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高效课堂从勇于改变开始

2015-03-24张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校课堂教师

张悦

建立“高效课堂”是课堂改革的迫切需要。课堂的有效性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一直将教育质量视为生命,更是将建立“高效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并于两年前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

调研后的现状坚定了学校改变的信念

翻转课堂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以最大限度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学习的进程,缩小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对课堂学习效率产生的影响。我们首先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拟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对策研究。调研结果如下。

现状一:“一人得病,全班吃药”,面对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

调查发现,“订正”与“讲题”是教师们最擅长的工作。尤其当学生练习出现问题时,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冲进课堂,一路狂讲,而忽视了在这期间有许多学生已经学会却被强迫陪绑听课。看似教师讲解密度很大,但针对性却不强,这怎么能算高效的课堂呢?

现状二:教师抱怨学生太笨,进度推不下去,课时不够用。

学生学不会,教师的法宝是“磨”与“练”。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将突破难点的策略积累下来,更谈不上将“经验”传承下去,为下届教师避免同样的问题做好积淀。长此以往,教学总是靠补漏完成,课时又怎么够用呢?

现状三:教学设计很精当,但在实施中却因为学生纪律问题而未能完成教学任务。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们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关注的只是知识的学习,没有意识到课堂组织及反馈形式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

面对上述现状,我们开始了探索之路。两年来,我们曾经历过“翻转课堂就是微课”的认识误区;我们也曾经历过“教师点灯熬油地制作微课”而学生却因失去现场监控,课堂流于形式的尴尬;我们也曾经历过iPad成为游戏平台的困惑。面对诸多困难,我们再次调整研究思路,将翻转课堂定位于教学辅助手段,针对教学中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展开策略研究,其过程就要突出一个字——“实”。在建立高效课堂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在朝阳区教委的支持下,我校成为朝阳区“星火计划”实验校,“优学向上平台”为我们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管理方式的改变激发了教师研究的热情

为了激发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

1. 凡参与网上“安家”的教师可免交相关教学档案(如教研活动记录、题库积累、学困生记录等),因为他们上传的资源是完全可以取代这些的。

2. 为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凡积分够标准的,均会得到奖励书籍。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促进了阅读习惯的培养。

3. 每学期教师课程资源的积累由学校下发给下一届学科组,在减轻了教师备课及搜集资料负担的同时,实现智慧的传承,不断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

就这样,一部分教师率先行动起来,在网上“安了家”。这个“家”里有学生、有各科教师,还有家长。这里成了我们校本化翻转课堂的“基地”。它虽然不能替代课堂,却是课堂有益的补充。这里没有特意的开放,却为家长走进课堂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教与学方式的改变让我们收获了“高效”

根据前期调研,我们开发了如下网络使用功能。

功能1:针对教师订正错题过程中学生“陪绑听课”的问题。

策略:拿起手机,把要对学生说的话录下来,放到网上的“家”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

功能解读:教师将课程资源上传后,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看到学生学习的痕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踪辅导。

此外,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水平自主选择课程资源,自主决定播放的速度与遍数。这样,巧妙地避免了因“讲题时教师过于激动”而造成的师生关系紧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另外,教师在录制微课的过程中也会不断规范自己的语言,避免了上课讲题时的随意性。同时,“难点视频讲解”的积累,不仅成为本年级的资源,也为下一个年级教师提供了借鉴。大量的“同课异构”资源,解决了年级组间教师没时间互相听课的问题,促进了教师间的学习。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以教师个人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资源共享,一人承担一个主题,进一步减轻教师们的负担。

功能2:针对课内分层教学中教师分身乏术难以实施的问题。

策略:复制一个自己,在课堂上当助教。

功能解读: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可以录制一段拓展提高的教学讲解视频,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基本课程讲完后在全班播放,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则腾出精力辅导学困生,以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同理,在全班做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将本课的难点解析反复播放,让没有听懂的学生有再学习的机会。

功能3:针对减负文件中“不能给家长留作业”的要求,使得许多需要反复训练的知识点难以落实的问题。

策略: 将老师带回家,为家长减负。

功能解读: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每天还是需要进行口算、生字默写等必要的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平时默写、训练的节奏录制成音频上传。学生下载后就可以实现教师一对一的默写训练。同时,这个音频文件可以成为班级训练的一个标准。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录制不同的标准,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音频文件不仅可以在家使用,也可以在课堂上使用。教师可以规定一个达标的时限,为学困生赢得训练的时间。

功能4:针对“口头作业”教师没时间检查的问题。

策略:学生录制好后上传至公共平台,所有家长、同学都可参与评价。

功能解读:评价主体的扩大,无形中建立了多元的评价体系。家长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全班的水平,从而对比自己孩子的情况,让学生及家长都明确努力的方向。

功能5:针对科任教师常被忽略,特长发展难以保证的问题。

策略:延展社团课程,建立各个学科的特长生队伍。

功能解读: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科任教师也应参与到他们所教的班级中。他们在网上开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课程”供学生选择。与市场上的训练光盘有所不同,它们是社团课的延续,是面授与网授相结合来提高实效。此外,我们还将一些体育达标项目的训练口令录制上传,使学生得到贴身私教的指点。

目前,参与的学科还不多,微课还没有形成系列。但是,我们要实践的翻转课堂不仅是主科的阵地,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翻转课堂校本化模式研究已经全面推开,教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策略,形成了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科研兴教”的理念。

对成果推广形式的改变,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特色的形成

翻转课堂只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一个手段,只有将学校已有的优势以及各个层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才能形成体系,真正实现“减负、高效”,从而达到提升办学品质的目标。我们尝试将“课堂习惯培养”与翻转课堂成果进行有效整合,以习惯促高效,用高效养习惯,逐步形成朝阳外国语学校高效课堂的教学特色。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尝试一:课堂环节的无缝衔接是保证高效的基础。

细节决定成败,高效的课堂,不仅要教学设计得精当,教学组织形式的无缝衔接也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

尝试二:师生的默契节省了大量的课堂组织语言。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的默契节约了大量的课堂组织语言。

尝试三:多词听写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我校规定在听写字词时,随着年级的增高,教师一次读出的词汇从一个增加到五个,以此训练学生的倾听记忆能力。

尝试四:课堂评价标准中的“硬指标”是高效课堂的又一个保证。

我校依据朝阳区C类课标准及朝阳区普式习惯培养指标制定了《朝阳外国语学校常态课达标方案》, 对各类课程中学生个人思维量及个体活动的时间提出了量化要求。

基于以上的尝试,我们将教师们在课堂中的“妙招”录制成视频,供教师们相互学习。我们还将第一代朝外人请回学校,录制“老教师的一天”,从最常态的点滴入手,为年轻教师提供学习的素材。

在建立高效课堂的研究过程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和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但是,我们坚信“改变”了就会离目标更近一步,坚持“改变”就会在科研兴校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为了每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学校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推介
圆我教师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