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式大单
2015-03-25陈水仙
陈水仙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介绍,两国总理夫妇从中英茶文化谈到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再谈到各自对伦敦和中国各地的印象,海阔天空,畅所欲言。茶叙中,两国领导人还互赠了礼物,李总理夫妇向卡梅伦首相夫妇分别赠送了一辆中国产自行车、李总理夫人的译著和一套身着12生肖服饰的熊猫毛绒玩具;卡梅伦首相夫妇回赠的礼物则包括英剧《唐顿庄园》主创签名的剧本以及狄更斯作品DVD合集。
谈正事前,先喝下午茶
英式下午茶、《唐顿庄园》,光是这些元素的出现估计就会让众多中国民众眼前一亮,下午茶浸透着英国传统贵族的生活气息,《唐顿庄园》展示的是上世纪20年代英国贵族的生活画卷,再加上李克强总理的此次访英行程中伊丽莎白二世老太太也在温莎宫出了场,这种种场景细细想来直让人掉进扑面而来的英伦风中。
6月17日唐宁街10号的下午茶有一个插曲颇为有趣,在这个活动的公开照片中,藤编茶几上只有三套茶具,一时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猜测,英国首相卡梅伦居然没有茶喝?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揭开了谜底,“其实事情很简单,主人的茶总是最后才端上。”
这不能不让人对规矩颇多的英式下午茶产生兴趣。在英国,茶叶是从中国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品,但中国茶来到英伦土地却有了自己华丽的味道。相传第一位喝下午茶的人,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英国公爵夫人,安娜贝德芙七世。英国上层贵族通常在晚上8点才进晚餐,这位公爵夫人在下午4点就觉得百无聊赖,又有点饿了,她就让女仆烤几片面包,并准备奶油和茶作为果腹之用。她很享受这一段悠闲的茶点时光,于是经常邀请朋友共享下午茶。公爵夫人的下午茶纷纷被人模仿,没过多久,这在贵族社交圈里形成了时尚。
喝下午茶很是讲究,共有“三部曲”。第一部为“享用美味点心”,而点心通常是放在三层塔里,第一层放置咸味的各式三明治,第二层多放草莓塔或是泡芙饼干,第三层由主厨随心搭配,一般为蛋糕或是水果。
第二部为“品赏精致的茶器”,在维多利亚下午茶传统里,需要配备陶瓷茶壶、杯具组、糖罐、奶盅、七英寸个人点心盘、点心架点心盘、放茶渣的小碗,皆为白底描花瓷器。此外,茶壶加热器、茶叶滤匙及放过滤器的小碟子、茶匙、奶油刀、蛋糕叉以及两层或三层点心架,这些器皿都必须是擦得锃亮的银器。
第三部为“品茶”,正统的英式下午茶选大吉岭茶、伯爵茶或锡兰茶,一般是直接冲泡茶叶,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才能饮用,而且只喝第一泡。喝茶、品尝美味点心,既是享受生活,更是一种社交手段。
下午茶文化对英国文化影响至深,有首英国民谣是这么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据说即使有天大的事也得恭候英国人喝完了下午茶再说,因为这是雷打不动的规矩。而电影《女王》里的一个情节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戴安娜王妃的去世让所有舆论直指皇室,不免让伊丽莎白女王深感压力,但菲利普亲王只是在下午茶时光里说了一句,“亲爱的,你的茶都凉了”。这足以见下午茶的重要。
“茶叶战争”
从维多利亚时代一直承传下来的下午茶礼仪,无疑是英伦风尚的最好体现了。现在,著名的下午茶成了一种外交手段。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下午茶被英国人作朋友交谈、交换看法之用,这次英国安排卡梅伦夫妇和李克强总理夫妇茶叙,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一个轻松的情况下,两国领导人进行交谈,而且是夫妇交谈,更体现了亲密关系。马振岗还说,这同时表明中英关系重新走上比较缓和、合作、友好的轨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说,喝下午茶是英国外交上的一种办法,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两国总理夫妇能够建立起比较好的关系,对于国与国的关系,领导人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的“舒缓外交”方式无疑对中英两国关系大有裨益,而在历史上,这小小的茶叶竟然也曾成为两国兵戈相见的重要原因。
17世纪中叶,茶叶刚传到欧洲。开始的时候,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茶叶,白银源源不断地从英国流向中国大地,中国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据资料介绍,自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对华贸易迅速扩大。中国茶每年输出达1800万斤,货值占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而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仅棉花、洋布、钟表等少量产品,价值不抵中国商品的十分之一。如此巨额的贸易逆差,英国都不得不以大量的白银支付。
