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及对亚投行的启示

2015-03-25岳文淑李响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产权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布雷顿黄金货币

◎ 岳文淑 李响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主张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怀特计划”最终战胜了提议设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凯恩斯计划”。一些自由主义者认为,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确保了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而现实主义者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利用其债权国优势取代英国确立霸权的工具。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于1973年崩溃,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还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机构,美元霸权也持续至今。71年后的今天,在全球经济未能明显复苏的背景下,各国普遍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美两国的关系似乎与71年前的美英关系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过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从而为我们当前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1 布雷顿森体系成立的背景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终结。一战结束后,国际社会曾试图恢复金本位制,但由于世界范围内价格上涨,国际黄金分布失衡,恢复传统金本位制已经不具备必要的基础。1929-1933年的“大萧条”最终迫使英美等国家先后放弃了古典金本位制度,而一战后恢复金本位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社会始终呈现出动荡的局面。建立一个相互协作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思想在危机年代就已经萌芽,但率先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研究与设想的是德国。1940年德国提出所谓的“冯克计划”,主张以马克代替黄金,建立一个以柏林为中心的多边清算体系。1941年9月,为了与“冯克计划”抗衡,时任英国财政部顾问的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提出了“国际清算同盟计划”,

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凯恩斯方案”。美国对日宣战之后,之前一直孤立主义盛行的美国也提出了一份自己的方案,即由财政部助理国务卿哈里·怀特提出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也称为“怀特方案”。

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1 凯恩斯方案

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欧洲国家损失惨重,经济严重衰退,而美国黄金储备和贸易量迅速增长。战后英国希望能建立一种有利于自身的国际货币体系。由英国明星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凯恩斯方案”主张建立一个“国际清算同盟”体系,“同盟”类似超国家银行,各国中央银行在“同盟”开立往来账户,记账单位为“班科”(Bancor),以黄金计值,官方债权债务通过转账进行清算。顺差国将盈余存入账户,逆差国可按规定份额向“同盟”申请透支或提存。会员国可以用黄金换取“班科”,但不可用“班科”换取黄金。各国货币以“班科”标价,非经理事会批准不得变更。各国分配份额按照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平均值计算。凯恩斯的主要意图是解决英国二战后面临的国际收支困境,并解除金本位制对英国国内经济政策的束缚及施加的通货紧缩压力。

2.2 怀特方案

与“凯恩斯方案”不同,“怀特方案”主张在战后建立一种“国际稳定基金”,基金资本总额至少为50亿美元,认缴份额取决于各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基金规定使用的货币单位为“尤尼它”(Unita),每一“尤尼它”等于10美元,它可以与黄金相互兑换,在成员国之间自由转移,并可用来向“基金”购买外汇,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非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不得任意变动。“怀特方案”强调黄金的作用,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

这两个计划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如都旨在维护汇率稳定,主张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减轻对外汇汇兑的限制和管制、建立多边清算安排、对赤字国提供临时性资金援助等,并且都希望得到各国的广泛参与。

2.3 最终方案

1944年4月,经过艰苦的谈判,英美两国达成了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的《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的核心条款最终被纳入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当中。

1944年7月1日,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齐聚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讨论战后国际货币安排。经过为期三周的紧张谈判,各方达成协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 《布雷顿森林协定》。其主要成果是决定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以及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战后国际货币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确认美国规定的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成员国需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即确定本国货币平价。平价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一固定”。即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为法定汇率上下各1%。若市场汇率波动超过1%,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维持汇率稳定。同时一定情况下成员国可以调整本币平价。

第三,废除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第四,国际收支的调节。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1945年12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总部都设于美国华盛顿,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形成立。该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关系又有了新的统一标准和基础,一战以来的混乱局面得以结束。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对外经济活动中汇率变动的风险,对于推动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体系运行初期美国不断扩大的军事投入客观上促进了西欧国家储备力量以实现多边自由汇兑。但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海外军费有增无减,导致了美元危机频频发生。1968年为维持体系运营,创立了特别提款权,但在特别提款权首次分配的一年多后,就爆发了空前规模的美元危机。美国总统尼克松被迫抛出“新经济政策”,中止履行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直到1971年底,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和10国集团代表在华盛顿史密斯协会大厦达成“史密斯协议”,美元贬值,汇率波动范围拓宽。1973年美元第二次贬值之后,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以自由浮动为特征的货币体系转变。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终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本身是古典金本位制的一个现代改良版本:美国之外的国家的货币与美元确定兑换比率,从而达到稳定汇率的目的。而美元自身发行需要相应的黄金作为发行准备,每一美元都价值一定量的黄金,由此美元价值也得到稳定。

