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技术分析

2015-03-25王国军

电子测试 2015年18期
关键词:预警监管食品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激增,食品安全监管成为迫切之需,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新发展。文章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中的网络技术需求和应用设计,从而促进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运行。

课题来源:佳木斯市2015年度重点科研课题 课题名称:法律层面建设食品安全城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编号:15122

Analysis Of Network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Wang Guoju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eilongjiang Jiamusi,154007)

Abstract: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of, in particula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food safety regulatory mode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network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 design, so a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th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food safety; regulatory system; network technology

食品安全是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的切身利益,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如何深度挖掘食品安全问题存在根源,并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构建成为了当前最为迫切之举。

1 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技术需求分析

2015年10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即将实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也再次成为焦点,但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来看,由于传统监管手段的限制,并不能从源头上彻底堵住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且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鉴于此,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现代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了迫切之需,其决定着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效果,具体应该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1.1 食品安全检测协同发展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检测涉及多环节、多层面、多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多头检测、协调统一,但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机构数量的增加,再加之农业、商务、卫生、工商、粮食、食品等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性较差,不同层级检测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的现象,影响了监管效率。而现代化信息技术、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监管平台和快速检测系统的实时通讯、检测数据的汇集、共享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以动态掌握各检测部门食品安全检测进度,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形成了食品安全检测多部门协调配合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为食品安全的协同联合监管提供了可能。

1.2 食品安全预警与快速反应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在于从源头上进行风险监测,以此减少食品事故发生率,这无疑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为了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互联网、数据库和网络通讯技术来建设完善信息化、智能化预警应急系统,实现对食品安全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快速作出反应,并将预警信号传递给监管中心,以便其据此制定应急方案,这既提升安全预警应急能力,也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1.3 食品安全数据分析和科学决策的功能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根据实时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才能够据此作出科学的决策,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及时、精准、有效的数据支撑。因此,建立集成化的、统一协调的数据库系统成为了关键因素,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网路技术,以及数据挖掘、仓储和分析技术来构建科学的数据模型,促进多种数据信息的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对食品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汇集、综合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等功能,也为决策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1.4 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功能需求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监测范围窄、项目少,无法适应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复杂性,而基于现代网络技术的智能化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数据库、食品企业信用监管系统、食品信息共享系统、消费者信息反馈系统,使得食品安全的实时监控、预警、评估,以及监测数据共享成为了现实;同时,还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内外部的连接、互动和交流,有效的整合了食品监管力量,形成了集成化的网络监管体系,促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2 食品安全监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设计

2.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网络技术应用体系设计

网络技术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变革的技术支撑手段,对于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集成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是在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java语言、Asp技术以及 Spring、Struts和IBatis等Java EE系统框架,采用N层结构来进行监测体系设计的。同时,根据上述功能需求分析,基于网络技术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应该包含:

(1)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系统。该系统需要配置数字化的食品安全监测设备,并采用光度比色、酶联免疫技术以及上转发光等专利技术,实现对食品违禁成分、农药残留、甲醛和各类细菌全方位、多层次的检测和筛选,并借助于有线或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将实时监测数据传递给监管中心,从而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后续程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食品安全监管风险评估预警系统。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利用网络技术完善风险监测系统,延伸检测范围和项目,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数据库、配套监测设备和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增强食品风险监测数据的传输、分析、评估和处理能力,以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3)食品安全监管追踪管理系统。该系统中将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等,实时跟踪食品生产加工、存储、流转等过程,并将相关数据同步到数据库,以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查询和监督。

(4)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系统。该系统基于云计算模式,利用现有互联网和网络通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数据共享中心,汇集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整合、数据查询等多元化功能。

2.2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网络支撑技术选择

基于上述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网络支撑技术主要涉及:自动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条形码技术、二维码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博微信通讯技术等。

自动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其主要是借助于无线电讯号来读取关联信息。RFID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主要通过RFID电子标签将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运和监测等相关信息自动录入,并传输至数据库,实现了食品安全的无缝监管。

传感器技术,借助专业的无线传感设备,对食品供应链中生产、储存、运输等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监测、识别和处理,及时发现风险,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向监控中心发出预警信号,确保食品始终处于安全监测指标内。

GPS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一种,其相对比于集群通讯、卫星通讯和GSM而言,在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准确性和传输的稳定上具有明显优势,对食品安全进行实时监管,并及快速的将监测信息传输给监管中心,满足了食品监管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的需求。

微博、微信网络通讯技术可以用来发布食品安全监管违法、违规信息,实现监管中心与各系统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3 结语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国家、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发展,食品安全监管走向了智能化,这对于采集、分析、预防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由此本文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技术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预警监管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