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系统论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2015-03-24义,詹

四川建筑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除尘系统论承包商

蒋 义,詹 冰

(中国五冶集团机电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66)

浅析系统论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蒋 义,詹 冰

(中国五冶集团机电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66)

电力建设项目要素众多,为协调控制项目的各要素按照统一的目标推进,基于系统论思想,文章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电力建设项目的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就系统理论在建设项目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叙述。

系统论; 电力建设; 施工组织; 应用

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其涉及到的相关方也越来越多,工艺结构复杂,参与建设的人员众多,为避免工程组织杂乱无章、参与单位各行其道、管理混乱,需要一个纲领性、贯穿始终的思维方式来管控全局,而系统论就是非常适合的思想理论。下面以电力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例,了解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有哪些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1 系统论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1.1 整体性原则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按系统论观点,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电力建设项目是以投资方(业主)为核心,监理、施工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以合同为约束,围绕将电力建设投产的整体目标而聚集成为的一个集合体(图1)。

图1 建设项目各单位的关系

1.1.1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电力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业主居于核心位置,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同业主属于合同约束关系,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对这些下属合同单位进行进度、安全、质量控制,而总承包商、设计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之间严格来说没有从属和强约束关系。如果这些下属合同单位的行为和工作关系完全依靠业主来进行安排和协调,那么一是大大增加协调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二是整个系统的运转会逐渐僵化,冲突会越协调越多,最终会形成各单位认为业主太弱势、协调不力,结果各行其是,不听从业主的指挥,按照对自己单位有利的原则处事,甚至相互拖后腿,最后工程结束后没有赢家。

按照系统论的思维方式,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参建相关方认为一个工程项目的维系是完全依靠合同,而没有意识到在签订合同后,所有相关方即使没有合同制约,也已成为了一个系统的一个要素,一个整体的一份子。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按照整体性原则,相关方应该在不产生较大成本(如产生费用双方可协调解决或提请业主增加投资)的前提下相互配合,为对方提供便利条件。这样,施工总承包商可以为设备材料商的现场卸货、清点、设备缺陷处理提供帮助,为设计单位设计修改、设计优化出谋划策;而设备材料供应商也能够按施工总承包商的要求调整到货顺序、提前到货、及时提供现场技术服务;设计单位能按施工总承包商的要求加快施工图出图速度、修改非功能性设计以便现场施工。从而真正做到互惠互利,证明以整体性思维做事才能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1.2 不但方向要相同,步调更要一致

方向一致能够形成合力,但行进中的队伍如果某个个体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队形散乱,降低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

电力建设项目参与方众多,总的目标都应该是项目按期竣工投产,但工程进展步调一致的重要性总有些参建单位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却为了各自单位的利益不管不顾。

如:某电厂地下管网施工,管沟开挖和回填由土建单位施工,沟内管道由安装单位施工,土建单位为便于挖机的调配、减少挖机转运时间,一天开挖了将近千米管沟,而安装单位最多每天只能完成几十米管沟的管道安装。二者的施工进度严重不匹配,最后未来得及施工的管沟因下雨垮塌、积水,不但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管沟还需要二次清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安装单位根据自己的资源配置情况,编制详细的地下管网施工计划,土建单位根据计划预见性的逐步推进,优化挖机的调配,双方还可以对计划的变动每天碰头协调,这样才能做到步调一致,配合紧密。

1.1.3 整体性思维做到共赢

业主、施工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从经营角度来看,其目标也不尽相同,业主方目标是控制投资额度不能超,设计单位目标是设计成熟、过程中少进行设计修改,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用尽量少的施工成本完成合同任务,这样看来三个单位之间目标有抵触,想要做到共赢比较难。

以整体性思维来考虑,首先工期提前对整体有利,是三者目标的共同点,那么以提前工期为理由,就有可能说服业主增加投资、说服设计单位修改设计。

以整体有利的思维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如设计优化所得分成、节约材料所得分成等都有可能得到顺利实施。

1.1.4 竞争与协作同等重要

任何整体都是以它的要素之间的竞争为基础的,而且以“部分之间的斗争”为先决条件。

现在劳动力日益紧张,施工总承包商拿到一个项目后需要整合社会资源来共同完成。在希望由社会资源来完成的工作中,需要考虑是将所有工作打包成一个标段,还是分为工作内容相似的几个标段,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分一个标段,施工单位少,协调工作量少,但有可能失去控制;分多个标段,由几家单位施工,由于存在竞争关系,对分包单位控制力度较强,但协调工作量较大。

乍一看两者各有优缺点,不好辩明得失。但根据整体性思维,只有存在竞争才能使各分包单位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态势,形成良性竞争,便于施工总承包商的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如果只选择一家分包单位来施工,因为缺乏竞争,施工工艺、安全、质量等缺乏最直观的现场比对,分包单位也就没有动力予以提升。更有可能出现分包商以罢工、停工威胁来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情况,对此如果妥协那么之后主客易位,结果不想而知;如果拒绝则双方矛盾升级,将之清除出场,重新招标和停工致使工期损失,也让施工总承包单位难以承受。