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行将终结之时,情况则截然不同。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制约了美国以外的政府进行不谨慎的信用扩张,但却对美元发行没有实质的限制。对于美国政府而言,通过税收筹集资金支持耗资巨大且旷日持久的支出项目虽然是最合理的做法,但在政治上十分不受欢迎。于是发行债券融资变成司空见惯的手段,而在债券发行的同时,中央银行也要向市场投入相应规模的货币量,以防止挤出投资效应的出现。当然即使没有财政支出的助推,当时的货币政策一般也十分宽松。最终市场上美元货币量不断增加,而作为美元发行准备的黄金增加十分有限。

不言而喻,此时,每一单位美元都不会再具有其所承诺的购买力,也就是不再对应同等价值数量的黄金。

市场上一些投机者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选择做空美元来套取黄金——即在市场上大量卖出美元买入黄金,如此一来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则愈发悬殊,愈发偏离之前承诺的水平,这一体系也就难以维系了。

此时美联储面临3个选择。一是动用黄金储备收回市场上过剩的美元,期望美元价值重新稳定,成本高昂且难度巨大。二是重新划定美元黄金的兑换比率,这一手段不甚有效。三是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现实中美国选择了放弃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此终结。

如果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那就是无论设计如何精致的体系,良好运行仰赖的是决策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适应现实情况的持续更新和改进,以及制度设计之初对人性的洞悉。

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之后,当今世界实行的是一种“自由浮动”的汇率体系,不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都处在分散且互相竞争的环境下。这当然不是最精心设计的货币体系,甚至可以说它毫无设计,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货币需求依旧借此得到了相当的满足,因为谁又能想出更好的方案呢。

4 布雷顿森林体带来的启示

4.1 对亚投行未来发展的启示

时下经济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当属亚投行。无论是从成立目的,参与国家、还是发起国自身特质等各个方面,亚投行都不免被与作为旧日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柱之一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如今的世界银行相比较。

首先亚投行的成立目的是向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而世界银行成立之初也是为经历毁灭性战争的欧洲和日本筹集重建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不同之处在于当时战争虽然毁灭了为数甚巨的实物资本,但历经时代变迁积累下来的各种文明的制度设计并未完全消失,积累在各个阶层和职业人群身上的人力资本也有相当的剩余,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都能很快从战争废墟中重建起自由和繁荣的国家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当时的贷款几乎无论流入哪一个市场部门都能被有效利用以满足最大多数人最为迫切的需求,那也正是该机构成立的目的所在。

而当今的亚洲情况则截然不同。不少亚洲国家对经济的管制由来已久,对所获得贷款运用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因此最应关注的问题反而是对放贷条件的确定,即哪个国家的何种项目有资格获得贷款。严格的放贷标准对于这一新生机构良好运作至关重要,其中不但包括对贷款人偿还能力的考量,也应包含对项目本身会为环境和当地社会带来何种影响的综合考虑。

总之,亚投行或许会在其所追求的目标上收获颇丰,但恐怕不会实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当时所达成的目标。

4.2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经极大的推动了美元的国际化,原因之一就是体系设立之初实在没有任何货币有能力与美元竞争。那么在中国版世界银行——亚投行即将成立的今天,人民币是否也具备进一步实现国际化的契机,这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从最为基础的层次考虑,只要亚投行以人民币放贷,再借由某些放贷条件规定贷款只能用于购买以人民币结算的商品,对人民币的需求自然有所上升,人民币也就更加“国际化”。归根结底国际化只是一个概念,对一种状态的描述,更多取决于描述者主观的价值判断。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奇迹般的美元国际化仅仅是缺乏竞争的结果。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下,不同种类的货币服务于不同的市场细分,而美元则为那些对其他货币缺乏足够信任的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可以接受的选择。一言以蔽之,人民币实现简单的国际化并不困难,而且目前也进展顺利。但要实现取代美元地位的国际化所需不仅仅是以此货币放贷的银行或者几种以之计价的金融资产,而是市场参与者对该种货币以及其发行国所抱有的信任,对未来稳定的预期,以及货币本身足以与所有竞争者抗衡的实力。

4.3 政治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当然不只是一个货币体系,它也赋予了储备货币发行国不适当的政治地位,使之不但不为自身货币政策负起必要责任,也使其他国家连带受到信用扩张的影响。所幸的是这一地位一定程度上已经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被削弱。这只能说明以单一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货币体系,无论其初衷如何良好,都难免受政治需求左右而陷入导致自身崩溃的境地。美国没能证明自己幸免于这一根植于人性的弱点,也很难相信其他国家其他货币能够胜任这一职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无数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很难被单一个人、机构或者国家有效利用来使其做出所谓最佳决策,以单一货币为主导的货币体系理所当然会漏洞百出,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不同国家不同种类货币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也正是市场经济赖以发挥作用的本质所在。

猜你喜欢

布雷顿黄金货币
黄金雨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盛逝
古代的货币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以年表说逻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背景的教学思考
古代的货币
让细节点亮课堂——“布雷顿森林会议”教学案例
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