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前传》沙博理译本误译分析
2015-03-26邵婷婷
邵 婷 婷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铁木前传》沙博理译本误译分析
邵 婷 婷
(合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要:以《铁木前传》沙博理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误译现象。就无意误译而言,从翻译过程的角度分析了译者由于理解和表达错误导致的误译;就有意误译而言,主要从非文本操控的角度分析了有意误译的原因及当时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译者应极力减少无意误译;而作为译者创造性的改写行为,有意误译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结果,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铁木前传》;无意误译;有意误译;意识形态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50410.1442.009.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0 14:42
随着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翻译批评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误译问题的研究不胜其数。不同的学者曾对误译进行分类。谢天振指出误译“即是错译”,他将误译分为两种: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1]。翻译批评不应该简单地全盘否定误译,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沙博理的《铁木前传》英译本收录于1961年第七期《中国文学》。国内对此文本的研究仅限于从文学角度对主题和人物的分析,而对于英译本几乎没有相关研究。该文从误译的角度对此译本进行评析。
一、误译
误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
(一)无意误译
无意误译是指“因为译者知识、水平等的欠缺,对原文的语言内涵或文化背景缺少足够的了解与把握,将有的内容译错”[2]。大多数的误译都属于无意识型误译。无意误译一般是读者看得见的误译,又可分为两种情况:译者疏忽所致的误译与译者语言知识水平限制所造成的误译。相较于译者因为原文的不可译性或是客观制约因素所做的改写,此种错译的批评和研究价值相对较弱。
翻译作品中产生无意误译的原因繁多。在语言层面上,李绍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他将误译现象的原因归纳为望文生义、背景知识不清、缺乏语篇内容、没有注意词义的外延、缺乏专业知识,没有搞清句子结构、词义不清、死译、没有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等[3]。总体而言,这些都源于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的理解以及译文的表达问题。
(二)有意误译
有意误译是指译者为了某种目的或适应一定的需要,包括读者接受的需要、文化判断与表达的需要等故意对原文的语言内涵、表达方式等作清醒、理智的选择、增删、改换形式等[2]。有意误译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对原文的选择性叛逆而产生的一种翻译策略。在《译介学》中,谢天振引入艾斯皮卡关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理论,对创造性叛逆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深化[4]。他认为,误译也是创造性叛逆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一个表现。根据勒菲佛尔的操控理论,翻译过程始终受到3个因素的操纵,即: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5]。译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原文中不符合译入语文化或读者期待的要素进行“不对等”的改写和再创造。
传统的翻译观要求译文需对原文忠实对等,并没有区别对待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无意误译是因为译者翻译水平的欠缺疏忽所致的误译,而有意误译是译者主观故意为之,属于译者“明知故犯”,具有积极性。因此,区分创造性的翻译和无意误译十分必要。“假如我们能把误译与一般的(因粗制滥译而造成的)错译区别开来,把误译作为一个既成事实,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对象来看,那么,就不难发现,误译自有其独特的甚至令人意想不到的意义。”[4]有意误译使翻译文本更容易让预期读者接受,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同是也丰富了原文本的内涵,促进了译入语文学的发展。
因此,不可一味地对误译进行批评,要分清无意识误译和有意识误译,正确认识有意识误译的合理必要性。
二、《铁木前传》英译本的误译分析
研究发现,在沙博理的《铁木前传》英译本中,译者的翻译存在很多且明显的误译。
(一)无意误译
理解错误和表达错误是这些误译的主要原因。
1.理解错误导致的误译
首先,对词义的理解错误。在原文中,作者经常使用中文习惯表达用语,一词多义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在译者翻译的时候,要能够区别字面含义以及词义的外延,否则就会因为对词义的理解错误而导致错译。
例1:走动起来,真像招展的花枝。
译文:When she walked she was like a flower on display.
