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地看待澳大教授“性騷擾”事件
2015-03-24孫庭偉
孫庭偉
踏入2015年,對於“馬交”澳門大學來說,可謂是非風波不斷,先有曾經掀起本澳輿論風波的教授“性騷擾”事件被大小媒介廣為報導,近日再有政府審計局大曝“澳大”數宗罪,再次引發社會輿論一面倒傾向的熱議紛紛,不僅澳門大學領導趙校長本人成為輿論追蹤的目標,連新任文化司司長也一再被媒體記者逼上墻角,不得不三申五令向社會交待他本人及澳門政府對澳大事件的嚴正取態,以釋社會疑慮。
同樣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近日我們也看到,一份聲稱由52名澳大新舊生所發出的求情信在各大媒體公示,直情洋洋灑灑幾千字的真情告白,動機不外乎“救恩師”、止謠言,雖然這份公開信引起不少媒體記者質疑究竟這52人的真實性有多大?但由此聲明卻也告訴我們,顯然關注澳大教授“性騷擾”事件的不只是澳門社會,連早已畢業離校的澳大舊生也不得不出手聲援,可見事件隨著發展態勢的演變,早已超出事件本身的影響。我們在接受媒體各種資訊時,也要從事件背後來挖掘,當然,前提是不必要牽涉到“性騷擾”事件本身的道德是非或對與錯,因為,當事人的對與錯均有待澳大內部的公正調查以及公佈真相,最終還當事人以清白及還澳門大學以聲譽。
從澳門大學教授“性騷擾”事件本身來看,儘管只是多年前發生的涉嫌性騷擾個案,但是對澳門大學的聲譽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位的校方領導人所面對的社會輿論壓力更大;其次,對澳門大學的數千名在校職員和師生而言,無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也如履薄冰,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在所難免;第三,對澳門社會的影響方面,由於近期社會文化司譚司長的一再強勢表態及部分媒體的大肆報導,批評某當事人個人行為的同時,似乎也刻意劍指當事人所在的澳門大學,甚至有媒體公然由此及彼提出“澳大校長下臺”的口號,可見事件遠非定性澳門大學自身內部單一事件,而是由個人道德風化事件,上升為導致本澳社會出現各種對立分化的大事件,這就值得社會各界予以關注及從中深入反思,吸取一定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