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示范窗口”
2015-03-26李仕羽忠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 图/忠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确定功能区域划分后,忠县准确把握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定位、任务和发展方向,按照全县整体功能最大化、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要求,以“特色发展5件事、生态涵养7件事”为抓手,坚持在发展中加强生态保护、在生态涵养中加快发展,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彰显特色、示范发展”,努力打造成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示范窗口”。
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Develop Characteristic Effective Agriculture, Create a Nation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Area
提起忠县的特色效益农业,柑橘无疑是个重要的关键词。
》江城忠县
“柑橘全身都是宝,既可以鲜食,又能加工为鲜橙汁、柑橘酒,如今还可制作成药品、保健品。”走进派森百公司在忠县的全自动非浓缩鲜榨果汁生产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忙碌却整齐有序的生产场景,一个个柑橘在经过清洗、分级、榨汁、高温消毒等程序后,被制成不加水、不加糖、不加防腐剂的“绿色橙汁”。
而加工橙汁仅仅是忠县柑橘加工转化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近年来,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忠县已掌握多项柑橘加工新技术,使其真正达到“全利用”、“零废弃”:通过磨皮榨汁提取冷磨精油;利用柑橘皮渣制成饲料、酒精、柑橘酱;提取出类胡萝卜素、辛弗林等药物原料,制成膳食纤维等保健品……
如今,忠县作为重庆市柑橘产业核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三峡后续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其基地果园已达到35万亩,国家柑橘技术中心也落户忠县。“中国柑橘城”盛名之下,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果汁,从鲜美果肉到不起眼的橘皮,一条逐渐成型的完整产业链让小小柑橘在忠州大地实现了最完美的蜕变。
笋竹是忠县打造特色效益农业的另一大亮点。
在忠县白石镇,漫山遍野的竹林正为当地汇聚起无数财富与生态红利。“今年我挖了4000斤竹笋,收益超过两万元!”望岩村村民周武华的喜悦背后,映射出的是近年来忠县在笋竹产业上以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的合理发展模式。
作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截止目前,忠县笋竹产量达30万公斤,鲜笋加工厂工程已经起步,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除此之外,借鉴柑橘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功能差异化、产业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思路,忠县正着力推进10万头肉牛循环经济、50万只肉兔生产及200万只肉兔加工等项目建设,拓展“三峡水域牧场”1.5万亩—以柑橘、笋竹、畜禽、优质粮油为支柱的“3+5+X”特色效益农业体系已经形成。
特色生态工业启动经济“新引擎”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Industry Starts up the “New Engine” of Economy
拥有一辆小汽车一直是忠州镇居民田福贵一家的梦想,到了今年,这个梦想终于实现。就在田福贵家楼下,此刻正停放着一辆崭新的“长帆”新能源汽车。
作为忠县近年来引进的“大手笔”之一,落户忠县的重庆长帆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正式面向社会销售,一辆辆“忠县造”新能源汽车为越来越多的百姓家带去与田福贵同样的惊喜。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生态涵养发展如画卷。
沿着“长帆”汽车的轨迹,可一路驶入忠县最繁华的水陆交通枢纽—乌杨镇,在这里有忠县最大的工业园区—乌杨移民生态工业园。走入园区,仿佛感受不到时下严冬的酷寒,有的只是铁花飞溅,机声隆隆的一派火热场景。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将忠县纳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范围,如何就地转型,形成经济发展“新引擎”便成为忠县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先行示范窗口的破题之举。
一年来,从拒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大力引进机械制造、电子产业龙头企业,到招商引资过程中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产业项目优先解决用地、用电、用气,忠县一步步走出一条绿色环保、低碳循环、无污染的生态工业发展道路。“在招商引资时,我们全面落实‘禁投清单’,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决不能’。”忠县县委书记刘贵忠说。
2014年,在拒绝9个大型工业化工项目入驻的同时,忠县新引进总投资43亿元,包括柑橘加工、生态肉牛循环经济等在内的8个全产业链项目,签约引进4个新能源工业项目,并投资8000万元建设全市惟一的综合处理生活垃圾环保一体化项目。
截至目前,移民生态工业园已经聚集了长帆新能源汽车、锐普科技产业园、LNG车船改造等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重点项目;而在离县城更近的大渡口工业园和水坪工业园,园区产业产出强度正不断提高,电子信息、轻纺服装等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好康运动器材投产
》派森百柑橘脱毒育苗基地
2014年上半年,忠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8.05亿元、增长21.5%,实现工业增加值24.46亿元、增长17.3%,增速排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一位。
开拓生态人文旅游,打造“非去不可”目的地
Develop Ecological Cultural Tourism,Create a “Must-Go” Destination
时值腊月,又到了柑橘收获的好时节。
而在历来被称为中国“柑橘之乡”的忠县,浓厚的“橘文化”正携着欢声笑语在忠州大地掀起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潮。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我们以特色柑橘产业带动旅游业,实现了为百姓创富增收的目标。”忠县县长熊世明说,就在他脚下,是通往三峡橘海的公路,蜿蜒盘旋,掩映在橘林中,犹如一条银蛇在万绿丛中舞蹈。
历史上的忠县并不仅仅因柑橘而闻名。作为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忠县有2300年的文献记载史,唐贞观八年唐太宗赐名忠州,民国二年设忠县至今,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以“忠”命名的城市,“忠文化”享誉华夏。
除了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忠县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长江横贯县境88公里,县城依山傍水、桥岛相连,是三峡库区惟一留存的“半淹县城”。境内有石宝寨、白公祠、皇华城等著名旅游风景区,是66个“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之一,“半城山水满城橘”城市特色鲜明。
依托境内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2014年,忠县再次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首个深度体验旅游项目—忠县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其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烽烟三国》为核心,依托“长江文化”、“三国文化”和“忠义文化”,打造出融“特色演艺、主题娱乐、文化度假、户外体验”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标准、高端品质、忠县特色的国际黄金水道旅游度假港湾。
2014年上半年,忠县旅游景点开放提升至12个,旅游市场持续旺盛;全县旅游人次达150.8万人次,增长30.2%;旅游收入达4.12亿元,增长25.6%。未来,忠县还将继续围绕建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依托山水资源和独特深厚的“忠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和旅游地产、健康养老地产等旅游经济。
》世界最大盆景、国家4A级风景区石宝寨 摄影/刘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