“招展的花枝”源自成语花枝招展,用来比喻女子姿态优美、打扮艳丽,像花枝那样迎风招展的样子[6]。在原文中,“招展的花枝”用来形容小满儿艳丽优美的姿态。“招展”本意为“迎风摆动的样子”,而译者将其直译为“a flower on display”。显然,这样生硬的直译是对词语的不当理解造成的,也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
不同的语言各有特性,不同的文化亦各有特色。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往往在语言中得到深刻体现,语言之中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文化内涵词语翻译不当肯定会使读者无法了解原文真正的文化内涵。例如,译者将“九月初九”直接译为“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众所周知,农历(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常用的英文表达法为the lunar(Chinese) calendar。中国人将出生日期按照农历历法识记由来已久,而考虑到译者翻译此篇文章之时已在中国生活十几年,不可能不熟悉中国传统农历。因此,排除他对中国历法不了解这一原因,译者可能一时疏忽,将“九月初九”理解为通用的阳历日期,或者是译者将农历表达译错,由此造成了无意误译。
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孤立的词或句,没有对原文进行语篇分析,译者就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差,甚至歪曲原文信息。
例2:他想起这个老二从小没有得过一点儿好,母亲死了以后,还曾带着四兄弟讨要过一个时期的饭。
译文:The boy had endured nothing but hardships from the day he was born;he and his brother Four had begged on the streets for a time after their mother died.
在原文中,读者可以很容易找到黎老东有6个儿子的相关信息,如“他自己就有六个儿子,六个儿子都不是木匠”,“前些年,他曾经下个狠心,把大孩子送到天津去学生意”,“他拉扯着几个孩子住在人家的一个闲院里,日子过得越发艰难了”等。通过前文或多或少的提示,读者可知黎老东生活艰苦,他送走了大儿子,和其余5个儿子相依为命。从这些信息中可以推测,原句中的“四兄弟”指的是4个兄弟,而不是单指第四个儿子。通过译文中沙博理对人名翻译的规律,可判定译文中“brother Four”特指四儿;译者将原文理解为老二带着四儿讨饭,实则为老二带着4个兄弟一起讨饭。
例3:“老四,你弟弟越发的不简单,玩起鹰来了。”锅灶说。
译文:“Your kid brother gets more complicated by the day,Four,”said Kitchen Stove.“He’s playing with falcons now。”
结合上下文语境,读者发现这句话带有讽刺意味的感情色彩。六儿贪玩,之前热衷于养鸽子,现在竟然养起鹰来。因此,原文中“越发不简单”的引申义为:六儿贪玩变本加厉,愈发了不得,养的动物也越来越不简单。而译者只是将其直译成“gets more complicated”。显然,译者没能理解原文的这种含蓄表达,更没有领悟说话人带有的感情色彩,因而造成误译。
2.表达错误导致的误译
虽然理解是前提,但是有了正确透彻的理解,并不能保证译文的质量,表达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大部分的表达错误都是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的,但也有例外。在下面两个例子中,原文的含义清晰明了,并没有晦涩歧义之处,所以并不会产生理解问题。然而,译者却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一时疏忽,犯了表达不当的错误。
例4:黎老东一听着了急,下了定钱,还和老寡妇那个侄儿闹了一场纠纷。
发展战略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切实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拓宽发展新境界,落实发展新举措。通过这次研讨会全面深入的研讨,必将为我国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理论镜鉴。
译文:Old Li got worried;he rushed over and paid the widow a deposit.The nephew raised a terrific row.在原文中,黎老东和老寡妇的侄儿两人为争夺老寡妇房子购买权的问题闹了纠纷。原文的表达清晰明确,并没有刻意强调两人谁先挑起的纠纷。而在译文中,“The nephew raised a terrific row”的表达却告诉读者是老寡妇的侄儿主动先挑起纠纷,和黎老东大闹一场。显然,译者严重曲解了原意。
例5:每年腊月,他到保定府贩些女人年节用的物品。
译文:Every winter,he used to go to Paoting,buy up various items that women needed in the home around New Year’s time.
