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2015-03-24朱卫民

当代医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休克溶栓

朱卫民

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朱卫民

目的 了解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紧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心肌梗死患者54例行溶栓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例死亡,2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急性左心衰。50例行溶栓救治后症状改善;46例再通,再通率为92.00%。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中,溶栓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把握住溶栓治疗禁忌症。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一种由于长时间较为严重的心肌缺血而导致部分心肌坏死,是基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疾病。该病在发病时,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心肌酶改变等,患者多伴随有休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者患者的生命健康[1]。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目前患者至少有200万人之多,而每年还以50万人的新发病例不断增加,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2]。现结合本院急救中采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54例,所有患者根据2014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4》[2]确诊。其中男41例,女13例,年龄25~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0.5~72h。3例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5例为广泛前壁,7例为前间壁,5例为前壁,14例为下壁(3例伴随有正后壁心梗,5例伴随有右室心梗);对其心脏泵功能评级,其中7例为Ⅲ级,31例为Ⅱ级,16例为Ⅰ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满足溶栓治疗指征,且患者与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绝对卧床休息以及镇静等常规处理,早期予以氯吡格雷片0.3+肠溶阿司匹林片0.3嚼服,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000U。

1.3.2 溶栓治疗 尿激酶(天普洛欣)150万U/kg溶入100mL生理盐水,0.5h静脉滴注完。

1.4 溶栓成功判断标准 (1)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2h内,其心电图ST段逐渐回降,降幅≥50%;(2)在溶栓治疗后2h内患者的胸痛症状完全消失或有明显缓解;(3)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在接受溶栓治疗后2h即可观察到患者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束支传导阻滞或房室传导阻滞突然消失或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梗死患者还可观察到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4)血清酶峰提前:CK-MB酶提前增高在14h内,CK峰值提前到16h以内[3]。

2 结果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例因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1例出现急性左心衰;50例患者在接受溶栓急诊救治后症状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其中46例再通,再通率为92.00%。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2例牙龈出血,1例脑出血导致死亡,不良反应率为5.56%。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34%~40%[4]。在美国,每20秒就有1人患上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心脏的肌肉细胞受到供给其营养成分的血管完全阻塞或几乎完全阻塞的影响,在短时间内(约20~30分钟)心脏肌肉细胞受伤甚至死亡;而随后的并发症,如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就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5]。为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对降低死亡率有着积极作用。

3.1 溶栓禁忌证 (1)2wk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以及有活动性出血症状;(2)在溶栓治疗前患者的血压为≥160/100 mmHg[6];(3)疑为夹层动脉瘤患者;(4)患有曾有视网膜出血的既往史;(5)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患者,超过6h并且在6mo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其中包括TIA的患者;(6)有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或肝肾功能障碍等病症的患者;(7)有出血性疾病、血液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2 溶栓治疗的临床选择标准 患者出现持续性胸痛症状时间超过了30min,给予其硝酸甘油片含服,疼痛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无溶栓禁忌证;相邻2个或多个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1mV,胸导>0.2mV,并且至少有1个对应导联存在对应性ST段下移>0.05mV;若患者发病时间超过了6h,并经由心电图监测发现,ST段出现非常明显的抬高,同时伴随有非常明显的胸痛症状,同样可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年龄在80岁以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但针对高龄患者必须对肝肾功能以及脑血管变化进行密切关注[7]。

3.3 溶栓治疗效果 临床中,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并进行紧急处理。溶栓治疗是一种经济实用性高且治疗效果理想的治疗方法,据有关报道显示,尽早采用溶栓进行治疗,70%的患者均能够实现血管再通[8]。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救治的过程中应注意纠正休克,并关注休克相关因素,并通过控制心律失常、镇痛、纠正中毒以及补充血容量(特别是针对右室梗塞的患者)等有效方法来控制休克,避免患者死亡。此外,还应当加强原发病的治疗,使患者的心脏泵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诉,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急救的过程中,通过溶栓救治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重要方法。

[1] 杨青坡,肖新瑜.急性心肌梗塞院前重组链激酶的溶栓与救治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0):67-68.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4[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 张光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6):1427-1428.

[4] 陈爱仙.院前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影响(附88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128-129.

[5] 马文花.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2-13.

[6] 肖小六.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1例的临床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9):110.

[7] 李彬.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3例[J].当代医学,2010,16 (28):43-44.

[8] 魏凌.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0,24(4):57-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6.031

江西 342300 江西省于都县中医院 (朱卫民)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休克溶栓
谨防过敏性休克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