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2015-03-26孙燕
孙 燕
(湖北美术学院马列课部,湖北 武汉 430205)
街市是两宋时期出现的一种居民居住区与商业铺面混杂在一起的城市空间形态,打破了以往中国古代城市坊里—坊市结构的封闭格局。如果说,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格局中整齐划一的棋盘式结构是封建帝王统治意志的体现,那么街市的出现,则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居民社会交往需要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传统街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商业社会的某些特征。从空间上分析,街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部分,具备了商业市场、休闲娱乐和建筑景观的三重功能,形成了开放性、公众性和艺术性的合理特征。凝聚百姓千百年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形成的传统街市文化,对我国当前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传统街市文化的缘起
街市,顾名思义是街道和沿街开放的市肆的合称。在街市中酝酿而成的街市文化集中反映了该街区的商业活动、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人文倾向,涵盖了街市中出现的各种活动和文化现象,包括街道及城市的空间结构、外观形态、沿街的公共场所、街巷市民大众的风情民俗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街市产生于两宋之际,打破了以往中国古代城市封闭的“坊里—坊市”生活居住区与商业活动隔离的格局,形成开放的城市生活空间。所谓“坊里”是指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单元,“坊市”指的是商业区,并且“坊里”有坊墙、“坊市”有市墙,实行“坊里”、“坊市”分离,城市居民被固定在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这种“坊制”在中国城市起源以后逐渐产生与发展,在唐代达到了顶峰阶段。城市被统治者划定的各种墙垣分割成许多封闭的小方块,所有的围墙之门都由大小官吏掌控和监督,早晚开闭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夜间实行宵禁,一般不准出入,从而形成方格状的城市居住空间隔离状态。这种整齐划一的棋盘式城市空间结构是封建帝王统治思想的集中反映。
两宋时期,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居住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以往封闭的“坊制”转变为开放的“街市”,也就是由生活居住区与商业区分离的状态转化为两者混合、连成一片的状况。此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是帝王意志的体现。街市的出现使以往为了便于管制城市居民而建造的封闭性的“坊制”解体,商业活动摆脱了封闭型市场空间的限制。由此,从两宋时期兴起的街市成为中国城市中一种主要的空间布局,并逐步成长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
由街市的兴起而产生的传统街市文化具有多层次、复合性的人文、社会内涵,为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视域。在此,主要从空间的视角对传统街市文化进行解读。以街道和商铺为主要载体的传统街市文化具有独特而丰富的空间特性。街市中的街道可以认为是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即不需要凭借某种身份,向社会各阶层的人开放的物理空间。而街市中的商铺则是一种半公共空间,即产权归属私人,却向公众开放的物理空间。两者一起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并不多见的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空间场所。作为对所有市民开放的公共空间,街市成为商人进行商业活动、大众从事休闲娱乐、城市建造特色建筑与街景的主要载体,是城市中最具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空间部分。
二、传统街市文化的空间解读:以街道为主体的公共空间
两宋以降,街市的形成和兴盛在城市空间上最直观的变化是,高墙密布的“里墙”与“市垣”消失了,所谓的“里门”与“市门”也不复存在。居民建筑不再局限在“里”内,居民众多的小巷不再相互隔离而直通大街,形成畅通的大街小巷交通网络。商业活动也不再集中在官方指定的少数几个“市”里,沿街的各种商店,包括酒楼、茶肆和饮食店等新型的“街市”商业点大量出现。居民与商业区交叉存在,逐渐成为一片。街市在空间上的开放,加之城市市政管理制度的缺乏,于是形成大量的公共空间,为社会各阶层的成员较为平等地使用。
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是面向公众、向公众开放并服务于公众的城市空间领域。我国传统街市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和谋生的场所。在空间结构上,传统街市呈现开放的形态,可穿越性强,边界模糊。这种具有灵活性、便捷性和低尺度的街道空间结构使整个城市的空间是开放的,公共资源也是共享的。以下将具体分析街市文化在空间上所具备的三重功能:商业市场、休闲娱乐以及建筑景观。
街市的商业功能不言而喻,街市自身就是由于城市经济的繁荣而兴起。北宋时期,开封城就出现了热闹非凡的商业区:内城州桥以东,有鱼市、肉市和金银器铺;以西是鲜果行、珠玉铺;位于宫城东面的界身巷集中了经营金银彩帛的店铺。[1](p55)南宋时期的“十里天街”更是天下闻名,北起斜桥,南至正阳门,约10里长,横贯临安南北,将临安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街道两侧经营各色商品的店铺鳞次栉比,讲究的店铺门前往往建有欢楼,并挂上彩画和花架,商业气息浓厚,白天人头攒动,夜市灯火通明。街市里的商业活动,除了在沿街商铺进行外,街头公共空间也是重要的商业场所。城市居民将街头变成日常市场,商人、小贩可以不受约束地贩卖商品,维持生计。[2](p47)在古代的成都还形成了街头月市,成为重要的街头商业和庆祝活动,人们可以在一年内参加十二个月市。①十二个月市依次为灯市、花市、蚕市、锦市、扇市、香市、宝市、桂市、药市、酒市、梅市、桃符市。