在中国的农历中,腊月是指12月,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一年之岁尾正值寒冬,也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而译者却将其翻译为“every winter(每年冬天)”。这种表达虽然不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但是却没有能够传达原文特定的文化内涵。
例6:“我看,你这几个孩子,就算六儿长得最精神,心眼儿也最灵。”
译文:“It seems to me that Six is the most intelligent,the most quick-witted,of your six children.”
在原文中,“长得最精神”是地道的中国用语,用来形容人的长相或是精神面貌,意为健康、活跃有生气。“长得最精神”和“心眼儿也最灵”是形容人的两个不同方面,而译者把它们分别译为“intelligent”和“quick-witted”。虽然这两个词都是“机灵聪明”的意思,但这种表达并不忠实原文,因此有失妥当。
译文:“I won’t go to bed! I will follow her!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Six muttered to himself.显然,原文是对六儿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译者将“心里说”译为“mutter”,意为喃喃自语,与原文意义有些出入。
简言之,这类误译都是译者表达错误导致的无意识的错译,应该极力避免,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更加细心。
(二)有意误译
对原文进行改写的有意误译并非不顾及原作内容与风格的随心所欲的乱译,而是以原作为基础,在非文本因素操控下的创造性翻译活动。关于非文本因素的操控,沙博理曾在2011年的访谈录中表示:作品的选材和翻译策略的选择都会受到编辑部或者某些中央单位的限制,即“赞助人通过制定翻译政策来制约刊物对译介作品的挑选(译什么)及译者的翻译策略”[7]。例如,当年的《欧阳海之歌》中肯定了刘少奇,但译完后正巧赶上文革爆发,导致译本无法出版。在访谈录中,沙博理对关于如何看待译作中的翻译改写、调整和删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当时翻译主要看政治的效果”和“向国外读者译介中国作品要考虑受众对象”[7]。由此可见,沙博理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两方面的制约:意识形态和读者期待。该文主要就意识形态和读者期待的非文本因素对译本的制约做出分析。
1.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从一开始必然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在翻译过程中,来自政治的意识形态最具有操控力,这一点在沙博理先生的访谈录中有所体现。20世纪中国的文学翻译基本上是以满足时代政治诉求为翻译价值取向,特别是1950-1970年,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和操纵尤为突出[8]。1953年朝鲜战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美国出版的反映中国真实情况的文学翻译作品都遭到反对。沙博理将《水浒传》从最初的“Heroes of Marsh”改为“Outlaws of Marsh”,也是因为受到当时“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影响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铁木前传》译本中也有因为某些政治因素而做出的改写。
例8:吵过架,老人又不甘寂寞,说:“我像你这个年纪,早就出师了。我的手艺,不用说在这一县,就是在关外,在哈尔滨,那里有日本木匠,也有俄国木匠,我也没叫人比下去过。阿拉索,有钱的苏联人总是这样对我说。”“那时他们不是苏联人,那时他们是白俄。”老四说。
译文:Feeling lonely in the silence that followed the quarrel,the old man began to reminisce.“When I was your age,”he said to Four,“I was already a full-fledged craftsman,and not only in our county.Even in the Northeast,in Harbin no one could match me.”
