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后,智能手机是否会消失?

2015-03-26本刊编辑部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5年3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智能设备

本刊编辑部

引 言

雷军此前有个观点:手机是未来连接一切的中心!但乐搏资本创始人杨宁却对未来科技做出了难以置信的展望:手机将在5年后消失、iPhone 8s将成为苹果手机的绝唱……

为什么?杨宁给出的理由是,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智能一切”的时代!在智能一切的时代里,你的手表、项链、戒指、眼镜、汽车,乃至你的桌子、你的房子……这一切终端设备都将是智能化的。作为开启一切智能的端口,只需要一枚带感应和身份认证功能的戒指。

倘若通信、收发信息等各类应用和功能都已成为所有智能设备的标配,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装在裤兜里的手机?

业界声音

近年来,小米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和巧妙的营销手段,短短几年迅速崛起,销量与口碑齐长。而华为2014年也在中高端手机市场取得了历史突破。毫无疑问,移动业务将迎来一个春天。

不过,积淀深厚的华为早已意识到,行业格局正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激情洋溢地表示:新产业投资和创新正处于布局和突破的关口,而这既是挑战,同时又是历史机遇。

尽管如此,未来几年,华为虽然会继续在可穿戴式设备方面投入力量,但消费领域的重心仍将放在智能手机的布局上。华为希望通过推出更重磅、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巩固其在中高端手机市场中的优势。

无论如何,手机市场一派繁荣景象,而杨宁所谓的“手机将在5年后消失”,似乎只是无稽之谈……

Google:未来,智能手机不再是主角

其实早在2013年初,开发出世界上最普及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Google公司就曾做过类似的预测:尽管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主角是智能手机,但在今后的10年,智能手机将让出主角之位!

对此,Google分管无障碍的研究科学家T.V.Raman做了更为详尽的阐述:“智能手机为什么非得是现在的样子?原因不言而喻:是因为屏幕的缘故。100年以前,人们会随身携带蜡烛。这是因为天黑,而所有房间都没有电灯。携带屏幕与携带蜡烛的原因相近。”

身为不是用触控屏幕,而是以语音输入轻松操控智能手机的盲人程序员,Raman预测,不久的将来,显示器将随处可见,在需要的时候,信息可以随时随地显示。既然如此,人们将无需再携带屏幕,智能手机自然也不再会是现在的样子。

事实上,不少手机厂商和众多互联网公司早已感受到未来智能一切的新风口,故而未雨绸缪,Google Glass、iWatch等等可穿戴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手表、项链、戒指、汽车……当这些伴随人们左右的物品都变得高度智能化的时候,或许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主角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何立民:从四个经典人-机交互方式看智能手机未来

就技术发展而言,讨论未来趋势,离不开过去。由真实的历史与现状,不难预测其今后一定时间内的走向。智能手机是如今最重要的人-机交互中心。讨论智能手机的未来,不妨回顾一下人类从人际交互到人-机交互的发展历程。

人类曾长期处于人际交互时代,直到智能化工具诞生后才有了人-机交互,并以人-机-人的交互方式迅速扩散到所有的人际交互领域。从20世纪70年代现代计算机诞生算起,人-机交互工具经历了机房系统、桌面系统、便携系统、可穿戴系统。如果以个人占有为标志,则分为桌面系统、便携系统、可穿戴系统,以及未来的植入式系统。这四个人-机交互系统共同成长、动态演化。

长期以来,桌面系统以PC为主导,经历了单机、分布式多机,如今进入到全球联网的交互时代。与嵌入式系统握手后,又进入了物联网时代。目前,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成为桌面系统人-机交互的主流方式。

在便携式交互系统中,经历多年演化,终于找到智能手机这样一种形式。尺度适中、便于携带的智能手机,上接互联网使得全球互联互通,下接物理对象的感知与操控,同时连接最广泛的人际交往。智能手机的诞生,引发了黑洞效应。目前,看到的是智能手机的朝阳,至于何时是夕阳,不得而知。

