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打印技术国内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2015-03-25彭芳芳徐方明张明宇傅晓亮

科技传播 2015年15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申请量实用新型

彭芳芳,徐方明,张明宇,周 珑,傅晓亮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北京 100083

3D打印技术国内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彭芳芳,徐方明,张明宇,周 珑,傅晓亮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材料工程发明审查部,北京 100083

本文对3D打印技术的国内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统计,具体从专利申请量、申请类型、申请人、申请技术侧重点(IPC分布)、法律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为我国3D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建议。

3D打印;专利申请

目前,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其可用于模型、模具、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1]。本文对3D打印技术的国内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望为我国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研发、专利技术布局及战略提供参考。

1 专利信息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14年(含)之前申请的中国专利申请,摘要库检索:3D打印or增材打印or三维打印or3D快速打印or(三维s快速成型)or(“3D”s快速成型),检索出3035件相关结果。

1.1 申请量

图1表示2000年-2014年的专利年申请量的情况,2012年之前年申请量均在几十件以内,至2012年,年申请量大幅增加,达100余件,并在之后的2013、2014年年申请量急增。可见,我国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正在该新兴技术领域积极寻求专利保护、进行专利布局。

1.2 申请类型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在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中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较少,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占到37%,发明专利申请占58%,可见,含金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虽然比例高于实用新型,但并没有占据很大的比例优势,说明我国在3D打印技术领域方面还需要对专利质量和专利稳定性方面多加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在统计中发现很多申请人采用实用新型和发明同时申请的方式,该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专利保护策略,应当值得鼓励。

1.3 申请人

由图3所示的申请人分布图可以看出,3D打印技术领域中国专利申请主要由国内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提出,申请量前十位中有6所高校或科研机构,4个企业,且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利申请类型较多为发明专利申请,可见我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在3D打印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而多数企业的专利申请保护类型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申请量较少,因而企业需要对该领域进行更多技术和研发的投入。

1.4 申请技术侧重点(IPC分布)

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分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某技术侧重点。由图4可见,3D打印技术领域国内专利申请中一半以上集中在B29C(塑料的成型或连接;塑性状态物质的一般成型)和B22F(金属粉末的加工;由金属粉末制造制品;金属粉末的制造),尤其是B29C,其占了41%的比例。C08K(配料)、CO8L(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B41J(打印、选择印刷机构)、A61L(假体)、B28B(粘土、陶瓷等成型)、G06F(数据处理)等方面也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通过统计,作为基础的3D打印所用材料相对单一,需要国内申请人对该核心技术多加关注。

1.5 法律状态

掌握专利法律状态,对于技术的改进创新、新项目申报以及资产运作、技术贸易的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由表1可以看出,在3D打印技术领域,再审、授权有效专利占据绝大多数,无效、授权失效专利仅为个位数,这与该技术为新兴技术有着必然联系。在审专利申请的数量较多表明该领域处于活跃阶段。授权有效专利反映专利的技术质量和价值、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对于授权失效的专利仍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价值,并可免费使用。

G306

A

1674-6708(2015)144-0103-01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申请量实用新型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方大九钢新获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霍尼韦尔新型制冷剂获欧盟科研机构认可
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专利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