原文的这段对话中涉及很多政治词语,“日本”“俄国”“白俄”“苏联人”等词语全都被译者省略不译。研究发现,此处译文的省略可能涉及当时的某些政治因素。此译本于1961年7月发表于《中国文学》;而在1960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日关系也处于非常敌对状态,美苏冷战加剧。这些政治原因使译者对涉及日本和苏联的政治敏感词做了省译处理。尤其老四的回答“那时他们不是苏联人,那时他们是白俄”更是涉及苏联的政治变化,因此,也被省略不译。这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删译行为符合时事需求。
2.读者期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心理,尽力满足读者的期待,否则失去了读者,译文也就失去了其文本功能。从沙博理译本的翻译策略看,他对当时的读者期待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在译文中,他不仅遵循对原文的“对等”和“忠实”,还要考虑读者的阅读期待。例如,他将“双钱牌胶鞋”和“县城南关福聚东银号”分别译为“shiny rubber half-boots”和“the big money-money shop”。译者将原文中读者陌生的部分省略不译,这种翻译方法貌似违反了沙博理的翻译目的:“文学对外宣传是我的工作和义务,我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人知道当时中国的政治情况、中国人的感情和中国的历史。”[7]原文中“双钱牌胶鞋”和“福聚东银号”是和当时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并且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若按其翻译目的,他是不应该采取改写这一翻译策略。然而,此处翻译服从于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这样的翻译结果更易于读者理解,译文反而更显流畅。此外,译者可能为了节省篇幅,便于读者理解,在不影响原文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对文中某些比喻描写做了删译处理。
例9:他的两只脚,像冬天雪地上的麻雀一样向前跃动着,上身不动,小脑袋直伸向前。他现在的形象,和他的名称相反,正像在木匠的斧头锤击下,亢奋地塞进木脐眼儿里去的尖锐的木楔一样。
译文:He hopped forward like a sparrow in the winter snow,his trunk rigid,his small pointed cranium aimed straight ahead.
在原文中,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性描写,译者保留了关键的第一句,将第二句比喻省略不译。此种翻译方法不仅不会影响读者对关键信息的获取,反而使译文简洁通畅,没有冗长多余。同样的例子在译文中还有很多。
例10:九儿上到滑车上,用力攀登着,像一个勤奋的小昆虫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工作。滑车滚动着。
译文:Nine climbed into the treadle wheel.She paced energetically,and the wheel rotated.
例11:她把擦脸的毛巾系起来,齐着脑门把头发捆住,就像绣像上孙悟空戴的戒箍一样。
译文:She wore a towel cloth on her head,knotted in front covering her hair.
在例10中,译者省略了形容九儿辛勤工作“像一个勤奋的小昆虫在清晨和黄昏的时候工作”的比喻句。在例11中,译者又省略了对“就像绣像上孙悟空戴的戒箍一样”的翻译。考虑到读者阅读效果,这两句中省略了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比喻描写。这样的省略翻译译法是可取的。逐字逐句的翻译反而使译文显得累赘,不利于读者理解。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是非常复杂艰辛的,文学翻译更甚,误译现象在文学翻译中屡现不鲜,无法避免。但即便如此,译者还是应该通过找寻规律和总结经验来减少翻译中的无意误译。对于有意误译即译者创造性的改写行为,应该予以肯定。该文以《铁木前传》沙博理译本为例,通过正反例证,分析了翻译中常见的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并探究各自原因,为翻译中的误译寻求了合理的解释。这种研究有助于提高译者的重视程度,加深读者对误译现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2]吴家荣.比较文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3]李绍选.浅谈翻译中的误译[J].中国翻译,1998,(4):23-25.
[4]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Andre L.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现代汉英词典(新版)[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7]洪捷.五十年心血译中国——翻译大家沙博理先生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4):62-64.
[8]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以英文版《中国文学》(1951-2000)为个案[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责任编辑乔志杰)
Analysis of Mistranslation in Sidney Shapiro’s English
Version ofTheBlacksmithandTheCarpenter
SHAO Ting-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Anhui 230009,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mistranslation in The Blacksmith and The Carpenter translated by Sidney Shapir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ntentional and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In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and non-textual elements respectively result in the unintentional and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The thesis not only explores the reasons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to enlighten the translators to minimize the 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but also points out that 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 is reasonable in terms of the translator’s creative rewriting and subjectivity.
Key words:The Blacksmith and The Carpenter;u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intentional mistranslation;ideology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5)02-0082-05
作者简介:邵婷婷(1990-),女,安徽宿州人,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在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