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
2015-03-24胡筱峰钱一平沈念红王东虎
胡筱峰,徐 彬,钱一平,沈念红,王东虎
精神病病人由于思维、情感、行为及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缺乏自知力、不合作等原因,往往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床位号以及疾病名称等相关信息,极有可能出现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护理差错事故发生。长期以来,精神科住院病人身份确认一直执行“三查八对”制度,即在实施“三查七对”的基础上结合护士对病人面貌特征的识别进行身份确认[1]。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病人数的逐年增多,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临床安全隐患。为确保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保障用药安全,2014年2月我院引进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精神科全封闭、无陪护病区给药操作中对病人进行身份确认。指纹识别依据指纹具备随身性、唯一性、难复制性、高度保密性、易采集性等显著优点,己被广泛用于公安、银行和社保等行业领域中的个人身份认证[2]。每个人的指纹纹线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在信息处理中将它们称作“特征唯一性”[3]。指纹识别技术是利用指纹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特征,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匹配、电子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对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对比,从而自动、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4]。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5月1日—2014年6月30日入住我院精神科全封闭、无陪护病区病人为观察对象,了解病人对指纹识别的依从性以及指纹识别的准确性。观察期间共收治住院病人843例,其中男397例,女446例;年龄(38.85±20.23)岁。
1.2 方法
1.2.1 指纹注册 信息录入前病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主班护士核对病人信息,打开指纹识别仪,进入“指纹采集”界面,输入病人的姓名、床号、病区、住院号、入院时间、诊断等相关信息,当对话框提示“录入指纹信息”时,提示病人将右手食指放置在信息采集窗口采集指纹,为保证采集的指纹质量,一枚指纹信息需采集2次,完成后点击保存。首次指纹采集完成后,需辅班护士再次核对,确认信息无误。
1.2.2 指纹认证 执行给药操作时,药疗护士打开指纹识别仪,进入“指纹查询”界面,对话框给出“请按手指”,提示病人将右手食指放置在窗口进行指纹查询比对,当病人指纹与事先保存的指纹信息比对成功时,仪器给出语音提示,同时窗口弹出该病人的相关信息[5],护士核对病人信息与药疗信息一致后,执行给药操作。进入查询状态后,系统始终处于接触指纹即触发的查询状态,给药结束后,按“退出”键,完成药疗操作。
2 结果
2014年5月1日—2014年6月30日重症精神病全封闭、无陪护管理病区共收治住院病人843例,所有病人及监护人均签署了指纹识别知情同意书,没有1例拒绝签字,也没有发生一例因使用指纹识别身份而引发的医患纠纷。观察期间,共完成药疗59 670例次,仅有70例次因指纹残缺或精神病症状而出现不依从现象,依从率达99.88%。指纹识别仪显示的信息与病人真实信息完全一致,无一例身份识别错误,也未发生一例因身份识别错误所致给药、输液、注射等护理差错事故。
3 讨论
3.1 指纹识别临床应用的优势
3.1.1 查对制度执行更加规范 护理工作具有瞬间性、昼夜连续性、终端性、被动性、机械重复性等特点,决定了护理查对制度的必要性及有效执行查对制度防范差错的重要性。尽管从专业角度要求护士在实施给药时应遵循标准的流程,但现实的时间压力和过重的工作负担,使给药差错时有发生。付京等[6]、周月华等[7]研究表明,因病人身份识别错误导致给药错误分别占护理给药操作不良事件中的第1位、第2位。指纹识别仪的临床应用,正是对护理查对制度的补充与完善,也是医院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确保病人安全的需要。
3.1.2 身份识别准确无误 指纹识别不需要病人提供身份信息,只需要提供指纹,便能确认病人身份,这对于精神病病人,尤其是语言沟通障碍、不能或不愿意清楚表明自己身份的病人,能更客观、便捷、准确地确认病人身份,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3.1.3 病人依从性好 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的方式,保护了病人的个人隐私,维护了病人的自尊及权益,同时指纹样本采集快速、简单、便捷、无损伤,核对时只需手指在仪器上轻轻一按,便能准确识别身份,因此病人对指纹识别不拒绝、不排斥,药疗时能主动配合指纹比对进行身份确认。
3.1.4 护士依从性好 指纹识别改变了护理人员传统工作模式,身份确认不完全依赖护士对病人信息的主观记忆,借助现代化电子仪器给出的客观证据,护士给药中进行身份确认时轻松从容,减轻了心理负担。指纹识别仪可手持或固定在给药车上,移动方便,升降可调节,操作中省时节力,受到药疗护士的青睐。
3.1.5 成本支出减少 既往精神科药疗时病人身份核对由二名护士共同完成,一名护士完成病人身份核对,另一名护士进行复核,经二人共同确认无误后方可给药。使用指纹识别,病人的身份确认只需一名护士便可完成,将护士从繁琐重复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支出。
3.2 指纹识别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①指纹识别在集中药疗时优势明显,当病人离开病区到其他科室治疗时,仅靠病区指纹识别仪往往不能满足临床需求。②当病人出现兴奋、躁动、不合作、指纹不完整、手指缺失等情况时,指纹采集比对困难,无法用指纹识别仪确认病人身份。③为防止仪器故障影响使用,病区需配备两个指纹识别仪,所以先期投入成本较高。④鉴于以上不足,可以将每个指纹识别仪预留相关接口,支持未来通过Wifi、3G网络等与医院后台管理系统相连,达到全院联网、信息共享,进一步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向移动终端延伸,实现移动查房、移动护理,以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对指纹查询比对存在困难的病人,可以配合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辅助方法。
4 小结
指纹识别技术在国内外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展现了它在身份识别领域无可比拟的优势[8]。临床实践证实,指纹识别技术用于精神疾病病人身份确认,不仅能做到身份识别准确无误,同时还具有病人依从性高、节约成本、护士满意等优势,且越来越受到临床药疗护士的认同。指纹识别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管理水平,而且促进了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 顾建芬.照片式患者标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574-2575.
[2] 杨晓春,陈屹一.指纹识别技术在医院数字化考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6):1626.
[3] 姜凌,赵红,孙长宾,等.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4):852-855.
[4] 于秀霞.指纹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5,5(5):217-219.
[5] 罗海波.指纹识别技术在养老金发放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3):306-309.
[6] 付京,程秀华,裴胜利,等.医院信息系统下给药护理失效模式及潜在风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10):70-72.
[7] 周月华,王青云,林丽华.临床给药错误特性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7):839-843.
[8] 叶健忠,李微,刘春芳,等.指纹识别技术在国境口岸传染病监测体检中的应用[J].口岸卫生控制,2013,18(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