除了商业市场功能外,街市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街道舞台上看到大量地方戏曲以及形式多样的娱乐表演,如变戏法、木偶、灯影戏、说书、杂耍和杂技等。街道上“西洋镜”里的外国风光、战场厮杀以及情色场面也吸引着众多的关注目光。开放的大街小巷还是孩子们戏耍的主要场地,激烈的蟋蟀相斗、火红的冰糖葫芦、生动的各色泥人都是孩子们目不转睛的对象。各种娱乐形式使城市生活“与城外农村的贫困和农民艰苦、单调、俭朴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3](p55)城市里的人们在街头巷尾等各色可以聚集的公共空间里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乐趣,寻求着精神上的慰藉,为平日里辛苦的劳作解除疲乏,为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增添色彩。
最后,体现中国传统哲学和审美情趣的沿街建筑与街头景观增添了街市文化在空间上的艺术风景。在建筑美学上,街巷、溪流、建筑、空间变化有致;木构、砖墙、石地,色调朴素淡雅;木雕、石雕、砖雕,装饰丰富精美,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当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文化感悟。在建筑构造方面,旧时街市上的建筑造型、牌楼石刻、店铺门面的图案装饰、市井商埠的招牌幌子、灯饰色彩、民宅门楼的木雕图案、砖雕石刻、窗花隔断、石狮及石牌坊、街市道路的铺装、古井古桥之围栏的装饰设计、面向街巷邻里的碑刻造像、场院的灶火戏台、拴马桩的雕饰、沿街祠堂及庙宇的建筑装饰和陈设……都是充满审美创意与人文内涵的街道公共艺术景观。[4](p32)传统街市中的建筑艺术作为有形的载体保存和传递了城市创造的文化、智慧和社会的各种传统,行使着城市文化历史的记忆和传承的职能,并构成城市形象和个性的重要部分。
三、传统街市文化对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借鉴意义
今天,快速化的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功能性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空间发展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后,房地产开发、楼盘的新建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方面,楼盘时代的到来强烈冲击着城市中本应开放的公共空间。
首先,城市的楼盘开发缺乏恰当的规划、引导和管理,产生城市孤岛现象。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和生活空间需要一个合理的街道尺度,例如步行尺度、交通通行的效率、社区人口密度和各种公共服务的距离半径等等。这种尺度可以通过协调规划的途径加以引导。但是,在今天的楼盘建设过程中,这种尺度被严重忽视了,甚至往往只取决于待开发地块产权证上规定的大小和形式。[5](p219)在这种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房地产开发商采用大量的围墙结构来进行楼盘开发,城市空间被野蛮地分化。四处的围墙,缺乏精细划分街区的尺度,导致一系列封闭的城市孤岛的产生,规模则大小不一。即使两个楼盘之间近在咫尺,也都被围困在各自封闭的空间里,没有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进行彼此关联,导致城市空间的疏离和隔膜。城市空间被任意分割,多向度的可达性降低,社区之间边界冷漠化、消极化,这种封闭性重构了我们当前开放都市的大部分空间。
其次,在众多楼盘、围墙的阻隔下,城市街道等公共空间被挤占,日渐失去以往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在中国当下的街道形态中,沿街的建筑群落大多由市民的住宅用房和各种铺面构成。街道景观要么是临街楼房底层开设的一些商店,要么就是许多在尺度、材质和造型上纷杂各异的围栏或围墙。临街开设的商店并不注重户外环境的空间规划和美学设计,大多处于各自为政乃至杂乱无序的状态。而大量用于围挡的墙体,一方面占去了许多应该用于公共交通、绿化和沿街休息的空间;另一方面遮挡和阻断了街道景观的视野并拒人以围栏之外,使得一些街道沿线的景观成为在一个个“楼盘”、“单位”、“机关”的私家围墙夹持下的封闭性通道,给人以单调、闭塞、冷漠乃至紧张和恐惧的感受。往日供人漫步、滞留、沿街落座小饮聊天、观览市井万象的街道生活情境在许多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回忆。
传统街市文化在公共空间上所具有的开放性、公众性和艺术性在当代城市空间构建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城市发展理念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20世纪末,人们深刻地意识到科学理性和商业利益给社会带来了物质的丰裕和便利,却没有真正带来精神上社会生活的充盈与满足。当今社会对城市发展的基本共识是城市的功能及形态特征应该是“以人为本”,它的结构、设施和文化艺术精神的主流是尽可能符合城市居民温馨舒适的居住,社区间的相互交往,市民社会公共文化艺术的普遍享有等需求。[6](p219)城市是人们聚会、交流思想、购物,或者简单放松和享受自我的场所。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间(街道、广场、公园)都是提供这些活动的舞台和催化剂。人性化和艺术化是当代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新方向和维度。
[1]朱筱新.古代的市与坊(下)[J].百科知识,2008,(15).
[2]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Gernet,Jacques.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1250-1276[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4]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一种与公众社会互动的艺术及其文化阐释[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于志光.武汉城市空间营造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当代公共艺术文化及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