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2015-03-24魏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走班制平均分挑战

魏宁

随着教育部在2014年底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明确表示2017年全国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后,“走班制”一下子火爆起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走班制,简单说,就是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班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在不同教室流动上课的教学管理制度。走班制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锻炼了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在考试形式趋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背景下,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但对于教师,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来说,实行走班制,首先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这挑战非常明确,就是教师要有非常强的课程开发能力。我之所以用“课程开发”这个词,就是想说,走班制中的课程绝不仅仅是编一份讲义那么简单。而是既要考虑为什么开这门课程(课程目标)、课程教什么(课程内容)、怎么教(教学方法),还要设计出详细的课程评价、考核方案,这绝对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走班制的环境下,教师仅靠一门课程就能打天下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因为,既然是走班选课,就必须有足够多的课程可选,如果课程总量不足,走班制将徒有虚名。以走班制历史最悠久、实施最成熟的美国为例,一般学校都会有百门左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有些学校甚至有多达200门课程。具体到信息技术类课程,笔者检索了几所美国高中的课程设置情况,课程数量都在10门以上。这就意味着,目前习惯了只会炒信息技术必修课这一“大锅饭”的教师,到时如果不能端出几道上好的“特色小炒”,恐怕日子不会太好过。

走班制除了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它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也不可不防。

首先,走班制的学生在选课时会更加“感情用事”。有调查表明,走班选课时,更多的学生并非理性地进行选择,而是由着自己的个人喜好。比如:因喜爱某位教师而选择他所开设的课程,因喜欢和某些同学在一起而选择同样的课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将在相当程度上左右学生的课程选择,这对教师的教学或许会产生微妙的影响。

其次,走班制将迫使教师在开发课程时不得不去迎合学生的口味。由于课程选择权完全在学生,教师开发的课程即使再符合课程理念,再有学术品味,若是不合学生的口味,恐怕结果只会是学生“用脚投票”,远离你的课程,这也就意味着课程的夭折。走班制的本意是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如果一味迎合学生,则免不了给课程蒙上一层功利色彩。

再次,走班制的学生将更难管理。对于自幼习惯了被大人管教、自主意识较为缺乏的中国孩子,一下子没有了班级的概念、没有了班主任、没有了“同桌的你”,在走班上课的管理上恐怕还真是个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走班制教学可能会毁于那些难以“管教”的学生。

最后,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走班制是手段而非目的,实施走班制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加自主、多元的学习,它必须在相应的考试制度改革之下才能发挥出最大功效。否则,走班制很有可能反过来成为应试教育的助推器,如果像某些地方那样,把“期末考试中走班制学生的平均分要高于传统班级学生的平均分10分”作为走班制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走班制只会离它的初衷越来越远。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启动,走班制已经向我们大步走来。它将给信息技术教师带来挑战,它也有自身的先天不足,但它更孕育着巨大的潜能。面对走班制,你准备好了吗?

猜你喜欢

走班制平均分挑战
这样做合理吗
教你学会平均分
平均分一半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第52Q 迈向新挑战
两种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