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03-24任忠堂
任忠堂
【关键词】 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法;习惯;
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3—0047—01
“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的确如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在学生的一生中相对短暂,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却是长久受用的本领。将来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主要还是靠自主学习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愿意学
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兴趣,其本质也就是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其次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实践表明,学生喜欢一位教师,连带着也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能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学记》中 “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使其终身受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以及善于表达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从“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过河,到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最终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为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条件,把课堂交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机会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其实,让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自己阅读,自己表述,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大胆质疑、争辩,使他们有一种平等的喜悦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善于学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奠定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
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看,小学阶段是训练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业成绩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仔细阅读的习惯、认真倾听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合作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定期复习的习惯。
四、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使学生坚持学
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需要、动机、目标期望、归因、态度与价值观、自我效能感等,这些都是在学习中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不可忽视的。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肯动脑思考,转向父母或老师寻求答案。此时,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千万不要代替学生解答难题,要以坚定的眼神鼓励学生动脑思考,用热情的话语激励学生敢于攻克困难,使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要恰当,学习目标太高会导致失败,学习目标太低,即使成功了也感受不到应有的愉快。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情,提出适当的目标,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开放的、新奇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