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探讨

2015-03-26段汝和安宴飞张连云陈建新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校党员

段汝和,高 霞,安宴飞,张连云,陈建新

(1.河北北方学院 基础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教育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探讨

段汝和1,高霞1,安宴飞1,张连云2,陈建新1

(1.河北北方学院 基础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教育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党员队伍迅速壮大的同时,学生党员的质量明显滞后于数量。针对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从注重培养过程,创新培养环节;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方面探讨如何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过程;教育管理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1130.1121.006.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30 11:21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2011年以来,发生在西亚北非地区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及战乱再次强有力地证明了一点:西方敌对势力时刻在争夺青年一代。因此,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将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使他们顺利地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不仅关系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和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也关系民族复兴与国家的长治久安。

长期以来,各级党组织非常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于各地及各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标准不一,程序不规范,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党建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也是端正学风校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校风建设具有巨大的辐射带动与导向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并狠抓学生党建工作,力求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确立一个榜样,带动一片学生。

一、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发展数量,轻党员质量

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有些高校一味强调提高党员人数,忽视了质量。例如,为了给学生增加就业砝码,在毕业班突击发展党员。有些新生在高中时是积极分子,进入大学后,仅半年就成为党员。虽然这是个别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提高数量。

(二)重学习成绩,轻综合表现

学生的成绩不应该成为衡量其能否入党的唯一标准。有些学生对班级的大小事情不管不问,这样的学生如果发展成为党员,难以服众。一个连自家门前雪都不愿扫的人,何以扫天下?因此,大学生党员既要学习好,更要现实表现好。特别是关键时刻能立场坚定跟党走,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信仰观点,表达对祖国民族集体的热爱。

(三)重投票选举,轻综合考察

有些基层组织片面地理解党员发展工作的民主性,简单地按照得票的多少来决定入党人员。入选的往往是那些“老好人”,敢于直言班级中不良现象的同学却被排除在外。久而久之,正风正气得不到弘扬,歪风邪气逐渐占据上风。因此,对发展对象既要民主测评,又要综合考察,特别是加强对其政治信仰的考察,不能在班级中投票选举党员。

(四)重发展环节,轻培养过程

从培养一名积极分子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要经过1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要从对党的认识和党性原则等方面进行培养考察。但由于人力精力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出现了培养阶段走过场、发展环节唱重头戏的状况。所以,既要重视发展环节,更要重视培养过程。

二、注重培养过程,创新培养环节

第一,早启发早引导。党组织要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通过党团课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普及党的知识,启发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鼓励他们递交入党申请书。实践中发现,经过启发宣传教育,新生政治热情高涨,渴求进步和渴望入党的愿望强烈。在大学第一学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就达到80%~90%。通过舆论宣传,将大学生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扩大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与选择面,为学生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培养积极分子。首先,在对一年级申请入党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在第二学期确定积极分子。作法是“双推荐一公示”,即辅导员推荐和班级学生推荐,比例为班级学生数的1/3。对于二、三和四年级的学生,可将表现优秀但第一批没有被推荐为积极分子的学生推荐为第二批、第三批与第四批积极分子。推荐名单确定后,支部在学院内公示1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没有异议的学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确定为培养人,培养期为1年。其次,注重培养过程是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核心工作,要给任务压担子,全面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平台。教师应随时了解并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动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第三,确定发展对象。对培养期满的积极分子,采取辅导员、团支部和团委3级推荐的办法,确定发展对象。根据推荐结果,党支部确定初步名单。同时,党组织举办党的知识培训班,从理论上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端正其入党动机;进行考试,考试不及格率控制在5%~10%,成绩张榜公布。

第四,全面考察公示。对推选出来的发展对象,党支部要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全面考察。结合实际,制定9条具体的考察条件,有下列之一情况的不发展或暂缓发展:1.无正当理由,无故欠交学费者;2.受学校或学院通报批评以上处分者;3.前一学年(两个学期)学习课程有不及格现象者;4.党的知识培训考试不合格者;5.班级学生推荐票数太低、不过半数者;6.综合测评不过半数者;7.申请出国留学者;8.参加宗教活动,有宗教倾向者;9.虽然没有受到违纪处分,但平时表现欠佳,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或行为怪异,自暴自残,有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者。经过认真考察,并在学院内张贴公示。名单经公示后无异议者,列为最终重点发展对象,培养期限也为1年。

第五,严把发展质量关。在两年的培养考察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在规定的时段里,按照入党程序一步步严格执行。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从第五学期开始到毕业前,分期分批高质量高标准地发展学生党员。严守程序,严格标准,努力提高党员发展的质量,确保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在搞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入党不是目的,而是新的起点。实践中有些学生入党后,思想上有所松懈,对自己的要求也开始放松。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包括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典型示范、形势政策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形式。从支部的管理上看,应坚持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学生定期向党组织思想汇报制度、党员民主测评制度、学生党员明示及承诺制度等。从两个层面上抓好党员的再教育问题,把这项工作当做一个系统工程和常态的工作来抓,使党员的质量不断提高。禁止学生做的,党员首先坚决不做,使党员的先进性、模范性、表率性充分体现出来,使党员的教育、带动、导向和警示作用全方位地展现出来,真正体现出大学生党员的内涵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方静.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标准及其衡量方法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41-242.

[2]王继明.辽宁高校学生党员工作现状与对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如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对策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212-213.

[4]黄久龙.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学报,2008,21(1):3-5.

(责任编辑乔志杰)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Developing Party Membe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DUAN Ru-he1,GAO Xia1,AN Yan-fei1,ZHANG Lian-yun2,CHEN Jian-xin1

(1.School of Basic Medicine,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2.Education Bureau of Zhangjiakou C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the Party constru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in a new period.While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their quality is obviously not satisfactory.Aiming at this problem,the paper thinks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needs emphasizing,developing steps need innov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of student Party members must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university;student Party member;cultivation process;education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5)06-0104-03

作者简介:段汝和(1968-),男,河北蔚县人,河北北方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农业推广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想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GXDJ2014A10)

收稿日期:20150528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高校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