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背机组的常见故障与维护
2015-03-24杨爽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025350
杨爽(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5350)
抽背机组即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组,适用于较高压力等级的用户,从汽轮机的中间级抽取部分蒸汽的同时,也保持一部分背压的排气。抽背机组在设计工况下的运转性能十分优秀,但是对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一般不建议压力变化过于剧烈的用户采用。抽汽背压式汽轮机适用于各种进汽参数和抽汽参数,目前我国各类火电、水电项目中均有使用,也可以视为一般生产型企业的自备电站,广泛应用于造纸、化工、冶金等行业,这种发电机组在进行发电作业的同时,可以提供用于供暖的蒸汽或生产所用的压力,因此比较适合既需要电力作业,又需要较大热负荷的企业。
1 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
发电机组经过长期的技术发展,已经演化为一种精密而复杂的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其诊断排查较为困难。根据一般检测手段和抽背电机组的特点,可以遵循以下的故障诊断原则。
1.1 从外向内进行诊断
当抽背机组发生故障时,最直接的方法是跳过电子控制系统等复杂部位,从外部可见设备部位进行故障部位排查。由于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率一般较低,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绕开传感器、微机系统、执行器等复杂的设备检查,而外部往往因为线路连接或断路所造成的故障,容易发现并排除。
1.2 由粗到细进行诊断
首先对抽背式电机组进行粗略的检查,尤其是比较突出并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以直观检查的方法即可,或结合“望闻问切”的理论,通过观察设备异常、细听设备运行声音等方法,将一些暴露明显的故障迅速排出。如果表面诊断没有结果,则需要进一步的利用仪器仪表进行检测,其规律依然是先排查容易检查的部分。
1.3 先熟后生进行诊断
无论是火力发电或者水利发电,由于各种设备较多,在同一个空间中进行作业,环境结构复杂。检修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积累机组的故障习惯,某一故障出现的特点,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可以直接进行排查。如果找不到故障,再对其他不常见的部位给予排查。
1.4 结合代码进行诊断
现代新型抽背机组中对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较为普遍,而电子控制系统中一般都包含有故障报警模块,当出现某一故障的时候,系统显示器就会显示出相应的故障数字或字母。结合这些代码寻找故障原因,可以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抽背机组故障维修要点
2.1 常见故障快速排除要点
快速对电机组常见故障进行排查是电厂设备维护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来说,发电机组故障就意味着发电作业无法正常进行,结合当前电气化设备及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探寻抽背电机组常见故障排查的方法。
应对抽背电机组故障中,最为常见的是线路故障和设备故障。线路故障包括绝缘子的老化和线路断裂、虚连,而设备故障中往往涉及电气部分故障。尤其是目前国内的火电企业中,不断的设备升级,很容易造成档次高低的形成以及设备兼容性不匹配的问题。
2.2 常见故障维修效率要点
以火力发电厂为例,在对抽背电机组的应用中,通常会设计到蒸汽压力辅助设施以及其他配高系统的运营,多种设备所构成的联动体系中,提高故障排查效率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维修部门不仅对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系统的实际情况多加了解,还需要对综合系统的零部件使用情况、线路嫁接情况等了如指掌,这些都是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础。
火力发电厂对电机组的运行记录管理以及相关的电气化设备运行参数管理,需要实行专人专职,养护记录、零件更换记录的及时更新,有助于对意外情况的判断,或者对额定使用寿命前提下老化部件的提前预警。例如,在电机组相连通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如果实现了解到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设备老化情况,就可以避免重复的检查电机组是否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减少时间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3 常见故障预防预见要点
抽背电机组的应用目前较为广泛,经过同行业的不断总结分析,在故障的检测和排除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如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周期,故障信号,故障声音等。通过系统的分类和制定故障预防措施,可以将问题阻止在萌芽状态。
3 结语
抽背机组作为电力企业的常见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排除方法和手段已经日趋成熟。需要注意的是,在多种电气化设备联动系统状态下,如何加强管理和提前预防对于机组长期安全稳定的运行起着相当程度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和优化更新,可以在发生故障前夕能够实现预判或提前将易发生故障的薄弱系统及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减少故障对整体系统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
[1]王洪祥.双抽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方案[J].贵州化工,2007,05:35-36.
[2]黄丽,曹运飞.12 MW抽背汽轮机的应用[J].小氮肥,2010,12:22-23.
[3]陈莹莹.基于信息融合的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D].华东理工大学,2013.
[4]邬彦鸿.发电机组故障及试验综合分析软件的开发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