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的思考——以湘南学院为例

2015-03-25湘南学院图书馆颜昌茂

电子世界 2015年20期
关键词:条码图书图书馆

湘南学院图书馆 颜昌茂

1 引言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国图书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过去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时刻都在想着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信息资源。然而,和国内大多数图书馆一样,由于原有技术的局限,湘南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是通过纸质条码和防盗磁条进行管理的,在日常流通操作中,必须使用专门的条码阅读器对准图书上的条码一本本进行读取操作,这种操作对图书的流通环节而言影响极大。

与此同时,现在国内大多数图书馆相继产生一个现象——图书馆人员规模不变而各类资源在不断增长,以至于类似于图书上架、排架、清点、剔旧等工作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工作人员时常忙于体力劳作而非图书管理服务工作。同时现有的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图书难以查找、图书难以清点、图书流通流程复杂、流通时间限制等问题,管理工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适时地出现了,利用全新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使上述问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起来,高速盘点、快速查找和定位、顺架、自助借还、自助扣缴均可轻松实现。

因此,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管理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如何结合最新的计算机及相关应用技术,提高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如何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是每个馆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高校图书馆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2 RFID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标识技术,它是传统条码技术的继承者,被称为“电子标签”。它诞生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世纪80年代起,用于产品定位和跟踪,在零售、物流等领域广泛利用。上世纪90年代末期,RFID技术开始在我国图书馆界应用。2006年,深圳图书馆最先开始使用RFID系统,之后国内一些图书馆也陆续引进RFID技术[1]。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由读卡器和射频标签组成,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信息,以此获取标签数据,数据识别工作由读写模块完成,数据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系统数据库同步,从而大大缩减人工操作量。RFID系统具有的功能很多,利用RFID技术来进行数据统计、盘点和管理的图书馆也越来也多,利用RFID 技术的开放式高校图书馆智能系统,可以实现规范的自助借还功能,能够最大限度节约人力,解决读者自带物品及书籍进入图书馆的限制,方便读者在馆内自主阅读、学习。

3 目前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弊端

如前所述,由于原有技术的局限,湘南学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是通过纸质条码和防盗磁条进行管理的。在日常流通操作中,必须使用专门的条码阅读器对图书条码进行读取操作,这种操作对图书的流通效率影响极大,在工作中难免出现弊端。

3.1 引发读者对图书馆的不满情绪

湘南学院图书馆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是通过对条码信息读取进行管理的。因传统条码信息容量很小并且只能被读取,随着各图书馆的规模越来越大,藏书越来越多,传统条码将无法存储每册图书的信息,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对馆藏图书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传统条码的识别方式使得图书馆无法进行书刊盘点,书刊的上架、排架等工作只能凭借馆员的经验来实施,书刊的流通效率极低。此外,图书馆书库工作人员长期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从事单一重复的借还书工作,难免会出错,不时会出现急躁情绪,因而引发读者对图书馆的不满情绪。

3.2 导致图书馆员自身工作满意度下降

高校图书馆书库工作人员由于长期从事单调的重复劳动,加上图书上架、倒架工作量较大,很容易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滋生消极思想;图书馆领导对图书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大伤脑筋,加上如今的大学生读者群体个性化服务要求日益提高,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工作满意度有所下降,工作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3.3 图书资源利用率逐年降低

随着高校图书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资源利用率逐年下降,已经跟不上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步伐。据统计,国内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平均只有36%上下,甚至有些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率只有5%左右[2]。因此,应用新的技术设备来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不失为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4 高校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带来的优点

近年来,我国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尝试利用基于RFID 技术的自助借还书系统。由于RFID系统本身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图书馆界不少同仁对这一技术普遍存在一些成见,要么盲目跟风、要么拒之门外,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只有客观分析RFID技术的利弊,才能根据各个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是否采用基于RFID技术的自助借还书系统作出科学的决策。RFID技术带来的服务优势如下:

4.1 拓展自习空间,有效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RFID系统采用的是一门式通道管理。图书馆所有阅览室都对读者开放,背包、课本、水杯等私人物品不再受限制,可以随意带入图书馆。阅览室和自修区合成一个整体,为读者开辟更宽裕的学习空间,大大减少读者抢占图书馆自修座位的行为。湘南学院图书馆采用一门式管理后,去阅览室和自习的人数比过去增加了30%,在中午,馆内读者也可达300余人。

实现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构造“大空间、大开放”的信息服务环境,能有效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拓展了图书馆服务渠道,这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上是一个重大突破[3]。

4.2 图书馆业务部门设置更加优化,业务流程更为合理

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高校图书馆的部门设置发生了变化,服务流程也更为合理。由开放的RFID自助借还机和RFID门禁取代传统的柜台式借阅方式。RFID系统对贴有电子标签的图书进行管理,图书馆只设一个出入通道,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可随意使用馆内所以图书资料,管理极为方便且能节省人力。图书馆的流通部、期刊部可以合并为综合服务部,主要负责馆内书刊的借阅管理及读者咨询服务工作。如向读者讲解RFID借还、阅览等方面的问题,收集和处理读者的意见和要求,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完善。

