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现代化

2015-03-26张英,王磊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农民

摘要:实现乡村现代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推进解决“三农”问题、增强乡村发展活力、促进我国乡村现代化的综合之策和主要路径。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5)04-0050-04

作者简介:张英(1967—),女,武汉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磊(1986—),男,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实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1]

乡村现代化是指改变传统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协同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我国乡村现代化是在农村人口多、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既造成了“城市病”,也带来了“乡村病”,如耕地资源流失、土地荒芜现象增多,粮食安全威胁凸显,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加剧,乡村出现空心化、边缘化、贫困化;乡土特色逐渐淡化,民俗文化不断流失,等等。在一个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如何推进城镇化,如何将推进城镇化和实现乡村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成为我国成功实现现代化转型必须破解的难题。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规划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蓝图,指明了统筹城乡发展、延续乡村文明,注重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本方向。坚持走这条道路,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城镇化过于注重城市数量和规模、忽视人的城市化和城市内部的协调及造成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等弊端,而且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我国百姓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乡村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乡村现代化,既是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内在联系和建设规律的体现,也是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是一个整体,二者相互协调,不能分割。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城镇化将缺失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物质支持和生态环境。而新型城镇化对乡村现代化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能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从我国国情而言,城乡差距、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城市发展承载能力有限又是城市发展的一大困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可以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加速城乡资源要素的流动,增强城乡互动联系,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二、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需内生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传统农业通过用先进的工业、信息等技术进行改造,形成规模生产,实现产业化时,部分农业劳动力会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这给城镇的工业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可能条件。同时,粮食产量的提高、粮食品种的极大丰富、粮食商品化程度的增强,也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带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农业和农民,而是主张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这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传统城镇化盲目追求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在其快速推进中造成了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技术人才流失,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弱。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不能随意扩地造城,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抓手,以创新人才流动机制、金融服务政策、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有利于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 [1]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和融资机制,规划立体的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新型城镇化的这些内在要求和重大举措,将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投向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同时,由于“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 [1]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合理规划乡村居住形态,能使农业生产用地集约化,土地规模经营得以推行。

三、以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因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二元结构社会特征明显,城市快速发展,农村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城乡之间无论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收入、消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在很长时期内都存在明显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各要素的流动加强了,乡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未缩短,相反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住房保障制度、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存在弊端和不完善,这不仅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也造成了城镇化过程中的困境。因此,破解新型城镇化难题,必须把深化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体制机制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正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力之处。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有利于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落实同工同酬政策,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通过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开展好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和帮扶行动,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中高考相关政策,探索农民工享受城镇保障性住房的具体办法等,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同时,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通过优化中西部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多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当前,我国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初步建立了新型职业化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村教育水平和质量正逐步得到提高。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通过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已基本建立,农民可以享受到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通过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等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极大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正在着手建立,乡村安全网络正在构建。这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带来的改变,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四、以新型城镇化培育新型农民,实现乡村生活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新型农民应该是具有现代文明素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产业工人。他们既肩负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任,也更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和乡村现代化的主力军。

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完善,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将逐步消除。“人口有序流动”不仅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且也包括城市人口回流农村。现在,在一些城市郊区和农业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城市居民投资农业、取得城市户籍的农民返乡务农、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等现象,非农民身份、但从事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劳动者日益增多,他们不仅优化了农民队伍,而且其中的“精英”和“能人”也开始成为新型农民队伍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培育现代农民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还需系统科学地规划新型农民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投资力度,将新型农民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还要引导社会组织力量进入新型农民培育市场,逐步形成“一主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即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和农业从业者共同参与。二是要进一步探索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农业劳动者群体的教育培养模式。总之,要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普及现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技能。

过去农村人都很羡慕城市人的居住环境和享受到的现代文明生活,乡村似乎成了“脏、乱、不卫生、不文明”的代名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也将得到加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农村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 [1]这些重大举措将大大推进乡村生活城镇化。

乡村生活的城镇化,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等物化层面,也体现在乡村文化、农民素养等精神层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当前,在广大的乡村,很多地方结合农村特点,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创新乡贤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倡导、组织文艺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反映农村时代变迁的文艺作品,进行通俗易懂的理论宣讲,提供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五、以新型城镇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管理民主化科学化

传统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乡村资源日益向城市集聚,加上乡村文化的贫弱,乡村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乡村治理普遍面临困境。“乡村治理的目标在于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 [2]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又有别于城镇社区,它是在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常态化的形势下,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原则,在居民居住形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以城镇为榜样对传统农村社区进行改造、建设而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承担着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城乡统筹的接入口、城乡一体化的过渡区等多种经济社会功能。” [3]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来看,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要求村级规模扩大,村庄的合并、村组管理人员的减少,不仅降低了地方财政的开支,减轻了集体的负担,也使民主管理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要求改革传统的村级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在社区建设中,要形成党的领导、社区代表大会议事、社区建设委员会办事的体制;要鼓励支持社区群众组织的建立,实行社区群众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良性互动;要通过机构配置和群众参与等制度安排,进行分权制衡,防止独断和权力腐败。新型农村社区的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乡村管理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新型农村社区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有利于解决农村中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科学引导农村住宅点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互通,促进农村社会变迁。这些都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正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产业带动型、城中村改造型等多种模式,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高,乡村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六、以新型城镇化增强乡村传统文明的传承能力,推动乡土文化现代化

乡土文化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自古以来,人们一直都有不解的乡土情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我们熟悉的田园风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我们不舍的家园情怀。近年来,在以物质文明为载体的城市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乡土文化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村民的乡土家园归属感日渐淡化,文化创造力日益削弱,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降低。

乡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表现为乡规民俗、民歌俚语、人情世故,也体现在民居设计、村落格局中。以新型城镇化促进乡村合理规划和建设,是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城市的根在乡村,没有乡村环抱的城市会成为孤岛,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新型城镇化会推动乡村生活城镇化,但并不是指把乡村打造成城镇,使乡村规划整齐划一,建筑式样千篇一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着不尊重自然规律、农业生产特点、农民意愿,以行政命令手段进行乡村建设的情况,结果使乡村的文化特色流失,乡村中的不和谐因素增多。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和城乡空间差异化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编制镇、乡、村庄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 [1]具体而言,一是不能盲目进行“拆村建区”行动,或通过行政手段逼迫农民集中“上楼”,要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 [1]的要求,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以遵循农业生产特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为原则,进行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使农村居住形态既吸收现代文明的成果又保有农村特有的乡土气息和生态特点。二是对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传统村落、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要在提升自然村落功能基础上,继续保持其乡村风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并加大保护力度。

同时还应看到,“乡土社会的文化自觉并不能完全依靠民众的领悟而自发产生,需要有外因包括以非遗为代表的制度框架(官民互动)、资本推动(经济利益的谋求)与正在自上而下推行的新型城镇化等的推动。” [4]新型城镇化具有引导与重建乡村社会文化的功能,通过政策鼓励、资金支持,组织推动,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农民对其乡土文化的认同,激发他们建设本乡本土的热情和信心,增强乡村传统文明的传承能力,焕发乡村的内在活力。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城乡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推动乡土文化现代化。

猜你喜欢

城镇化城乡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家乡的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