为了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这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于是1839年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禁烟。“鸦片战争”由此爆发。
小小茶叶引发战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从实质上看,这也是晚清长期闭关锁国,拒绝正常通商贸易的结果。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急切需要中国这样广大的市场作为货品出口地,由中国出产的茶叶、丝绸、瓷器在英国市场十分畅销,但英国出口的羊毛、呢绒等工业品在中国并不受青睐,尚无外交观念的乾隆帝甚至认为中国什么都不缺,不需要与英国进行贸易,这就导致了两国之间贸易的不平等。
鸦片战争后,中国严重丧失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英两国交往愈发不平等。这样的外交模式主导着中国的国际关系,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以来,中英关系基本上处于正常的状态,特别是1997年布莱尔出任首相以来提出以香港为桥梁,全面发展两国关系,而且中英也在这一年实现了香港政权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
与180亿英镑大单同样重要的
两年前,中英关系出现了一次波折。2012年5月14日,尽管中方多次交涉和强烈反对,但英国首相卡梅伦还是执意接见了达赖,在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达赖还领取了邓普顿奖以及110万英镑的奖金。从那时开始,中英关系陷入低谷,当年的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也未能举行。endprint
但是,外交关系的冷淡必定会影响经贸关系,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这场争端可能会危及中国在英国的投资,这个数字为80亿英镑。”所以,英国政府不得不重新正视中国市场,卡梅伦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没有哪个西方国家比英国更愿意向中国敞开投资的大门、更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愿意在八国集团(G8)、二十国集团(G20)和欧盟中提出进一步促进经济开放的方案。”
于是,2013年12月2日至4日,卡梅伦带领着120名商界人士一同访华,这是英国规模最大的贸易代表团,远远超过他2010年访华时所率的代表团。卡梅伦此访被舆论解读成“为中英关系解冻”。在卡梅伦访华前夕,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引用古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形容中英关系步入正轨。
两国之间有来有往,方是良好的外交关系。李克强总理的6月访英给英国带去了高达180亿英镑((约合300亿美元)的大礼包,合作内容包括贸易、投资、油气、科研和教育等传统领域,又包括核能、高铁、金融等重点项目。另外让人惊喜的是,为了对李克强访英表示友好,英国政府在李克强到访英国的第一天也送上了一份大礼:英方当日宣布将放宽对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签证限制,中国游客的签证申请可在24小时内完成审批,并且英国正在与其它欧洲国家谈判,希望允许中国旅行者通过单一程序申请英国和申根国家签证。而在此前,签证难办一直困扰着赴英国旅游的民众。
200多年前,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敕书中说,“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和,断不可行。”这样拒绝的态度,让当时率团前往中国的英国公爵马戛尔尼一筹莫展,失望回国。
然而当代的中国已非当时闭关锁国的中国,从李克强总理在伦敦向英国两大智库所发表的演讲中即可看出中国在外交中的大国风范。他演讲的关键词是“包容”,他说,“国际上十分关注中国,对中国经济发展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中国有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看一座山,从不同侧面会有不同印象”,“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各位的关注就是对世界能不能实现包容发展的关注。”
正如李克强所说的,“英国富有科学、理性、宽容的文化特质,中国有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历史传统”,确实,英国人文化上具有由尊贵感、保守感和贵族感所带来的雍容大度的气质,就像英式下午茶一样,浓郁而深沉、优雅而从容。两国总理的下午茶时光难得之处,就在于展示了两国之间可以在一种惬意祥和、对话协商中展开。
180亿英镑的“大单”重要,下午茶式的外交同样珍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