刚刚兴起的可穿戴设备,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智能手机。某种程度上说,可穿戴设备出现有利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它作为智能手机的附件身分,分担智能手机一部分繁重的人-机交互任务。另外,通过可穿戴设备可将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延伸到人体生理领域。可穿戴设备是个新兴领域,远不及桌面系统、便携系统那么成熟,须经历一个动荡时期,才能沉淀出主流技术与主流产品。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几百万年进化而形成灵巧的手指控制交互方式,会一直坚持下去。所有摆脱手指控制的交互方式都不易常态化。

植入式交互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课题,是从自然人类向非自然人类过渡的人-机交互方式。植入式交互的任何重大进展,都不仅适合人类个体,而且也会普及到其他形形色色的仿生人类。人们尚无法预测人类的未来前景。

回到“5年后,智能手机是否会消失?”这个主题。每个科技领域,都有自己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演化规律。新兴技术领域在经历早期动荡后,进入到较长期的主流发展阶段。现代计算机经历了短暂的机房系统后,以PC机的桌面系统长期占据主流地位。便携式系统经历了PDA、平板电脑的动荡后,进入到智能手机的主流时代。目前,谷歌眼镜已陷入尴尬境地,生理检测设备也并非常态化可穿戴设备,最有可能成为主流的腕表并不会排斥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黑洞效应,充分证明它在便携式交互体系中不可动摇的主流地位。

江南大学柴志雷:手机的未来,取决于若干关键技术的发展

智能一切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手机是否会在短期内被其他智能硬件替代,柴老师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关键技术的发展水平:

(1)器件的低功耗技术

当智能硬件以各种更隐形的方式存在时,由于受到体积等的限制,如何能较长时间地工作。

(2)硬件的计算能力

未来的智能设备需要突破现有以触觉为中心的输入方式,可能有触觉、视觉、脑电波等多种方式,而这些方式需要更为复杂的计算。因此,需要在保持低功耗水平的同时实现高计算能力。

(3)适合的人机交互模式

如果智能硬件不再以统一的智能手机的方式出现,意味着需要更自然的交互方式,如脑电波、视听觉,这些技术的发展也是智能一切能否快速实现的影响因素。

(4)更方便的接入方式

如杨宁所说,只需要一枚戒指就可登录不同的智能硬件。未来确实有可能通过指纹、人脸或其他的方式以唯一的ID登录不同的智能硬件,实现无缝接入和切换。

IT时代周刊:颠覆性产品或将出现

当数码照相技术颠覆了胶片成像技术,当平面触屏手机颠覆了诺基亚的键盘式输入,当微信逐渐代表了OTT业务对手机移动通信部分替代,当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对PC端业务部分替代……我们发现,互联网技术一直在颠覆和反颠覆中前行,颠覆是大势所趋,而被颠覆的个体要么是顽固坚守、失去市场,要么是及时改良,成为颠覆一方的新力量。

移动智能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PC在互联网上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使得传统行业的传统业务分流。按照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否会出现下一个颠覆移动智能设备的业务领域呢?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倘若按照这个逻辑,下一个具有颠覆性产品的出现,必然是能够代替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成为新的服务或者是流量的入口,并且比手机更为简单和便利,甚至与人的基本服务融为一体。

事实上,这样的颠覆已经出现了苗头,为什么现在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线下的场景化应用?其实,就是看到了互联网对线下世界颠覆和重构的重大作用,而这种作用不再是局限于PC端,而是把入口和服务定格在了线下的场景化渠道中,通过具有智能功能的手表、项链、戒指、桌子、汽车、房子……其中,智能穿戴式设备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未来出现的颠覆移动智能手机的趋势中,各种线下的分布式的智能物体通过便捷的入口和接入方式与人体相连接,而且并不需要目前这种人为操作的与手机连接的方式,而是更加开源地与周边世界进行连接。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摆脱对移动智能手机的依赖,而是融入周围的智能化场景中。

编后语

如同当初无法想象手机巨人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会如此眼睁睁地被颠覆,内心深处同样无法想象这个世界离开了手机会变成什么样……难道未来没有智能机器人的日子,我们真的会难以适应,就像现在如果没有了互联网、没有了随身携带的手机,寸步难行一样?!

1966年首播的科幻电视系列剧《Star Trek》中,常可见到酷似现在的平板计算机、用手指操作的随身终端,以及用语音与计算机交谈等。当曾经的科幻世界逐步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又不由地感慨,在这样一个无处不在彰显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智能设备
智能手机是座矿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智能前沿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