构清楚,容易抓住关键性内容,整体把握学习方向。MOOC的学习方式较为灵活,不单单只是学习,更强调如何利用团体的力量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例如Coursera平台,注重对课程内容的巩固,如果学生未能掌握知识,Coursera会根据检测结果推送学习材料。而Udacity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为理论依据,通过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平均留存率对课程进行改善与评价[8]。这种通过留存率评价的方式极大促进课程的参与度,提高了课程的利用率。

5.课程评价和认证的初步探索。三大MOOC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课程的学习提出了证书认证制度。Coursera采用机器评价客观题,利用同学之间的互评进行主观评价,完成一门课程并通过考试会得到一份电子版的认证证书,纸质版则需要付费。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在与高校合作的基础上,学校课程的学分可以被平台上获得的学分替换。如Coursera的其中5门课程的学分已获得美国教育委员会ACT CREDIT的官方认可[9]; MOOC平台上这种模式的创新是网络课程的一座里程碑。

四、中国慕课平台的发展对策

(一)主动发力改善发展环境

中国教育体制和高校行政化现状,易于导致MOOC流于形式。MOOC在国内能否真正普及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依靠高校体制改革。联合在线教育行业的整体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宣导新的教育理念,呼吁政府政策支持,搭建与高校互利合作的机制,以国家的“互联网+”为契机,主动发力改善发展环境,是中国慕课平台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战略选择。

(二)以精准市场定位谋求差异化发展

当平台规模不够大,资金和资源不够丰富的发展初期,结合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市场,将重心放在丰富课程内容和提高课程质量上,高效整合社会资源,避免同质竞争,快速积聚人气。这是实现中国慕课平台赖以发展壮大的“网络外部效应”的适宜选择。

(三)创新教学模式

MOOC平台与中国以往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不同的是,它将教育和技术、商业相互融合在一起,是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开辟了教育技术融合的发展新方向。因此,中国的大学应当进一步推进MOOC平台中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有效的融合,发挥师资力量、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创新[10]。例如,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对教学方式的变革,增进教师的创新性,与时俱进;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组织实施,推进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适应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另外,可以通过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联盟,或进一步推进跨校选课,实现大学之间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与学分互认等。

(四)以多样化的盈利渠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育民主化、资源免费开放是中国大学基于基本国情所追求的两大目标,但是高校并不是慈善机构,并不能持续地投入资金。这就需要改变当前的运营模式,才能够支持MOOC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实现MOOC平台的盈利,例如,专项课程采取用户订阅的模式,用户根据订阅的内容、数量支付一定的费用;或者,学员以付费的方式获得纸质版证书认证;其次,可以利用平台提供如专业咨询、就业推荐等增值服务;当然,也可以将MOOC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程或是提供给公司、机构等进行有偿使用等。[11]

(五)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中国慕课平台在学习成果认证制度上相对薄弱,这是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慕课平台可以采用“重点建设,试点认证,逐步展开”的策略来完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即有重点的挖掘部分优质课程,并获得教育部门认可,对这些课程进修试点认证,学习者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取相应的学分,其学分甚至可以直接转换为高校的课程学分,试点取得成功后逐步扩大认证课程的范围,最终形成完善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殷丙山.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29-34.

[2]Li,Yuan,Stephen Powel1.MOOCs and Open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R].JISC CETIS,2013: 16.

[3]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2012(3).

[4]郭剑英.“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8(4): 41-47.

[5]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百家论坛,2014(1): 3-6.

[6]Pappano,L.The Year of the MOOC[N].New York Times,2012-11-02(3).

[7]钟亚妮.美英两国慕课的发展与展望[J].世界教育信息,2014 (13): 21-22.

[8]约翰·巴格利.反思MOOC热潮[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 (1): 09-14.

[9]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_MOOC_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2013(4): 67-74.

[10]汤敏.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2-66.

[11]陈江.慕课的建设与实施策略[N].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01(82).

责任编辑:胡晓

作者简介:胡涛(1977-),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

收稿日期:2015-07-12

文章编号:1004-941(2015)05-0184-0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0

猜你喜欢

经验借鉴平台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国外舞剧档案管理的经验借鉴分析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中外供给侧改革的比较与启示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