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初期建设的几点认识
2015-03-24张悦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张悦(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 银川 750006)
1 陆上油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以岗位风险管控为核心,通过领导作用与全员参与,以企业顾客为关注焦点,运用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按照事实数据与现状进行决策,与供方建立互利关系,持续改进,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1]。对于陆上油田企业而言,顾客一般是指市场、上级企业以及接收流程性产品的下游企业。陆上油田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提升全员岗位风险管控水平,提升企业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更好的承担国家原油生产任务和社会责任。
陆上油田企业已有近六十年的发展史,自身的管理体系已非常成熟,自成一派。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初期,需进行有效对接和兼顾,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管理的情况下,使传统管理模式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融合,优化企业管理格局,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原油生产水平。因此,应从生产实际出发,客观认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与存在的问题,有效采取措施,实现平稳过渡。
2 陆上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初期建设的几项问题
2.1 质量管理的意识形态不统一、不清晰
在体系建设初期的辅导和审核中,询问岗位人员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理解,存在的差异性非常大,缺少具体的质量管理文化凝心聚力。这是由于岗位员工的工作理念与经验不同,在接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质量管理的看法不同,缺乏统一的认知,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效果、程序、方法缺乏共识;部分员工不清楚岗位作业的产品、质量、顾客与合格的内涵,认为企业质量管理与自己的岗位毫无干系;部分人员只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忽视岗位质量风险管控,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配合度和支持度不一。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塑造科学统一的质量管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尽量阐明系统的管理理念和具体的管理概念,统一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2.2 质量管理的标准不统一
在体系建设初期的辅导和审核中,询问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标准的具体理解,发现职能科室、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对于质量管理标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观标准太强,对于岗位作业合格的理解不同。因此,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政令、国家及行业标准、企业制度制定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规范过程管理。
2.3 传统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过程磨合
在体系建设初期的辅导和审核中发现,部分岗位的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职责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岗位员工对于质量管理职责不接受或不认同,认为体系运行增加了岗位的工作量。同时,在初期建设中,部分岗位依然习惯孤立的管理方法,不配合所属岗位在体系运行中的协同地位,不适应系统管理的运作方式;部分岗位不适应体系的程序方法,关注管理结果而忽视管理过程方法的应用和管理程序的履行。因此,应客观认识传统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磨合的过程,不浮躁、不冒进,努力撮合两种管理模式的过渡和融合。
2.4 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与体系要素需要映射
在体系建设初期的辅导和审核中发现,员工不知道目前岗位上已发生的管理文件和工作记录与体系运行存在何种联系,没有对号入座,发生映射;员工不知道如何利用岗位现有的资源开展质量管理,不会按照体系要素理解岗位资源的配给。因此,应辅导岗位员工充分理解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体系运行与日常工作的联系,按照体系运行的思路开展工作。
3 陆上油田质量管理体系初期建设的几项对策建议
3.1 应求同化异,谋求传统管理与体系运行兼顾的方法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对比传统管理模式与体系运行的共性和异性,采取措施,求同化异,对两种模式不相通的环节和方法进行分析,充分化解。同时,应按照闭环管理的模式,完善管理过程的策划、落实、检查、改进环节,充分理解质量管理系统中员工素养、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原料供给、工作环境、测量审核六大要素及相互作用与影响,根据工作生产实际,制定具体、可测量、可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优化过程,提升工作成效。
3.2 应开展辅导,引导员工主动与质量管理体系对接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应积极开展宣贯培训,唤醒员工质量管理岗位风险管控意识;赴关键岗位开展岗位辅导,帮助岗位员工适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法,捋顺质量管理职责,识别质量管理风险,制定有效措施;组织基层岗位自主开展模拟审核,通过互相开展岗位审核,对照体系标准查找管理差距与问题,领悟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要点,建立体系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岗位员工主动与质量管理体系对接。
3.3 应统一理念,贯彻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理念
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应转变员工对质量、产品、顾客等基本质量管理术语的概念,学会识别自身岗位的产品、顾客与合格标准,明确岗位质量管理职责,激发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参与感,通过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岗位风险管控水平,提升企业油田开发与生产水平。
[1]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