1.2 开放性原则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电力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然要与周边环境发生关系,比如要与建设所在地政府进行联系沟通、办理各种证件、配合政府部门的各项监督检查,如是国际工程还要了解所在国的政治环境、税收政策、劳工政策、施工标准等,根据了解的信息采取相应的对策。无法想象一个封闭的无法同外界沟通的建设项目如何能够顺利得以推进。

1.2.1 技术交流与学习

工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行业的先进经验,了解新工艺、新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如果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成绩上沾沾自喜,最终将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1.2.2 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应对

对国际工程来说,很多情况与国内不同,因此对于国外环境的了解和调查应该在项目跟踪、投标报价前就要进行,如果只是依据其他公司的经验就盲目签订合同,想按照国内经验在合同签订后再同业主调整合同价格的方式操作是行不通的,结果就是为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

1.3 相关性原则在电力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在系统内各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所谓系统的联系,是指系统内各部分之间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结果是某一部分的变化会导致另外部分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相关性[1]。

将电力建设项目的工期计划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来进行研究,计划流程中的各项工序之间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一道工序未能按期完成,将会引起相关的一连串的后续工作不能开展,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整体工期延后、人员机械窝工、已到设备不能及时安装后续设备不能进场等不利影响。

1.3.1 工期计划中节点之间关系密切

以下是一个以最短路径为原则编制的电厂建设一级网络计划(图2)。

网络计划中每个黑点就代表着一个关键节点,两个节点之间代表着一项工作,节点的先后顺序即代表着工序,也代表着前一工作完成是后一工作开始的必要条件。每一项工作的工期影响因素有:投入的人力、机械、组织效能、技术准备、施工图状况、设备供货状况、临建设施提供、外部环境等。因此引起工期产生变化的变量众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施工组织中更要考虑全面,避免因为主观原因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

1.3.2 系统具有自平衡能力

如果工程项目遇到阻碍项目进展的客观因素时,是不是只能听天由命,任其发展呢?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系统具有强大的自平衡能力,下面以某600MW电厂建设实例说明。

在施工组织计划中,因组合场地狭窄,计划将锅炉本体后的电除尘设备场地作为锅炉尾部受热面的组合场地(使用之前先将电除尘的场地毛地坪施工完毕),在尾部受热面管排吊装完成后,拆除组合支架,交付电除尘进行安装(图3)。

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偏差,首先因为雨天影响电除尘毛地坪浇筑完成时间滞后11d;接着是在低温再热器管排组装前的检查中,发现弯管存在裂纹情况,应业主要求对同批次管排全面检查,加上设备返修时间,组合完成工期由此再次滞后12d;尽管尾部热面吊装时采取两班倒,并优化了吊装顺序,但最终场地移交给电除尘安装仍比计划延迟了19d,但当时正值春节前夕,电除尘安装又是专业分包,尽管施工总承包单位多方催促,但该分包商在春节前仍未能组织人员进场,结果正月十五以后大部分施工人员才开始到场工作。

图2 电厂建设网络计划

图3 某600 MW电厂锅炉施工区域

由于电除尘安装完成是锅炉风压的必要条件,而风压完成后才能进行锅炉点火冲管,从风压到点火冲管、并网、168h满负荷试运都是机组系统试运阶段,期间工期基本没可能压缩,因而电除尘安装工期拖延,就基本意味着整个工程竣工投产日期延后。这样,原计划120d的电除尘安装工期,必须压缩在86d才能保证下一关键节点按期开始。

针对这种状况,业主、施工总承包商、供货厂家与分包商通力合作,共同商议各种对策,其中:施工总承包商增加两台汽车吊专为电除尘设备的组合、转运服务;要求分包商增加现场焊工、起重工人数,组合、焊接和吊装工作两班倒安排;业主、施工总承包商为电除尘安装各设置一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监督检查、技术指导、工作协调和设备催交,确保不因赶工影响安全质量;由施工总承包商分管项目领导牵头,排出精确到每天的施工计划,并请业主、监理、厂家参与每周专题计划会议,对照检查工作进展,对影响工期的问题协调各方加以解决。最后,经过各方努力,电除尘安装工期控制在81d完成,没有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施工项目中能一帆风顺、完全按照计划来进展的几乎没有,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因素使得实际进展偏离计划,这时系统的调节、平衡能力得以显现,系统中的每一份子都会自发组织起来,共同对抗不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最终一定会扭转已经偏离的轨道向着预定的方向继续前进。

2 结论

系统论是用一般性理论来解释各种事物共有的特征,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应用方式。以上仅是根据自身施工经验对系统论在电力建设过程中应用的一点粗浅领会,其应用范围和深度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以更好的指导建设项目的管理行为,解决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疑难杂症。更关键的是在项目管理中,系统中自下而上的每个管理者都能具备整体意识,把系统性思维贯穿始终,总揽全局,以提升自己的施工管理水平。

[1] (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 林康义,魏宏森,译.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 魏宏森,曾国屏. 系统论的基本规律[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5(4).

F

A

[定稿日期]2015-06-09

猜你喜欢

电除尘系统论承包商
电除尘矩阵式电磁振打器控制系统改进优化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300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应用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
450m2机头电除尘输灰系统改造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