4.3 RFID技术能充分体现图书馆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RFID系统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图书借阅的方便性,增强了读者的自主意识,有效保护了自身的隐私,体现了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方便自我,满足自我,既是读者又是图书馆的管理者。RFID技术的使用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前台工作人员来说,除了熟练掌握自助借还系统的使用外,还应对图书馆的服务流程有所了解,这样在面对读者咨询时,才能使解答更加精准、到位。

4.4 RFID模式下,促使高校图书馆馆员角色向研究型馆员转变

“科研兴馆、服务立馆”,在湘南学院由教学型向应用型大学转变的进程中,图书馆也由传统服务型向研究应用型图书馆转变。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使用,使高校图书馆从事传统服务的图书馆员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信息开发、信息研究中,将学术研究与工作相结合,馆员要适应RFID管理模式下的读者咨询服务工作,努力学习新技术、更新服务理念,使自己适应新的岗位要求。高校图书馆员要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申报、撰写学术论文,实现服务工作和学术研究的双轨运行,使馆员向学者型、科研型层次发展,全方位为读者提供服务,做好文献的深加工和专题服务研究,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

5 目前引进RFID技术存在的障碍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其技术优势显而易见。但根据国内外图书馆的使用情况来看,目前RFID技术要被广泛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5.1 RFID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RFID技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全球标准,处于多种标准共存的局面。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标准是欧美的EPC Global、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UID)和ISO/IEC18000,然而这三大标准在无线频段、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各个厂家生产的RFID产品互不兼容,这给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麻烦,对RFID产品互通和发展以及在图书馆界的应用造成了极大困难。为此,我国也根据实际积极探索RFID技术标准的制定,力求我们自己开发的标准能兼容世界其它地区正在使用的标准。2006年6月9日,中国科技部等十五部委编制的《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标志着RFID产业与RFID应用进入快车道;同年10月,国家863计划设立和发布“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重大课题,表明国家正以计划和资金启动RFID技术在我国各行业的广泛应用[4]。我们相信,新制定的标准将全面推动RFID技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图书馆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5.2 RFID技术的成本问题

价格是制约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一个RFID标签目前大约要花5~50美分,加上其相应的设备及维护费用,价格是相当昂贵的。由于RFID标签还未实现大规模量产,所以成本很难降低,就目前发展态势看,该技术要在近几年大幅降价也不太现实。特别是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每年统一由学校拨付用来购置文献资源的经费本来就紧缺,因而学校层面更愿把有限的经费用在资源建设上,而不是花在RFID设备及其条码上。此外,高校图书馆将所有馆藏图书重新贴上RFID标签也是不现实的,而且在老旧图书上加贴价格不菲的RFID标签,在经济上也是不划算的,这就是目前实施RFID系统的图书馆大都是新建图书馆或只是部分书库实施的原因。目前经费问题是长期制约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从经济性角度评估采用RFID技术的可行性。

5.3 RFID技术的安全问题

(1)防盗功能。在具体应用中,RFID标签是贴在书籍上的,与传统防盗磁条相比,其隐蔽性较差,容易被某些读者发现并撕毁,因而其防盗功能还不如传统磁条好。

(2)读者隐私权问题。由于RFID标签很容易被截获数据或跟踪,所以入侵者就有可能获取读者的借阅信息,从而破解读者的借阅习惯和行为方式,甚至是位置跟踪。但国内图书馆对读者隐私保护的意识不强,这一点也许并不成为问题,但随着国民意识的进一步提高,RFID的安全与隐私性终将是一个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技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5]。

综上所述,从经济角度和安全角度看RFID技术与现行的条形码技术相比似乎不合算。就目前情况来看,地方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到非引进RFID技术不可的地步。当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条形码技术还可以应付,至少短期内不会考虑引进RFID技术,这正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引进RFID技术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6 结语

目前,RFID技术已经开始在国内图书馆应用,是未来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实践证明,RFID技术能大幅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水平,其优点是:简化借还书操作流程、加速图书的盘点作业、简化图书搜寻定位等,读者可全天候自助借还图书。通过对RFID技术的全面解读,不难发现,虽然RFID技术具备办公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但其仍然存在成本较高和安全隐患问题。由于目前我国高校现有的办学规模还普遍处于发展阶段,综合人力、物力、资金等多方面因素考虑,高校图书馆在引进RFID技术时要全盘考虑,根据办学规模逐步引入RFID自助设备,建议采用人工借还与自动借还相结合的方式。

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技术一定会不断完善,价格也会不断降低,一定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各高校图书馆。期待它的出现,能够营造一个更加人文、和谐的高校图书馆。

[1]黄家兴.RFID在国内图书馆应用趋势研究——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报告[J].图书馆论坛,2011,(5):82—84,118.

[2]林曦.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探索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9(12):138—139,128.

[3]史素梅,何小凤.基于RFID管理模式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角色转换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4(4):85—87.

[4]李鹏.对高校图书馆引进RFID技术之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89—90,96.

[5]杨桦.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再思考[J].兰台世界,2009(16):79—80.

猜你喜欢

条码图书图书馆
热线互动
浅析影响商品条码质量的主要因素
图书推荐
日杂商品条码质量现状研究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ISSN条码的制作和印前输出要点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