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的思考
2015-03-24陈光胜
陈光胜
【关键词】 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考试程序;监督力度;诚信
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20—0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基础,国家考试为主导,社会助学为辅助的一种教育形式,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近几年来,自学考试制度也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社会考生报考人数持续下降。诚然,这与普通高校的扩招、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分不开,也与许多学历教育的无序、不公平竞争有关,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自学考试制度逐渐显现出的考试诚信发生危机、社会公信力有所下降,这是制约自学考试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诚信危机、社会公信力的下降,不仅危害自学考试人才培养质量,也威胁到了国家考试的权威性,更严重影响了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扼制,自学考试因其具有的广泛性、社会性、大众性等特点更会加剧社会的诚信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讲,如不加强管理,会对自学考试事业发展造成颠覆性的后果。
一、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有所下降的原因
1. 考试违纪舞弊。教育部2004年就颁布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同时要求包括自学考试在内的所有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考前均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这对于指导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从现实来讲,不履行承诺而违纪舞弊的考生依然不在少数,违纪舞弊现象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作弊规模也从“单一”模式向“集团化”的势头发展,出现了一批高科技支撑的“行业”作弊犯罪集团,因对“集团化”作弊没有清晰的法律条文明确界定,对此问题,虽然考试机构与有关部门联合打击,但成效仍然不明显,即使公安部门介入,也因缺乏法律依据,只是警告等处置而已,尚存在许多监管盲区。
2. 考试专(兼)职工作人员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有些考试机构认为监考过严会使考生规模下降,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与三本院校、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无门槛,“交钱上学”、“交钱拿证”作对比。甚至为保护小集团的利益,把考试不出现大面积违纪舞弊行为作为底线,失职渎职。还有许多监考,特别是县(区)分考区监考,惧怕报复现象,顾虑“抬头不见低头见”,甚至认为自考生学习不容易,出于同情和怜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玩忽职守。自学考试从性质上说属于过程评价考试,不同于选拔性的高考,考生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采取无所谓甚至漠然的态度,助长了考试舞弊的歪风。
3. 社会助学机构管理“失控”。近年来随着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终结及“阳光招生”的实行,国家教育部取消了普通高校招成人教育全日制脱产班,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青少年比例逐渐增大。由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不受地域、办学形式的限制,存在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助学机构缺乏有效管理,使助学和培训范围界定不清,教育部门或人社部门都在审批培训机构,造成监管主体不明,导致我国培训市场失控。加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少助学部门中存在没有提供良好的师资和助学环境等问题,针对考生的诚信考试教育流于形式。助学也只是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棒,完全陷入应试教育怪圈。再者,由于教育理念的相对滞后,使得自学考试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有所减弱。自学考试创立伊始就以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为主要参照模式,许多体现自学考试特色的环节受到种种限制,降低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诉求。
4. 社会诚信教育的缺失。多年来,人们存在许多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误解,致使传统的诚信教育趋于崩溃,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中华儿女立身之本的底线被打破,从根本上影响了诚信教育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普通民众讲求诚信的愿望逐渐降低,诚信意识日渐淡化,人们已习惯于以一种近似麻木的心态来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失信现象,社会正气的衰弱和舆论监督的无力,使失信行为处于一种不受约束的真空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以“诚信应考为荣,违纪作弊为耻”的考试诚信道德评价标准难以真正立足。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信力下降的危害
自学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自学考试中作弊的后果和其他考试相比,造成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会更大。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对人才的公正评价,而且严重损害了自学考试的社会基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近30年的发展,一直靠质量标准来维系,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自学考试的课程和学历,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市场经济挂钩,或是通过违纪舞弊,用失信的手段获取利益,如此培养的人才,有损于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的初衷或本质,将会影响多年积累起来的自学考试的良好信誉。以数量来换取质量的做法,长期发展下去会动摇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根基。一个没有社会公信力为后盾的自学考试事业也只能昙花一现,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信用危机,阻碍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创建。
三、提高自学考试社会公信力的对策
1. 呼吁国家尽快制订并出台《考试法》。《考试法》要针对考试作弊现状,在考试的组织管理、审查程序、纪律监督和作弊处理等方面做出明确清晰的界定,何为违反纪律,何为情节轻重,何为构成犯罪等在法律条文上要进一步细化。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使之成为规范考试秩序,净化考场环境,防止考试违纪舞弊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特别对组织策划考试作弊,窃取泄漏考试试题,替考等作弊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对拒不执行者要有相应的惩戒。对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的国家考试专(兼)职工作人员予以严惩,对作弊后果严重、手段恶劣、影响极坏、严重破坏考试秩序的行为,对参与考试的工作人员造成身心伤害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只有让违纪舞弊者付出高昂的代价,考试违纪行为才会得到遏制,只有用法制来保障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正义,才能为社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2. 要不断规范考试程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规范是人们的行为与操作应该遵循的模式和标准。首先考试管理部门要规范考试程序,按照考试的原则、考试的组织、考试的实施与管理制定各种规范,包括考务细则、考试主体的资格、考生的权利与义务、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凸显国家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对助学部门的监督,定期检查助学部门的办学状况,使助学部门明确办学的方针、目的,办学规范化。在大力加强政府监督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各界的监督,使目前这种体制有所转变,同时,设置举报箱、曝光台,公开办事程序,实施“阳光工程”,消除考试部门的“特权”思想,认真抓好考试法规制度的落实,靠实责任,强化跟踪督导,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及时处理违纪违规人员,维护国家考试法规的尊严,从而减少和杜绝考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3. 要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自学考试评价体系要关注考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考试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考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考生的学习过程、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帮助考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目前我国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参差不齐,操作缺乏相应的评价机制约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评价、盲目评价、单一评价的弊端。评价内容仍存在过多的偏重学科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使用量化结果,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手段和科学方法。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考试评价体系任重而道远,要高度重视考试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探寻日臻完善的评价内容与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建立国家考试的社会诚信体系。目前,自学考试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考试诚信档案,缺乏将考生的违规行为如实记载,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的渠道,也无法对考生档案实施动态跟踪,即使多次作弊,最后也能获得毕业证书,对其职业生涯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现行的有关规章制度过分依赖个人自律,在这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单靠个人自律约束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监督的自律约束往往会因利益与欲望的驱使而失去功效。只有构建长效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诚信环境,才能培育良好的诚信秩序。这不是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的力度,提高信用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及严密性,给讲信用诚信的人给予褒奖和赞扬,反之则给予制度的约束及惩罚。开展考试伦理道德建设,构建考试诚信体系,规范考试管理机构及考生的行为,需要社会上下合力构建讲求诚信为荣的和谐氛围,培养和树立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建立健全公正公平的制度平台和社会环境,还教育考试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自学考试的社会公信力的提高才能有所保障。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