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的作用研究

2015-03-24潘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核素血流量变异性

潘莉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宁夏 石嘴山 753200)

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的作用研究

潘莉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 宁夏 石嘴山 753200)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无晕厥病史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35例有晕厥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静息状态下检测核素脑血流显像,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测心率变异性,试验后分析核素脑血流定量,对比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倾斜试验和脑血流量前后数据。结果:与B、C组倾斜后比较,A组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前比较,A组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显著晕厥时A组脑血流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率变异性;核素脑血流量测定;血管迷走性晕厥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指刺激经过迷走神经反射使小血管发生扩张或者心动迟缓,出现动脉低血压伴有意识障碍无神经定位体征的一种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有关文献显示直立倾斜试验是评价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检查方法之一[2]。研究发现心电生理学相关指标(心率变异性和核素脑血流显像的观察)对血管性迷走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无晕厥病史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0-6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6.4±2.8)岁之间,35例有晕厥史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0.2±2.3)岁之间,所有患者经过X线、CT检查等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的晕厥。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试验分为静息状态下核素脑扫描、倾斜试验与心率变异性检测、结束试验时再次行动态脑扫描三个步骤,对比分析心率变异性与倾斜试验、前后脑血流量。

1.3 直立倾斜试验

在测试前7d,患者禁止使用血管活性药和对自主神经有影响的药物,空腹检测,连接心电监护仪,测得患者倾斜前2-5min的心率和血压,倾斜试验床,再次测得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患者出现阳性反应停止试验,阳性反应标准[3]:测试中患者出现晕厥恶心、呕吐、大汗等现象,心率减慢<50次/min或者舒张压<50mmHg等。

1.4 分析心率变异性

用心室晚电位监测系统监测,并通过计算机预设的程序进行统计分析。

1.5 核素脑血流测定

采用的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仪进行测定。

1.6 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倾斜试验结果为22例阳性和13例阴性,对照组患者均为阴性。根据测试结果、心率变异性与脑血流量核素扫描分为三组:A组(倾斜试验阳性)、B组(阴性)、C组(对照组)。

2.1 心率性变异结果

倾斜后和试验结束前,B组心率分别为(275.63±45.79)ms2/HZ、(148.67±43.15)ms2/HZ;C组心率分别为(271.53±42.18)ms2/HZ、(147.58±42.97)ms2/HZ;A组心率分别为(287.53±46.25)ms2/HZ、(134.17±40.23)ms2/HZ;与B、C组倾斜后比较,A组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前比较,A组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核素脑血流测定结果

晕厥时B组的脑血流量为42.52±0.68(ml/100g/min)、C组的脑血流量为43.18±0.25(ml/100g/min)、A组的脑血流量为38.96±1.23(ml/100g/min),与B、C组比较显著晕厥时A组脑血流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关研究者认为血管性晕厥的机理是心脏血管压力反射异常,有人认为是调节血管的神经功能发生障碍等,但目前没有明确的依据确认血管性晕厥的发生机理[4]。有关文献表明联合心率变异性和脑核素扫描能定性定量的分析晕厥机理,同时还能提高其阳性率,效果显著[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B、C组倾斜后比较,A组心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束前比较,A组心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显著晕厥时A组脑血流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对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蒋丽,任延波,张彧 .心率变异性与核素脑血流量测定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作用[J].临床急诊杂志,2010,12(03):104-108.

[2]张凤文,廖莹,李雪迎,等 .血管舒张反应预测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15(02):102-105.

[3]张彧,邢静 .直立倾斜试验联合心率变异性及核素脑血流测定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及评估预后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22(01):68-69.

[4]戴宏娥,任延波,张彧 .核素脑血流测定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1,18(04):564-565.

[5]黄敏,陈秀玉,王健怡,等 .直立倾斜试验诊治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18(12):659-660.

R444

B

1009-6019(2015)08-0046-01

猜你喜欢

核素血流量变异性
核素分类开始部分的6种7核素小片分布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核素分类的4量子数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抖腿是健康行为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植物对核素锶的吸附与富集作用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